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一类热带气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风(英语:typhoon)是对发生于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区的较强的热带气旋的一种称呼;相对应地,发生于大西洋及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hurricane),发生于孟加拉湾的称为“风暴”等[1][2]。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要达到某个阈值才称作台风(较弱的热带气旋只称热带低压、热带扰动等)。不同气象机构对该风速值有不同定义,世界气象组织定为12级(即64节或32.7米/秒或118千米/时)。[1]中国气象局过去只用“台风(级)”一词表示热带气旋的一个强度等级(12—13级,32.7-41.4m/s)而不指代热带气旋本身,但为便于公众气象服务,自2013年起将强度达8级(17.2m/s)以上的热带气旋直接称作“台风”(其中8—9级、10—11级的热带气旋,世界气象组织分别称作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自此既指达到热带风暴强度的热带气旋,又可表示一种强度等级[3]。台湾和日本在日常称呼中,亦将近中心最大风速达到8级(34节或63公里/时)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本条目所说的“台风”,指的是达到热带风暴等级(8级)的热带气旋。
国际上,世界气象组织规定,当发生于西北太平洋(具体来说,是指东经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太平洋洋面)或南海的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时,由日本气象厅负责根据台风委员会14个成员国家或地区提供的《台风命名表》对其进行编号命名[4];若生成于其他洋面的热带气旋移入西北太平洋洋面(一般只有东北太平洋的飓风),则只编号不命名(沿用该飓风原名)。这种热带气旋的国际编号及命名是唯一的。此外,一些气象部门有自己的编号或命名,如中国气象局也会按照同一标准对热带气旋进行编号,称“国内编号”,可能与“国际编号”不一致[注 1];菲律宾虽然作为台风委员会成员为台风命名表提供了名字,但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会在国内另给台风命名。
据夏威夷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统计,1950年至2022年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平均每年有26.5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生成,其中平均每年有16.6个达到中心持续风速64节的台风标准[6]。出现最多台风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
“台风”一词被认为源自古汉语“风痴”,今吴语南支的温州话、台州话仍称“风痴”,而闽南语的“风痴”音变为“风台”,传入官话后语序颠倒为“台风”。[7]“痴”意指“长久”,古语有痴雨、痴云、痴风。痴风最早出处为1124年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海道之难甚矣...又恶三种险:曰痴风,曰黑风,曰海动。痴风之作,连日怒号不止,四方莫辨”。[7]“风痴”在文献中见于南宋《增脩互注礼部韵略》,“飓风者,具四方之风也,永嘉人谓之风痴。”[8]。“风台”最早出处是1566年潮州戏文《荔镜记》载“风台过了,今即会(回)南”。[7]“台风”在文献中见于1688年《台湾府志》[7]。部分闽南语把“风痴”俗写作“风筛”。[7]
相比“风痴”,汉语对台风更早的称呼是“旧风”、“风旧”,旧在古语指“长久”。280年晋《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载“苍梧、南海,岁有旧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广东在20世纪各地方志均收粤语“打风旧”一语,1990年调查时广东年轻人只知普通话台风,不知旧风。[7]另一说法“飓风”音近“旧风”,两者实为一物,同音讹字。[9]453年《南越志》载“熙安多飓风。飓者,具四方之风也;一曰惧风,言怖惧也。”[7]约810年代《唐国史补》:“南海人言:海风四面而至,名曰飓风。飓风将至,则多虹蜺,名曰飓母。”[10]唐《岭表录异》、[11]《旧唐书》[12]、《宋史》[13]也有飓风用例。
