同志社女子大学
京田边市的私立大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同志社女子大学(日语:同志社女子大学/どうししゃじょしだいがく doushisha joshi daigaku *、英语: Doshisha Women's College of Liberal Arts)是本部位于日本京都府京田边市兴户的日本私立大学,学校前身创办于1876年,1949年设立同志社女子大学。简称同女(どうじょ)、同女大(どうじょだい)。

同志社女子大学 | |||
---|---|---|---|
同志社女子大学 どうししゃじょしだいがく | |||
![]() 友和馆(京田边校区) | |||
创办时间 | 1876年 1949年(正式设置大学) | ||
JIS代码 | 2196 | ||
学校类型 | 私立 | ||
宗教背景 | 基督教新教 | ||
校址 | ![]() 34°48′13.5″N 135°46′18.6″E | ||
隶属 | 学校法人同志社 | ||
网站 | https://www.dwc.doshisha.ac.jp/ | ||
|
总览
学校起源于1876年成立的女子塾,由同志社大学的创办人新岛襄的妻子新岛八重与传教士 A.J. Starkweather 创办。[1]
1949年,由当时的同志社女子专门学校改名为同志社女子大学,设立学艺学部。目前设6个学部、11个学科和4个研究科。
同志社女子大学拥有两个校区,京田边校区位于京都郊外的关西科学城地区,用地广阔,今出川校区位于京都市中心。今出川校区位于京都御所北边,旧时伏见宫和二条家(五摄家之一)的宅邸就位于此。
文理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被确立为学校教育的支柱,该大学的英文名称是“Doshisha Women's College of Liberal Arts(简称:DWCLA)”。
学校设立了灵活的课程结构,使学生可以参加其他系的课程以及专业领域的研究,并旨在培养能够接受广泛教育并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女性。近年来,它是日本注册营养师,药剂师和小学教师就业考试中通过率最高的学校。[2]
2009年,学艺学部英语英文学科和日本语日本文学科改组为表象文化学部,并迁至毗邻京都御所的今出川校区。
沿革

学校的前身是1876年在京都御苑柳原家的J.D.Davis宅邸建立的一所女子墅(教授缝纫、手工、染色等的女子学校),新岛襄认识到了当时女性教育的重要性,这也是建立女校的原因(当时同志社英学校只招收男生)。 新岛襄和他的妻子新岛八重、J.D. Davis、A.J. Starkweather都参与了学校的建立。

柳原家是日野家的一个分支,是一个在室町时代特别兴盛的贵族家族。 江户时代末期,柳原光爱的次女柳原爱子成为明治天皇的侍女,并生下大正天皇。
柳原家宅现在是京都御苑中京都迎宾馆的一部分,离今出川校区不远。
- 1875年 新岛襄创办同志社英学校,是为同志社大学前身。
- 1876年 在位于京都御苑的柳原家旧邸内的 Jerome Dean Davis 住所建立了女子学校。
- 1877年 在女子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同志社分校女红场。同年9月,改称为同志社女学校(校长:新岛襄)
- 1888年 同志社女学校更名为同志社女学院,设立了两年制的师范、文学、神学专业。
- 1889年 同志社女学院更名为同志社女学校。
- 1901年 设立专门学部。
- 1904年 专门学部更名为高等学部。
- 1912年 高等学部取消,并根据《专门学校令》建立了专门学部,下设英语科和家政科。
- 1923年 四位专业学部的毕业生进入同志社大学。
- 1924年 贞明皇后来校访问[3]。
- 1930年 更名为同志社女子专门学校。
- 1949年 撤立女子专门学校,并成立了同志社女子大学学艺学部(英语文学专业,音乐专业,食品学专业)。
- 1967年 家政学部设立,下设家政学科与食物学科。
- 1986年 田边校区(现为京田边校区)创建。
- 1986年 开设短期大学部,下设英美语科和日本语日本文学科。
- 1989年 开设学艺学部日本语文学科。
- 2000年 开设当代社会学部社会系统学科。
- 2002年 开设学艺学部信息媒体学科。
- 2003年 取消短期大学部。
- 2004年 开设现代社会学部现代儿童学科。
- 2005年 设立药学部医疗药学科。
- 2006年 药学部医疗药学科转变为6年制。
- 2007年 开设学艺学部国际人文科学专业。
- 2009年 学艺学部英语英文学科与日本语日本文学科改制为表象文化学部,迁至今出川校区。
- 2015年 开设看护学部看护学科。
概况

