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自由雨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由雨日Zìyóu Yǔrì[英]Free Rainyday,或简称Free Rain)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汉族吴越民系,祖居舟山市岱山县,出生并成长于舟山市定海区,现居杭州市。为(地方)普通话-吴语双母语者,其中吴语是太湖片甬江小片舟山方言。目前主要活跃于中文维基百科。

更多信息 维基百科:巴别, 用户巴别信息 ...
维基百科:巴别

00:00

24:00
此用户昼夜不分、罔顾时间更替


查阅所有用户语言
关闭
更多信息 用户巴别信息, 查看用户语言 ...
关闭

我特别关注传统百科全书条目中文领域基础条目,此外还创建了PJ:医学/精神病学工作组不过暂时还没什么贡献orz。我会将编辑过的条目(包括小编辑,由系统自动加入监视列表)、所有典优条目,以及熟悉的DYK条目加入监视列表,也一般只对这些条目进行反破坏工作。我会在条目探讨与方针客栈参与熟悉或有兴趣的讨论,也会参与存废讨论,并尝试观察归纳共识,提案修改方针指引。我的技术水平很低,不过在努力学习。

账号注册于2015年10月,用户名是当年随便取的,没什么特别含义[注 1],纯粹是由于向往自由,以及喜欢雨天,随手生硬组合起来的。我追求的“自由”的含义,大概有二:一、同“必然”相对的哲学范畴,即认识“必然”——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并自觉运用于实践即改造客观世界[1][2][3];二、参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过如果要和下一词组合构成有意义的用户名,其实纯粹解释成“自由自在(的下雨天)”也许是最恰当的(

常读资料



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一、二版)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不列颠百科全书(没有会员)
专科辞典 辞海[注 2]大辞海》、术语在线樂詞網
语文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辞源》、《全球华语词典》(中华民国)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新时代英汉大词典》《新时代汉英大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10版)》、OED (《牛津英语词典》)《近现代汉语辞源》《新华外来词词典》
字词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第2版)》
地理 《世界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3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存档
医学手册 ICD-11其他见PJ:精神病学#参考资料
物种名录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台湾物种名录全球物种名录
出版 中国国家版本馆
常用规范 学术出版规范 中文译著(CY/T 123—2015)》《学术出版规范 科学技术名词(CY/T 119—2015)
报刊 杂志 《中国新闻周刊》、《电脑游戏新干线》
报纸 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中国青年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气象报
语文类 《现代汉语》(邢福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新编英语语法教程》(章振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资源服务平台
地理类 教材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
方志 浙江省数字方志馆杭州数字方志馆舟山网上方志馆上海通武汉地方志数字方志馆
气象类 日本气象厅天气图(简洁)、中央气象台天气图(详尽)(中华民国)交通部中央气象署卫星云图(清晰)、《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历史类 《世界史》(齐世荣)
音乐类 中国音乐词典》。另见PJ:古典音乐#参考资料
基础教育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教材爱好者,感谢教育部推出了电子教材平台)
访问途径 数据库 中国知网维普期刊万方数据读秀科学文库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文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博看期刊数据库
图书馆 杭州图书馆浙江图书馆深圳图书馆

主编内容

条目

大猫岛你知道吗?鲁家峙岛你知道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城区常住人口排名录入中

草稿

/杭州市气象灾害年表/闯入性思维/字母词

模板

{{舟山群岛住人岛屿}}、{{舟山市住人岛屿}}、{{ICD-11 06 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杭州市气候数据}}

方针指引

WP:非原创研究#翻译WP:外文重定向MOS:首句外文WP:繁简处理#大陆简体模式下的中国古代专有名词

草案

WP:关注度 (列表)后主要编辑者:Sanmosa/WP:消歧义/WP:讨论页指引(编辑留言)

