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華民國行政院二級中央獨立機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简称促转会)曾是中华民国行政院属下任务型编制的二级独立机关,负责有关转型正义的事项。其依《促进转型正义条例》授权成立,主要针对过去的威权独裁统治时期,规划和推动还原历史真相、开放政治档案、平复司法不公、促进社会和解、不当党产的处理及运用等工作。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 Transitional Justice Commission(英语) | |
---|---|
中华民国政府机构 | |
基本信息 | |
机关类型 | 中央二级独立机关 |
所属部门 | 行政院 |
授权法源 | 《促进转型正义条例》 |
主要官员 | |
主任委员(末任) | 叶虹灵(代理) |
副主任委员(末任) | 叶虹灵 |
任命者 | 行政院院长提名经立法院同意 |
组织编制 | |
内部单位 | 4业务组、秘书室、人事室、主计室及政风室 |
成立沿革 | |
成立日期 | 2018年5月31日 |
解散日期 | 2022年5月30日 |
后继机关 | 行政院推动转型正义会报与人权与转型正义处 法务部、内政部、文化部、卫生福利部、教育部、国家发展委员会 |
联络信息 | |
地址 | 10681 台北市大安区安和路一段129号 |
电话 | +886 2 3707-3707 |
网站 | 国家图书馆典藏版本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重要资讯专区 |
2017年12月5日,立法院三读通过《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到了2018年5月31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办公室位址则位在台北市大安区安和路。依据《促进转型正义条例》,促转会为任务型机关,任期2年,必要时经行政院长同意可延期,成立之后已延期2次。
2022年5月30日,以阶段性任务完成为由而结束运作,依《促进转型正义条例》规定解散之后,由行政院另成立行政院人权及转型正义处与行政院推动转型正义会报,会报由行政院长担任召集人,并增订6大部会承接应办理的转型正义事项。
2016年3月18日,为了推动转型正义,民主进步党以“框架立法”的方式[1][2],草拟提出《促进转型正义条例》的草案版本[3],规划由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推动还原历史真相、处理不当党产等数项任务[4][5][6],但是党内立法委员仍有许多意见[7]。4月21日,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员会开始审查《促进转型正义条例》[8],随即遭到中国国民党立法委员杯葛[9],泛蓝和泛绿双方多次争论[10]。5月20日,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宣示,预计在3年内完成转型正义的报告[11]。6月13日,民主进步党订出《促进转型正义条例》与《政党及其附随组织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的通过时程[12]。
2016年6月22日,《促进转型正义条例》通过初审[13]。2017年12月5日,经过多次协商未有共识[14]、以及中国国民党内部分歧的情形下[15],立法院院会经过表决,三读通过《促进转型正义条例》[16][17][18][19]。12月7日,行政院院长赖清德指示政务委员罗秉成,尽速组成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20]。到了2018年3月31日,行政院公布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委员的部分名单[21][22][23][24]。其中,促进转型正义委员由前监察院委员黄煌雄[25][26][27][28]、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天钦分别担任主任委员与副主任委员[29][30]。
4月7日,行政院公布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的9位委员提名名单[31],并送交立法院审查[30][32]。不过在这期间,陈翠莲婉拒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委员[33],并批评黄煌雄不适任主任委员[34]。中国国民党则认为该名单的政党色彩过于浓厚[35]。5月8日,立法院院会在中国国民党与亲民党未参与投票下,通过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主任委员黄煌雄等9名委员的人事同意案[36][37]。5月31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蔡英文、赖清德皆出席揭碑仪式[38][39],黄煌雄其后表示目标是要追求“和解”[40][41]。
7月16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召开首次业务报告[42]。7月26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邀集各方会商,并要求推荐咨询委员,但是中国国民党拒绝出席该次会商[43][44][45]。其后,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要求中国国民党在1个月内清查政治档案,但遭批评是“赶业绩”[46]。到了8月18日,中国国民党智库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被查封,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随即要求前往调查[47],但被质疑是只想透过公文展开搜索[48]。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也曾视察法务部矫正署泰源技能训练所,但未能搜集到史料[49]。
9月11日,副研究员吴佩蓉公开副主任委员张天钦在会议中攻击新北市市长参选人侯友宜的内部录音[50],由于张天钦和部分成员发表指责侯友宜为转型正义最恶劣的例子并自称执政党之“东厂”在内的争议言论,导致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被舆论批评如同“东厂”或“选战打手”[51],张天钦于隔日请辞获准[52][53]。