各地对台风的说法不同,1761年《重修潮州府志》收录29种台风的说法,包括回南风、落西风、荡西风、奔龙、铁风筛,1678年《广东新语》亦收录少量飓风的说法。[7]清末较常用为“飓风”,1922年竺可桢主张以“台风”对译typhoon,并在他担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时独尊“台风”一语,令“台风”成主流。[7]
“台风”又有源自希腊语的说法。1560年葡萄牙人费尔南·门德斯·平托《远游记》介绍了明朝沿海的台风,欧洲学者称此源自阿拉伯语tūfān(意为“转”),最终源自古希腊语tuphōn(象征暴风的希腊神话人物堤丰)。此一说法为现代欧洲的词典承袭,但若中文“台风”源自欧洲或中东,中国古籍应有记载外国人称风暴为台风的记录,然而没有。[14][15]
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由于温度高,大量海水被蒸发到空中,形成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位于北半球)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称为热带扰动。只要气温不下降,海水温度也足够高,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台风。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估计,一个热带气旋每天释放5×1019至2×1020焦耳的能量,比人类所有发电机加起来高200倍,或等于每20分钟引爆一颗1000万吨的核弹。
结构上来说,热带气旋是一个由云、风和雷暴组成的巨型的旋转系统,它的基本能量来源是在高空水汽冷凝时汽化热的释放。所以,热带气旋可以被视为由地球的自转和引力支持的一个巨型热力发动机,另一方面,热带气旋也可被看成一种特别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英语: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不断在广阔的暖湿气流来源上发展。因为当水冷凝时有一小部分释放出来的能量被转化为动能,水的冷凝是热带气旋附近高风速的原因。高风速和其导致的低气压令蒸发增加,继而使更多的水汽冷凝。大部分释放出的能量驱动上升气流,使风暴云层的高度上升,进一步加快冷凝。
热带气旋因此能够取得足够的能量自给自足,这是一个正回授的回圈,使得只要暖湿气流和较高的水温可以维持,越来越多的能量便会被热带气旋吸收。其他因素例如空气持续地不均衡分布也会给予热带气旋能量。地球的自转使热带气旋旋转并影响其路径,这就是科里奥利力的作用。综合以上叙述,使热带气旋形成的因素包括一个预先存在的天气扰动、高水温、湿润的空气和在高空中相对较低的风速。如果适合的环境持续,使热带气旋正反馈的机制借着大量的能量吸收被启动,热带气旋就可能形成。
深层对流作为一种驱动力是热带气旋与其他气旋系统的主要分别,因为深层对流在热带气候地区中最强,所以热带气旋大多在热带地区生成。相对地,中纬度气旋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大气中的已存在的水平温度梯度。如果热带气旋要维持强度,就必须留在温暖的海面上,使正反馈机制得以持续。因此,当热带气旋移入内陆,强度便会迅速减弱。
台风的主要生成地区为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当中以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数量较少。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基本上全年都会生成,而以七至十月次数最为频密。热带气旋生成的位置分布与季节有关,在冬、春季较为偏南,夏天和初秋较为偏北。
热带气旋生成后的移动路径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副高)外围气流影响,所以副高的位置和范围基本上决定了热带气旋的路径,其移动路径大约可分为:
台风在菲律宾周遭海域形成后,向西移动,并渐渐稍为偏北。于不同纬度生成的热带气旋所经过的地区不一。纬度较低时会穿越菲律宾后进入南海,最后在广东、广西、海南、越南一带登陆。纬度较高时可以经过巴士海峡,影响台湾,然后在广东、福建一带登陆。由于冬、春两季,副高位处较南,所以每年11月至5月的台风生成纬度较低,路径亦会偏南,一般只在北纬16度以南进入南海,最后在越南登陆,间中亦影响泰国,甚至进入孟加拉湾,例如2020年的热带风暴艾涛。
路径和西进型接近,但向北分量增加。西北型台风可以穿越台湾岛或穿越巴士海峡、之后在广东及福建一带沿岸登陆;亦可能经过琉球群岛,在浙江、江苏一带沿海登陆。这种路径的台风多数出现于每年盛夏七至八月间,例如1996年的台风贺伯、2021年的台风烟花。
