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臺灣清朝時期客家人主要防衛力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义军,或称义勇军[1],为清朝时期台湾客家人主要防卫力量。1895年台湾民主国成立,纳入太平军、栋军、新楚军、六堆等军以及各地民勇,和台湾原住民勇士,改称“义军”或“义勇军”。奉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崧命令,由李秉瑞任军务大臣、李惟义任正规军总兵、吴汤兴任义民大统领,曾参加乙未战争并令入侵日军声势受挫。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2年11月12日) |
清治时期台湾客家人居住于平原与深山之际的丘陵地,为防止台湾原住民突袭出草,及大规模民变与分类械斗,所建立的民间自我防卫力量称之为“义民军”。清1721年,朱一贵事件从民变酿成分类械斗,威胁六堆客家地区的安全。客家先民为保护家乡,组织“六堆义民团”。1786年[2],福建省台湾府发生林爽文事件。数万群众加入民变,后因军纪不良,百姓以乡勇的形式组织义民军保卫家乡。在陈紫云领导下,转战新竹苗栗台中彰化等地。
自清朝乾隆年间起,由于来台汉人源自不同地域及族群,致使分类械斗不断,人民为求自保纷纷自我武装。1851年起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大清帝国各地人心浮动,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朱材哲命令各区“垦首”加强办理乡勇团练。1853年,小刀会起事,部分成员于1854年转而来台,滋扰北台湾沿海,最后趁势攻占鸡笼(今基隆市)。北路协副将曾玉明征召林文察助战,为台湾客家义民军与林文察、林朝栋父子首次合作。
1862年,彰化县发生戴潮春事件,义民军再次出征,以刘维翰、姜殿邦、张元清为首,冲锋陷阵保卫乡土[3]阻击戴潮春军队于大甲以南,无法深入客家地区。1865年起,客家民兵出身的李惟义奉命“招降”太平天国和捻军,官至“新楚军”总兵花翎加提督衔,驻守于湖南,并将原本可能被清朝屠杀的太平天国军民安置于桃竹苗深山。台湾义民军在广纳太平天国战士后实力大增,确立台湾中北部桃竹苗地区以客家人为主的垦荒型态。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不久孤拔率领“远东舰队”攻打台湾北部,林朝栋征召客家义民军“礼”字营500人部队北上驰援[4]。林文钦也到苗栗县通霄征召一营客家义民军助战。“礼”字营在中法战争(西仔反)的“第一次月眉山之役”与“第二次月眉山之役”表现杰出,不但多次击退来袭法军,并成功掩护溃败清军撤退至暖暖,防止法军进一步攻势。因此战后全台三十多营乡勇仅林朝栋与张李成两营未被裁撤。其中林朝栋因受刘铭传赏识,“礼”字营也获得进一步扩充成栋军。至此桃竹苗客家义民军,遂由地方民兵发展成正式编制军队,且成为清治时期台湾中北部主要防卫力量。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割让日本。1895年5月,台湾民主国成立,北埔的“金广福”姜家后代姜绍祖、头份的武秀才徐骧、高屏六堆军等,也纷纷决定响应参战。此战役史称乙未战争。
日本近卫师团攻陷基隆后进入台北城,在占领台北后开始南进,遭遇义军激烈抵抗。由于义军熟悉山地地形且采取游击战术,在桃竹苗等地抗日屡屡告捷。但随着粮草及武器弹药不足,并且在日军优势火力下义军崩溃瓦解。其后,各地余部仍然对日军进行十几年的武力反抗。
虽然《清史》与《台湾通史》等文献强调乙未战争台方守军为刘永福的黑旗军与唐景崧的广勇。不过如美国记者Davison目睹的场景描述,中国军队常是:“华兵互相吵闹,杀害军官,勒索抢劫,横行无忌”;反观台湾三峡至台湾中南部的台湾兵勇(即义军等),才是战争主角。有学者指出“乙未战争”台湾教科书竟只写两行字,是为客家人的悲哀。[5]
当徐骧于斗六光荣阵亡时,对于清朝不伸出援手,“刘永福”感叹说出:“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人”[6]。仅生死之交黄南球于其所编写之新竹县志中甚多表扬。
义军主要将领简大狮曾参加二次围攻台北城的行动,并曾一度归顺台湾总督府但不久后又率众继续抗日。简大狮走投无路下,于1899年时偷渡到福建。日本政府要求清廷交出简大狮。1900年,清廷应日方要求将简大狮逮捕并遣返台湾。简大狮向清朝说:“简大狮生为大清之民,死作大清之鬼,犹感大德。万勿交日人,死亦不能瞑目。”表明宁愿在中国被斩首之愿。但清政府仍将简大狮引渡回台湾,最后在台北被日本人处决。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