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于志宁(588年—665年12月2日),字仲谧,雍州高陵县人。中国唐朝政治家、宰相,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北周八柱国之一于谨的曾孙,隋朝内史舍人于宣道之子,过继叔父于宣敏。大业末年,于志宁任冠氏县长,因为山东民变群起,于志宁辞官回乡。617年,唐公李渊起兵入关中,于志宁与长孙无忌在长春宫迎候,李渊任于志宁为银青光禄大夫、秦王李世民属下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跟随秦王转战,转任天策府从事中郎、文学馆学士。
629年,任中书侍郎。后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封黎阳县公。唐朝立七庙的讨论中,群臣请以西凉武昭王李暠为始祖,于志宁表示了异议。太宗想要功臣的子孙世袭刺史之职,于志宁表示反对。太宗都听从于志宁的意见。
640年,兼太子詹事,教导皇太子李承乾,多次进谏,但李承乾不听,差点被太子派人刺杀。643年,李承乾被废,东宫属官都被问罪,只有于志宁受到表彰。晋王李治被立为皇太子,于志宁再任太子左庶子。太宗去世,唐高宗李治继位,于志宁任侍中。
650年,加光禄大夫之位,进封燕国公。651年,监修国史,与李𪟝一起主编了《本草并图》五十四篇。李弘泰诬告太尉长孙无忌谋反,高宗命令即时处斩李弘泰,于志宁说“春季不宜执行刑罚,待秋分之后再行刑”,高宗听从了。衡山公主下嫁长孙诠,于志宁上书反对,衡山公主没有为太宗守满三年孝,因此认为当年办喜事不合适,高宗同意了。于志宁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652年,兼太子少师。656年,转太子太傅。659年,任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唐高宗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长孙无忌、褚遂良强烈反对,于志宁保持中立。长孙无忌被杀后,于志宁以党附的罪名连坐,被免职,左迁荣州刺史。664年,转华州刺史,年老致仕。665年,于志宁去世,赠幽州都督,谥号为定。追赠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参与制定编纂律令格式、五经义疏、修撰礼典,有文集二十卷。
前任: 李𪟝 |
唐朝尚书左仆射 651年—659年 |
继任: 刘仁轨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