公共转换组

Module:CGroup/Psychiatry

存废日志

/AFD日志/CSD日志/Draftify log

声明

  • 支持0xDeadbeef担任中维管理员
  • 认为银色雪莉在存废讨论中极具分析能力和责任感,在观察、分析用户争议方面极具洞察力、判断力。
  • 我在站内的所有编辑、讨论(乃至日常生活)中均不会使用任何AI工具(包括辅助理解等等),也不鼓励任何编者在维基百科使用。
  • 目前未加入(也未曾加入)任何用户组等组织(但也并非坚持“不结盟运动”)。曾于甲辰年三月2024年5月申请加入中国大陆维基媒体用户组,但于十月2024年11月获知申请受该用户组委员会拒绝。

论述

“收录标准”一词存在的问题

社群在甲辰年年末(2025年年初)将notability的中文名“关注度”正名为了“收录标准”。不可否认,这绝对是一大进步。不过,三个月后(目前是乙巳年三月初七清明,2025年4月4日),我觉得Shizhao当时提出的问题愈发不可忽视(我当时已心头一紧,意识到问题,针对之提出了“独立成条标准”一词,不过社群还是采取了一开始提出的“收录标准”)。维基百科的“notability”实际上是“为某事物独立撰写条目”(即“独立成条”)的意思,命名为“收录标准”容易让人望文生义地认为“若不满足notability,则不应收录 => 应当删除”——但事实上有大量事物(包括许多实际上符合notability的事物)均非是“整个条目介绍”(即该事物并非“独立成条”),而是在一个更大的母主题或关联紧密的主题介绍的。当然,若再提议更名必然导致混乱,“收录标准”再差也比“关注度”好了几倍。为减少负面影响,只能在存废讨论中对不符合notability的条目多考虑并强调合并与重定向的选项了。

“原创研究”的是与不是

维基百科的《非原创研究》方针指出:编者仅应将在可靠来源中發表过的内容写入维基百科。就该方针的争议时有發生,不遵守或滥用的情况都屡屡存在。

  • “非原创研究”所要求的来源是可靠来源。因此,使用社交媒体等不可靠来源,虽然一般并非编者的“原创”观念,但仍属于“原创研究”。当然,移除这些(仅非可靠来源佐证)内容通常不会用到本项方针,而是用《可供查证》。但如果涉及原创译名问题,争议就会颇大。
  • “非原创研究”仅限制条目内容应有可靠来源佐证。如何按比重等原则合理地总结、综合世界上的各类可靠来源(主要是二次文献)以呈现内容(包括如何辨析名称“常用度”以确定条目标题等等),这一过程有很强的编者“原创”分析、“原创”讨论的因素——尤其是在部分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可能极大地影响读者——但并非“原创研究”(或“原创总结”)——否则的话,就将推导出三猎老师的论述了。
    • 尽管如此,在这些编者“原创”分析、讨论的过程中,仍应尽量使编者的“原创”观念降到最低(实际上,编者在维基百科的大量“原创”分析讨论,最终目的是要用编者的原创智慧去尽可能客观地反映世界上有关某一主题的所有知识与看法)。例如某篇研究论文对词语常用度的比较,要远比编者自己通过Google搜索等方式去比较更为重要;学者分析某一事物的方法论(最高层次上包括各类出版社“编纂百科全书的原则”本身),要远比编者自己的方法论更应当在讨论中借鉴。

“中文维基百科”的“中文”是什么

“中文维基百科”(Chinese Wikipedia)的“中文”(Chinese)指现代汉语标准语[注 3],包括了不同的地域变体(在中维体现为字词转换变体),具体为大陆普通话(〔英〕Putonghua)、臺湾国语、港澳书面语、新马华语(尽管现代汉语标准语并不仅有六种变体,六种变体间有时也无清晰界限)。更具体则由这些变体本身的含义所决定,如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4]的中国国家通用语言;而港澳书面语则一般以粤语(广府片)为通行音,语音与普通话截然不同,词汇上亦有些许差异,语法则幾乎完全相同。(除标注读音和选取外语译名等场景,语音差异通常不会体现在中文维基百科,毕竟中文维基百科是书面中文。)