热带气旋在菲律宾以东或关岛附近形成后,先向西偏北移动,至北纬15至30度附近转向西北,最后转向北和东北,成一抛物线。在11月至5月,多数转向型热带气旋在东经130度以东的太平洋上转向北,较少登陆东亚陆地,主要影响太平洋上的岛屿。6月和10至11月的转向型热带气旋亦多数在海上转向。7至8月的热带气旋在较北、较西的地方转向,途径可以影响台湾海峡北部和东海沿岸地区,转向后可以影响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例如2018年的台风康妮。
部分热带气旋因外围引导气流不明,或受其他天气系统影响(如藤原效应或季风),路径出现打转、停滞等,明显的例子有:1986年的台风韦恩、1991年的台风耐特、2001年的台风纳莉、2016年台风獅子山等等。
世界气象组织及日本气象厅以台风(博福尔风级12级)为热带气旋的最高级别,但部分气象部门会按需要而设立更高级别,如中国气象局、澳门气象局、香港天文台之强台风、超强台风[17],台湾中央气象局之强烈台风,夏威夷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之超级台风。
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几乎每两年都会出现一次3个热带气旋同时出现的“三旋共舞”现象。最高纪录是1960年8月23日,贝丝、卡门、黛拉、埃琳、费依等5个台风同时出现而形成的“五旋共舞”[18]。由于当时这5个台风构成了一个类似倒置的奥运五环的形状且当年举办了罗马奥运会,这个现象也被称为“五环台风”[19]。
美国军方于关岛上设置的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现已移至夏威夷),在二次大战习惯对热带气旋给予名字,方便识别。最初的名字全为女性,后来在1979年加入男性名字。从1947年至1999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区域的热带气旋非正式地采用上述名字。
早在20世纪初至中期,中国及日本已自行为区内的热带气旋编配一个4位数字编号,编号首2位为年份,后2位为该年顺序号。例如0312,即2003年第12号热带气旋。而美国海军则为整个西北太平洋内的热带气旋编配一个两位数字编号,之后并改成两位元数字加上英文字母W。
为减少混乱,日本在1981年获委托为每个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区域内的达到热带风暴强度的热带气旋编配一个国际编号,但容许其他地区继续自行给予编号。自此,在大部分国际发布中,发布机构会把国际编号放在括号内(JTWC除外)。但是,各气象机构有时对热带气旋的编号会有差别,主要是因为其对热带气旋强度的评估有所不同。例如在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中国气象局曾对一个未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风暴(中国气象局的0614)编号,因此在余下的风季,前者的编号都比后者的多出一个[20][21]。
1997年在香港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由2000年开始,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命名表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英语:WMO Typhoon Committee)制订,共有五份命名表,分别由14个成员各提供两个名字组成,名字会以提供方的英文名顺序使用。不同于大西洋及东北太平洋,循环使用(即用完140个后名称,回到首个重新开始)。日本气象厅会同时根据这一套新名单为这些热带气旋命名。这些名字及编号除了用于为国际航空及航海界发放的预测和警报外,亦是向国际媒体发放热带气旋消息时采用的规范名称。
同属台风委员会成员,中国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及澳门气象局使用三家商议一致的中文译名。[22][23]台湾不是台风委员会成员,使用另行翻译的中文译名;也并非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委员,无法提供台风名称,亦无法提出除名要求。
当热带气旋对某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其可要求将其除名。原来的起名方会再提一个名字作替补。例如香港曾于2005年及2023年举办“台风名字征集活动”,由市民提名,再选出若干优胜名字,提交至世界气象组织以最终选出其中一个名字。[24]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未必会使用世界气象组织的台风命名,例如2020年造成重大破坏的台风莫拉菲,在菲律宾的名字为“坤塔”(Quinta)。但菲律宾的除名方案和世界气象组织一样,如果造成严重伤亡则将被除名。
提供方 | 台风名称中英标准翻译对照表 (与陆港澳统一译名不一致的台湾译名[25]以括号标出) | ||||
---|---|---|---|---|---|