同女大的校徽是由三个等边三角形,代表了同志社“智、徳、体”三位一体的教育理想,以及下方的字母“ DWCLA”(“Doshisha Women's College of Liberal Arts”的缩写)构成。[4]
江森国友作词、原嘉寿子作曲。[4]
教育与研究
- 学艺学部
- 音乐学科
- 演奏专攻
- 音乐文化专攻
- 信息媒体学科
- 国际教养学科
- 音乐学科
- 现代社会学部
- 社会系统学科
- 现代儿童学科
- 药学部
- 医疗药学科
- 表象文化学部
- 日本语日本文学科
- 英语英文学科
- 生活科学部
- 人间生活学科
- 食物营养学科
- 食物科学专攻
- 管理营养士专攻
- 看护学部
- 看护学科
- 文学研究科
- 英语英文学专攻
- 日本语日本文化专攻
- 情报文化专攻
- 国际社会系统研究科
- 国际社会系统专攻
- 药学研究科(2012年开设)
- 医疗药学专攻
- 生活科学研究科
- 食物营养科学专攻
- 生活设计专攻
- 同志社女子大学图书馆
- 教育研究促进中心
学生生活
与同志社大学类似,大学祭“同志社EVE”为期三天,在同志社成立纪念日11月29日之前在今出川校区内举行。
在过去,所有同志社学校共同举办EVE,但自1950年代以来,同女大开始独自举办自己的EVE,从1962年开始,EVE被确定为正式的大学祭。
设施
- 使用学部:学艺学部、现代社会学部、药学部、看护学部
- 使用研究科:文学研究科情报文化专攻、国际社会系统研究科国际社会系统专攻、药学研究科医疗药学专攻
- 使用的附属设施:京田边图书馆
- 交通方式:片町线(学研都市线)同志社前站、近铁京都线兴户站
1986年,在关西文化学术研究都市的一部分设立了田边校区,1999年改名为现在的名称。毗邻同志社大学京田边校区和同志社国际初高中,场地广阔。

- 使用学部:表象文化学部、生活科学部
- 使用研究科:文学研究科英语英文学专攻、日本语日本文化专攻、生活科学研究科生活设计专攻、食物营养科学专攻
- 使用的附属设施:今出川图书馆
- 交通方式:京都市营地下铁乌丸线今出川站、京阪电铁鸭东线出町柳站
今出川校区毗邻同志社大学今出川校区、同志社女子初中和高中、同志社幼儿园、京都御苑和相国寺。
校区内的荣光馆和詹姆斯馆被登记为国家有形文化遗产。詹姆斯馆由武田五一设计,建于1914年。此外,这所校园也是伏见宫家和五摄家之一的二条家的旧址。在2008年新建成的纯正馆1楼的大厅中,还展示着从二条家住宅中挖掘的物品。
对外关系
美国(18所)
贝米吉州立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明尼苏达州贝米吉)
卡斯尔顿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佛蒙特州卡斯尔顿)
查塔姆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
恩波里亚州立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堪萨斯州恩波里亚)
玛丽鲍德温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弗吉尼亚州斯汤顿)
密利根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伊利诺伊州迪凯特)
俄勒冈州立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俄勒冈州科瓦利斯)
史密斯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马萨诸塞州北安普敦)
Sweet Briar Colleg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弗吉尼亚州Sweet Briar)
阿肯色大学史密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堡(阿肯色史密斯堡)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加州尔湾)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加利福尼亚河滨)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马萨诸塞州阿默斯特)
内布拉斯加大学卡尼分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内布拉斯加州卡尼)
俄勒冈大学(俄勒冈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尤金)
南加州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加利福尼亚洛杉矶)
威尔斯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纽约奥罗拉)
扬斯敦州立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俄亥俄州扬斯敦)
加拿大(12所)
阿卡迪亚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斯科舍省沃尔夫维尔)
阿尔戈玛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安大略省圣玛丽)
艾里森山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不伦瑞克萨克维尔)
圣玛丽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
圣托马斯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不伦瑞克省弗雷德里克顿)
特伦特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安大略省彼得伯勒)
艾伯塔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艾伯塔省埃德蒙顿)
圭尔夫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安大略省居尔夫)
曼尼托巴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温尼伯,曼尼托巴)
维多利亚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维多利亚)
温尼伯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曼尼托巴省温尼伯)
温哥华岛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纳奈莫)
英国(11所)
兰开斯特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格兰兰开斯特)
纽卡斯尔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国牛津)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格兰萨里)
布拉德福德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国布拉德福德)
东英吉利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国诺里奇)
埃塞克斯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格兰科尔切斯特)
埃克塞特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国埃克塞特)
利兹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国利兹)
华威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国考文垂)
澳洲(6所)
迪肯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墨尔本,吉朗和瓦南布尔,维多利亚)
格里菲斯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昆士兰州布里斯班和黄金海岸)
南十字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黄金海岸,科夫斯港和利斯莫尔,昆士兰州)
墨尔本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维多利亚墨尔本)
新南威尔士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南威尔士州悉尼)
卧龙岗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南威尔士州卧龙岗)
新西兰(1所)
德国(2所)
中国大陆(2所)
台湾[中华民国](6所)
中国文化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北)
辅仁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北)
国立高雄工业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高雄)
国立高雄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高雄)
普罗维登斯大学(台中)
东吴大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北)
韩国(2所)
菲律宾(3所)
越南(2所)
泰国(2所)
马来西亚(1所)
社会关系
- 建筑物
- 同志社女子大学詹姆斯馆
- 同志社女子大学荣光堂
2009年,成为日本第三所、西日本第一所参加该活动的大学。
官方网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