随后,在野党和民间团体要求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重新改组,并认为黄煌雄遭到架空[41][54][55]。9月21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公布调查报告,否定张天钦等人的失当言论[56]。10月2日,赖清德在立法院致歉,并由行政院组成专案小组,调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57]。
到了10月6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主任委员黄煌雄辞请辞获准[58],并期盼解开朝野政治僵局[59]。10月16日,经过赖清德核定,杨翠出任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代理主任委员[60]。10月23日,中国国民党立法委员在立法院院会抗议,迫使杨翠“因公请假”离席[61]。12月10日,中国国民党立法院党团下达甲级动员令,杯葛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的预算[62],最终两个预算案并陈至立法院院会协商[63]。
2022年5月,立法院会三读修正通过“促进转型正义条例”部分条文,在促转会依规定解散之后,行政院应设推动“转型正义会报”,由行政院长担任召集人,并增订6大部会承接应办理的转型正义事项[64]。
2022年5月31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解散后,官网服务器随之关闭,以国家图书馆台湾网站典藏系统的页面取代,但因部分报告档案未能于典藏网页供外界下载,一度引起争议[65],行政院随后架设“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重要资料专区”网页,汇整促转会的业务相关报告或文件。此外,原先由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建置营运的“台湾转型正义数据库”则改由国家人权博物馆维运[66]。
根据《促进转型正义条例》的授权,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是行政院下面设立的二级独立机关[67][68][69],负责规划和推动有关还原历史真相、开放政治档案、清除威权象征、保存“不义遗址”、平复司法不公、促进社会和解、不当党产的处理及应用、其他转型正义事项等需执行的任务[5][17][70]。因此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比照其他二级机关,并与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各自独立运行[71]。而在成立后的2年内,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应该向行政院院长提出任务总结报告,未能在2年内完成时,则可以报请行政院院长延长,每次以1年为限[70]。
在组织架构部分,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属于委员会制机关[56],设有跨党派的9人委员会[5]。其中,设置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3位专任委员,共计有5位专任委员,另外还有4位兼任委员[72]。同一政党、党派不得超过3人[6],同一性别不得少于3人[70]。立法委员与监察院委员不得兼任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委员[5][70]。9位委员由行政院院长提名,需经立法委员行使同意权同意后任命[5][17][69]。而在任职期间,委员不得参加政党活动[5]。此外,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还设有主任秘书1人、业务组组长各1人,以及秘书室、人事室、主计室及政风室等4个幕僚单位[72]。
最初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的委员会成员,除了主任委员黄煌雄、副主任委员张天钦外,还包括由国立东华大学华文系副教授杨翠、前台湾民间真相与和解促进会执行长叶虹灵、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员彭仁郁担任专任委员,以及由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所长许雪姬、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兼任委员花亦芬、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总会助理总干事高天惠、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常务执行委员尤伯祥出任兼任委员[30]。由于采取任务型编制,2021年年底经行政院核定达成任务已于2022年5月解散[70]。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的工作包括还原历史真相[73][74][75],清查与整理政治档案[76],并撰写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调查报告[77]。因此,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需要搜集、保全、造册政治档案,并拟定相关档案的开放原则[1][6]。有关处理威权统治时期相关档案的时间计算,明订是指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起,至1992年11月6日中华民国总统宣告终止《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为止[6][16][17][69]。而拒绝提供政治档案的政党,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能裁定500万元罚锾[78]。