“中文维基百科”并非“官话维基百科”(官话[Mandarin]、北京官话、普通话/国语/华语/(港澳)书面语也向来均非同一概念)。港澳书面语通常用粤语语音阅读,故在港澳繁体模式下若需注音,应标注粤语读音;外语译名也应采用港澳地区使用粤语读音音译惯例(如果是的话)得到的译名。[注 4]“中文维基百科”也并非“所有汉语方言的集合的维基百科”,除特别介绍汉语方言外,不应标注任何吴语、闽语等的读音,尽管存在使用吴语等方言语音阅读普通话的人群——包括我的父亲,他不会说普通话——但不论是从群体占比还是语言规范来看,都是少数或不规范——或者从另一方面来说,可靠来源基本不会这么做。同样,介绍事物别名时也不应介绍不会在现代汉语标准语(普通话、港澳书面语等)中出现、仅在方言口语使用的别名(一些常见的事物在不同方言中的别名数量可达几十甚至上百个);确需介绍(如某方言的称呼很普遍,已在并非介绍方言本身的书面可靠来源中出现,但未被认为属标准语)时,也应写明使用语境(即用于何种方言),否则表述上将传达“该别名为现代汉语标准语(普通话、港澳书面语等)使用的别名”的错误含义。


两个歧义项尽量不平等消歧义

当歧义项仅有两项时,若将A1、A2设置为平等消歧义页A,则访问A1、A2任何一个条目都需要两步;若主从消歧义,则其中一个条目仅需一步,另一条目仍衹需两步(通过顶注)。因而对两个歧义项使用平等消歧义无论如何不会使搜索更加方便。不过,一些情况仍必须平等消歧义,比如两项事物完全是同类型事物且并无显著常用度差异。

首句注音

“语文”性质的无需注音,而“百科”性质的则建议注音。

什么样的发音属于“语文”性质的?可以定义为“和日常通用的现代汉语标准语语汇直接相关,或可从这些语汇规律中简单推导出的读音”。比如“强迫症”的“强(qiǎng/ㄑㄧㄤˇ)”字的发音,可以直接从“强迫”一词的读音看出;“冠状病毒”的“冠(guān/ㄍㄨㄢ)”字,可以从“冠”的词性相关的读音规律简单推出。故而,它们应属于“语文性内容”,无需在百科全书中注音。它们可能被很多人读“错”,但这反映的不过是现代汉语自身的语音演变问题。假设有可靠来源专门讨论了一些字词的读音(如“冠状病毒”),那么可在条目正文中简单介绍相关的话题(就像介绍一些词的词源那样),仍不建议在首句直接注出。

相反地,如“耶路撒冷”的“撒(sā/ㄙㄚ)”字、“周处”的“处(Chǔ/ㄔㄨˇ)”[注 5]字、“(ào/ㄠˋ)”(第118位化学元素)字,它们或是人为规定的音译词发音,或是需经历史学家等考证含义的专有名词(如人名),或是根本不属于现代汉语常用语汇的生僻字、新造字,等等。这些字的读音背后蕴含了超过日常语言所有的信息量,故应视作“百科”性质的内容,可在首句直接将读音注出(目前个人偏好使用{{ZY}}模板)。

信息框外语名称、注音

信息框外语名称、注音标注应远远比“首句”更为宽松。比如上面“首句外语名称”中不建议标注的中文地名外文,就可以标注在信息框。《中国大百科全书》等传统工具书会为所有条目给出英语名称,《中国气象百科全书》《音乐百科全书》等会为几乎所有条目给出汉语拼音以及英语名称。

序言章节的别名

“全称”和“简称”应是可以在任何语境下完全互换的用语,应紧跟在第一个粗体词之后(若有)。(序言章节)若还要列出其他别名,“又称”应列部分语境下可以和粗体词互换使用的别名;“曾称”应是重要的、仍有一定使用(即未完全淘汰)的别名。它们最好都有来源直接佐证(即不是由编者观察文献的用例而“推出”的),尤其是不应滥用“通称”“俗称”等词。一些工具书的惯例是会将别名写在定义句之后,个人暂无定论(除了“全称/简称”倾向紧跟在粗体词之后),但在已有强大的重定向功能辅助搜索的情况下,应尽量将“又称”的个数降到最低,尤其是在定义句之前(应尽快给出定义句)。

