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鲭科的一属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鲭鱼又名青花鱼、油胴鱼,古名
鲭属包括大西洋鲭、花腹鲭(澳洲鲭)、科利鲭、白腹鲭(日本鲭)和印度鲭等五种[5]。其中,大西洋鲭(学名:Scomber scombrus)为产于北美洲和欧洲的大西洋沿岸的鲭属鱼种,为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之一。该种鱼类分布广、生长快、产量高,同时,其肉质坚实,除鲜食外还可腌制或制作罐头,其肝可提炼鱼肝油。[6]
白腹鲭为中国、日本主要经济鱼类[7],花腹鲭的模式种产地在澳洲西部[8],而印度鲭为2016年在阿拉伯海东部新发现的物种。[9]
鲭鱼生活在温带及寒带的大陆棚,成群活动,冬季时会游至深水域越冬,春天时游至沿岸海域。大西洋鲭鱼过去主要在大西洋东北部海域活动。但是,近年来随着它们成为捕食对象,逐渐转移到冰岛和法罗群岛(Faroe Isles)附近海域集结。海洋保护学会称,鲭鱼目前的数量虽然还好,但已经呈下降趋势,因此建议人们“偶尔吃”,引发苏格兰渔民不满。因为鲭鱼是苏格兰渔民的主要鱼种之一,2011年的捕捞价值达1亿6千多万英镑。[14]
鲭鱼属肉食性,掠食动作粗暴,以小鱼及浮游动物为食。[15]
鲭鱼富含EPA、DHA等ω-3脂肪酸,有助于增强记忆力。[16]由于鲭鱼易腐难藏,捕获后需要立即处理并且全程冰冻,否则出水的那一秒便迅速开始腐败。在早年保鲜技术不发达的时候,甚至常常被当成杂鱼丢弃或做成猫粮。因具有特殊腥味,故少有生食,多数情况下都是以香料或醋腌渍鲭鱼,以达成保存与去腥的效果。
鲭鱼体内大量的慢速红肌使得鱼肉有着红肉般的紧致口感。日本和台湾皆有出产盐渍鲭鱼。以番茄汁为主要原料制造的茄汁鲭鱼罐头在台湾非常受欢迎[17],亦常见煮营养白面条配上茄汁鲭鱼罐头的作法。在中国大陆常见烹调方式为红烧、五香或添加梅干菜红烧。
鲭鱼肌肉中含有大量游离组氨酸,当受到能产生组氨酸脱羧酶的细菌污染时,组氨酸会被分解而产生有毒的组胺,这类毒素不会因为油煎、清蒸、煮汤而挥发。使食者会发生过敏性食物中毒,被称为鲭鱼中毒。[20]鲭鱼中毒的症状主要是过敏反应,中毒者会出现呼吸紧促、脸部潮红、头痛、荨麻疹、发热以及呕吐、腹泻等症状。[21]
一般情况下,新鲜的鲭鱼产生的组胺很少。经实验,青花鱼、金枪鱼、沙丁鱼等鱼类在37℃放置96小时即可产生1.6~3.2mg/kg的组胺,而鲤鱼、鲫鱼和鳝鱼等淡水鱼类产生的组胺仅为1.2~1.6mg/kg。而引起人体中毒的组胺摄入量为1.5mg/kg,并与个体对组胺的敏感程度有关。[22]香港食品法典委员会所订的行动水平为200mg/kg。[2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