此外,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还具有调查权,能要求相关的机关团体或个人提出档案、册籍、文物或证物,亦能主动派人前往调查案件,或是委托其他机关办理特定案件,必要时也能够临时封存相关资料[16][70]。接受调查的有关机关、团体、事业、单位或人员,不得规避、拖延、拒绝或是妨碍调查,最重则能够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锾[17],且可以连续处罚[69]。而因为业务知悉政党或附属组织相关资料者,在提供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相关资料时,并不具有保密义务的拘束、且能免除其法律责任,这又被称作“窝里反条款”[69]。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主要锁定中国国民党等5个政党,并且有权将经过审定的政治档案收归国有[79]。为了落实转型正义,国家发展委员会档案管理局同时将二二八事件的档案全数解密[80]。蔡英文亦指示就部分政治档案的解密召开会议[81]。而在2019年7月4日,立法院三读通过《政治档案条例》,这也是把政治档案移归为国家档案的法源[82],而拒绝移交者便能够处以500万元的罚锾[83]。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的任务还有清除威权象征[84],并对保全、重建白色恐怖时期的“不义行为遗址”展开讨论[1][42]。其中为了记取侵害人权的历史,针对公共建筑物或公共场所中的纪念、缅怀威权统治者的象征,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会予以处置[5]。对此,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便把中正纪念堂列为第一优先处置的任务[85][86]。而针对中正纪念堂的转型草案,中华民国文化部亦同时办理愿景工作坊,借此扩大社会的讨论[87][88]。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对于其他的蒋中正、蒋经国铜像,则是提出多元处置的方案[89],并要求中华民国教育部清查校园内的铜像[90]。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也曾邀请白色恐怖时期的受难者家属举行座谈,后者普遍要求尽速移除蒋中正的铜像[91]。其他同样被提出的威权象征更改,还包括30所以“中正”为名的学校更名[92]、244条以“中正”为名的路名更名、以及更换有着蒋中正肖像的新台币硬币版本等[93][94],不过行政院强调尚未处理这些项目[95][96]。
促进转型正义委员的其他工作还有平复司法不公[75]、重新调查侵害平等原则的指标性政治审判案件[6],以及回复与赔偿受害者或其家属的名誉及权利损害[1][15]。其中,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因而需要还原司法不法事件的历史真相[15],并曾计算出在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时期的相关案件数字[97]。而受难者可以向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申请赔偿,其有罪判决的前科纪录亦会予以撤销[15][16]。
其中在2018年10月5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举办首波撤销政治受难者有罪判决的公告活动[98][99]。12月9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举办第二波撤销有罪名单的仪式[100]。2019年2月27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公告撤销1,056人有罪判决[101]。到了5月30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再度撤销2,006人的有罪判决[102]。与此同时,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还推动界定加害者身份,并向加害者追究责任的工作[15][103][104],试图建构“加害运作机制”,从而终结“没有加害者”的现象[105][106]。
而在追讨自1945年8月15日起取得的不当、不法党产部分,除非是明确具有所有权者,其他党产则会转移为国家所拥有,并且由促进转型正义委员设立特种基金来支应、推动相关政策[1][5]。而仿效德国的经验,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还成立“政治创伤疗愈中心”[107],并且计划建置有关司法问题的“台湾转型正义数据库”[1][108]。
2021年10月,民主进步党籍台中市立委黄国书承认在国民党威权时期扮演“线民”[109],因此宣布退出民进党、民进党立院党团、新潮流系,并且不再角逐下届立委。此事是因同党其他立委检阅自身的档案时所察觉。
而台湾民众党籍的台北市长柯文哲在2021年10月18日的防疫记者会上回应记者的相关提问时,指出国民党政府在威权时期每年可资助5,000名的“职业学生”,因此他估计有上万人曾为线民;然而,此名单完全公开与否,将成不同的政治难题。柯并说到:“我们在推动转型正义的过程当中,会不会出现更多的被害者?”
从2018年10月4日至2019年5月30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已经公布四波刑事有罪判决撤销名单,总共办理5,837人的判决撤销作业[102]。相对地,中国国民党反对《促进转型正义条例》赋予行政机关侵犯人权的权限[110],并批评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是“台湾警备总司令部”、“东厂”[13][111][112],而转型正义则已经变成“绿色恐怖”[113]。而对于转型正义的议题,中国国民党并未有相关的因应[114]。民主进步党则是反驳中国国民党本身是在抗拒转型正义[9]。此外,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的办公室位在台北市大安区,但是由于该地点邻近学校,曾经引发部分居民的抗议,并要求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搬迁他处[115][116]。此外,促转会亦平反两蒋时期获罪的中共涉台人士,包括涉及中共台湾省工委、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亲共组织的案件,由此引发争议[117][1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