不重要的、使用频率低的(如<5%)别名不应写在序言章节。可写在信息框或正文。

说明

参考文献格式

我的参考文献格式基本沿用《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注 6]中的“顺序编码制”格式(仅用于本人主编条目,否则沿用旧有的任何格式)。几点不同或特别说明的有:

  • 一般在中文字符前用全角“标点”[注 7],英文字符和数字前使用半角“标点”。[注 8]
  • “获取和访问路径”(不包括DOI。通常即“网址”)若含有无意义字符串无法提供有效信息,则会用网站名称来隐藏“裸链”,网站的子页面目前使用“>”来表示;若网址名称已有着录,则直接隐藏于文献题名或其他合适的地方。
  • 根据中文维基百科参考文献繁简的要求,题名保持原始繁简。
  • 若书籍没有可供线上免费阅读的链接,则会提供{{ISBN}}。
  • 使用上标的方式额外标注网址存档(若有)及其“时间”“地点”。若存档于互联网档案馆,则省略“地点”,只标注“时间”。
  • 使用楷体字来表示注释等。

讨论引用模板

{{TQ}}模板的绿字我总认为有些难阅读,于是我参考{{讨论引用块}}(无法用于行内引用)创建了{{带背景色引用}}与{{带背景色引用K}}。前者用仿宋、加粗、粉色背景,我用来表示引用可靠来源、方针等“论据”;后者用楷体、浅绿背景(颜色同{{讨论引用块}}),我用来表示条目内容等“论证对象”。(他人的留言则既可能成为论据也可能成为论证对象。)

自我介绍

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
  • 所学专业为物理学但目前因为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物理学专业水平基本没有……甚至可能已经不如其他爱好了 囧rz……应适时纠正过来!
  • 气象爱好者。最直接的原因是对天气要素的各种微小变化都非常敏感,心境、思绪均会不同。最喜欢,其次喜欢台风暴雨高温等等,不过也喜欢晴天,各种天气带来的情绪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
  • 语言学有兴趣,包括但不限于语音学语法学语源学方言学等等。此外,喜欢学习“标准语”,如:汉语普通话(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RP[注 9]

语言

语言观点

我的“地方普通话”母语音系和普通话相同:声母22个、韵母39个、声调4个。

我的吴语(舟山方言)母语音系为:声母28个、韵母36个、声调8个。

幾篇文章分享:

  • 光明日报联合调研组.守护乡音中的文化密码:我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现状和展望 [N/OL].光明日报, 2024-10-24 (7).(“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全国性、大规模的语言调查,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保护项目
  • 徐现祥,刘毓芸,肖泽凯.方言与经济增长 [J/OL].经济学报, 2015, 2 (2): 1-32. DOI:10.16513/j.cnki.cje.2015.02.001.方言多样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他因素不变时,消除方言多样性可使人均产出提高多达30%;机制是方言多样性阻碍知识与技术的传播。

更多信息 大陆字形, 港台字形 ...
大陆字形 港台字形
併並
关闭
文字

从汉语言文字本身的角度来说,我更喜欢繁体字。不过由于中文维基百科并没有“大陆繁体”模式,繁简转换、地区词转换都可能受影响,也因为简体字已经具有某种“(大陆)身份”的涵义,故在撰写条目和交流讨论中我一般使用简体字。大陆的繁体字标准和港台等地不同,右表列出一些常见的陆台(港)不同的字形(以《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暂不考虑另一指导性标准《古籍印刷通用字规范字形表(GB/Z40637—2021)》

其他

政治观点


计算机

食物

这个用户喜欢吃菠萝
这个用户喜欢吃螃蟹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