柬埔寨 | 达维(丹瑞) Damrey |
康妮(康芮) Kong-rey |
娜基莉(娜克莉) Nakri |
科罗旺 Krovanh |
翠丝 Trases |
中国大陆 | 未定 | 银杏 Yinxing |
风神 Fengshen |
杜鹃 Dujuan |
木兰 Mulan |
朝鲜 | 鸿雁 Kirogi |
桃芝(桔梗) Toraji |
海鸥 Kalmaegi |
舒力基 Surigae |
米雷 Meari |
香港 | 鸳鸯 Yun-yeung |
万宜 Man-yi |
凤凰 Fung-wong |
彩云 Choi-wan |
青马 Tsing-ma |
日本 | 小犬 Koinu |
天兔 Usagi |
天琴 Koto |
小熊 Koguma |
蝎虎 Tokage |
老挝 | 布拉万 Bolaven |
帕布 Pabuk |
洛鞍 Nokaen |
蔷琵 Champi |
坡鹿 Ong-mang |
澳门 | 三巴 Sanba |
蝴蝶 Wutip |
西望洋 Penha |
烟花 In-Fa |
梅花 Muifa |
马来西亚 | 杰拉华(鲤鱼) Jelawat |
圣帕 Sepat |
鹦鹉 Nuri |
查帕卡 Cempaka |
苗柏(莫柏) Merbok |
密克罗尼西亚 | 艾云尼(艾维尼) Ewiniar |
木恩 Mun |
森拉克(辛乐克) Sinlaku |
尼伯特 Nepartak |
南玛都 Nanmadol |
菲律宾 | 马力斯 Maliksi |
丹娜丝 Danas |
黑格比(哈格比) Hagupit |
卢碧 Lupit |
塔拉斯 Talas |
韩国 | 格美(凯米) Gaemi |
百合 Nari |
蔷薇(蔷蜜) Jangmi |
银河 Mirinae |
核桃 Hodu |
泰国 | 派比安(巴比仑) Prapiroon |
韦帕(薇帕) Wipha |
米克拉 Mekkhala |
妮妲 Nida |
玫瑰(库拉) Kulap |
美国 | 玛莉亚 Maria |
范斯高 Francisco |
海高斯(无花果) Higos |
奥麦斯 Omais |
洛克 Roke |
越南 | 山神 Son-Tinh |
竹节草 Co-May |
巴威 Bavi |
浮莲(布袋莲) Luc-binh |
桑卡 Sonca |
柬埔寨 | 安比 Ampil |
罗莎(科罗尔莎) Krosa |
美莎克(梅莎) Maysak |
灿都(璨树) Chanthu |
纳沙(尼莎) Nesat |
中国大陆 | 悟空 Wukong |
白鹿 Bailu |
海神 Haishen |
电母 Dianmu |
海棠 Haitang |
朝鲜 | 云雀 Jongdari |
杨柳 Podul |
红霞 Noul |
蒲公英 Mindulle |
蜻蜓 Jamjari |
香港 | 珊珊 Shanshan |
玲玲 Lingling |
白海豚 Dolphin |
狮子山 Lionrock |
榕树 Banyan |
日本 | 摩羯 Yagi |
剑鱼 Kajiki |
鲸鱼 Kujira |
道玑(时钟) Tokei |
山猫 Yamaneko |
老挝 | 丽琵 Leepi |
蓝湖 Nongfa |
灿鸿(昌鸿) Chan-hom |
南川(南修) Namtheun |
帕卡 Pakhar |
澳门 | 贝碧嘉(贝碧佳) Bebinca |
琵琶 Peipah |
琵鹭 Peilou |
玛瑙 Malou |
珊瑚 Sanvu |
马来西亚 | 普拉桑(葡萄桑) Pulasan |
塔巴 Tapah |
浪卡(南卡) Nangka |
妮亚图 Nyatoh |
玛娃 Mawar |
密克罗尼西亚 | 苏力 Soulik |
米娜(米塔) Mitag |
沙德尔 Saudel |
沙布尔 Sarbul |
古超(谷超) Guchol |
菲律宾 | 西马仑(西马隆) Cimaron |
桦加沙 Ragasa |
紫檀 Narra |
阿穆丘 Amuyao |
泰利 Talim |
韩国 | 飞燕(燕子) Jebi |
浣熊 Neoguri |
简拉维 Gaenari |
古莎莉 Gosari |
未定 |
泰国 | 山陀儿 Krathon |
博罗依 Bualoi |
艾莎尼(闪电) Atsani |
暹芭(芙蓉) Chaba |
卡努 Khanun |
美国 | 百里嘉 Barijat |
麦德姆 Matmo |
艾涛(艾陶) Etau |
艾利 Aere |
兰恩 Lan |
越南 | 潭美 Trami |
夏浪(哈隆) Halong |
班朗 Bang-Lang |
桑达 Songda |
未定 |
台风预警是热带气旋盛行地区,于风暴可能吹袭期间,由各地专责机构发出的预告、警告。目的在于通知当地居民及民防组织,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加固房屋门窗、加强排水作为或预防性撤离。这些警告涉及警告范围内可能遭受的灾害,而不是单纯重复热带气旋的预测路径及强度,对于保障生命及财产安全更为重要。[26][2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