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龙(属名:Tsintaosaurus,发音:/tʃɪŋdaʊˈsɔːrəs/,意为“青岛的蜥蜴”;tsintao为旧式拼音)[1]是一属具有头冠的鸭嘴龙科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东亚,相当于现在的中国山东省,化石发现于莱阳市附近、属于坎潘阶的王氏群金刚口组地层。模式种棘鼻青岛龙(T. spinorhinus)由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锺健于1958年叙述、命名。正模标本头骨保存了一根长4公分的刺状突起,过去被认为这构成一根如独角兽般的独特角状头冠,但近期研究发现这个刺只是头冠断裂剩下的一小部分。
青岛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
| |
---|---|
正模标本的头骨与断掉的头冠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亚目: | †鸟脚亚目 Ornithopoda |
科: | †鸭嘴龙科 Hadrosauridae |
亚科: | †赖氏龙亚科 Lambeosaurinae |
族: | †青岛龙族 Tsintaosaurini |
属: | †青岛龙属 Tsintaosaurus Young, 1958 |
模式种 | |
†棘鼻青岛龙 Tsintaosaurus spinorhinus Young, 1958
|
发现及命名
1950年,在山东省莱阳市金刚口镇附近的溪口地区发现了数具大型鸭嘴龙类遗骸。1958年,这些化石由中国古生物学家杨锺健命名、叙述为模式种棘鼻青岛龙(T. spinorhinus),属名取自发现地附近的青岛市,但采用的是当时普遍的威妥玛拼音;种名将拉丁语的spina(棘刺)与希腊语的ῥίς/rhis(鼻子)组合而成,意为“棘刺般的鼻子”,象征着当时认为具有独特的刺状头冠。[2]
青岛龙的化石皆出土于王氏群的金刚口组地层,年代可追溯至晚白垩世坎潘阶,约7200万年前。正模标本IVPP AS V725是一个带有头骨的部分骨骼;副模标本IVPP V818则是个头盖骨。在同一地区,还挖掘出大量关节脱落的部分骨骼,其中一些被杨归入青岛龙,其他则由杨于1958年命名为金刚口谭氏龙(Tanius chingkankouensis)以及曾于1976年命名为莱阳谭氏龙(Tanius laiyangensis)。到了现代后两个物种通常被认为是次异名或疑名。未来的研究可能会有大量的额外标本归入青岛龙。
叙述
青岛龙身长约8.3米、体重约2.5公吨。[3]作为一种鸭嘴龙科,青岛龙具有典型的似鸭吻部,以及大量强壮牙齿所构成的齿系,适合咀嚼植物。平常主要以四足行走,但也可用二足方式逃离掠食动物。如同其他鸭嘴龙类,青岛龙可能以群体方式共同生活。
青岛龙的头冠起初被重建成独角兽的形状。其保存下来的是根长约40公分的突起物,从吻部后部顶端几乎垂直地突出。头冠构造中空、上端似乎呈现分叉状,而没有任何相关物种有类似的头冠,它们通常都是长著叶瓣状的头冠。1990年,韦尚保和霍纳对青岛龙头冠的存在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其实是从口鼻顶部碎裂,并在化石过程中被向上扭曲的鼻骨;他们更提出青岛龙其实缺乏这个具鉴别性的头冠特征,因此可能是谭氏龙的异名。然而巴菲陶等人于1993年在对青岛龙头骨进行重新检验后,得出的结论为:头冠并非变形或位移、也不是人工复原的产物。除此之外,已发现的第二具标本也有着类似的垂直构造,表明了青岛龙的头冠确实存在且为独立的属。[4]
2013年,皮耶妥-马奎兹(Albert Prieto-Márquez)和华格纳(Jonathan Wagner)根据对IVPP V829标本(一个属于青岛龙的前上颌骨)的鉴定提出了新版重建图,表示独角兽形状的突起只是大型头冠的后方残留部分,而头冠前部是从吻部前端的前上颌骨所延伸出来的。这些扩张菱形接触面以及鼻骨顶部突起的扩张构成了头冠的后部。头冠的后基部被前额骨的附生物所覆盖。愈合的鼻骨形成了中空的管状结构。沿着方骨的位置来看,头冠高度将超越头骨后部的高度。头冠大致上是垂直向,顶部稍微向后;而正模标本的头冠向前倾斜则是化石变形的结果。[5]
皮耶妥-马奎兹和华格纳的新版重建也延伸出关于头冠内部空气管道的新推论。杨曾推测正模标本保存的空心管是主要的空气吸入口,但皮耶妥-马奎兹和华格纳反驳道这个管子下方是封闭的构造,而通常赖氏龙亚科的气管位置会在更前面,其骨质鼻孔被前上颌骨完全盖住。他们推测青岛龙具有典型的赖氏龙亚科吻部配置,当吸气时,空气透过上嘴喙后方前上颌骨的成对“假鼻孔”(pseudonares)进入头骨,再经过前上颌骨中突下方的成对气管来到头冠顶部,最后在管状构造的共通腔室汇合。腔室后部由鼻骨构成,可能对应着实际鼻腔的位置。鼻腔被前上颌骨中突在周围构成的钩状构造分隔成两个较小的腔室,一前一后。空气从后面的腔室传送到下方往颅腔内部移动。虽然普遍认为只有一条管道有此功能,但皮耶妥-马奎兹和华格纳发现在鼻骨中,有一对朝下的管道通往前上颌骨侧突内部的痕迹。据此他们得出结论为:整段气流可能被分隔开来,中间的共通腔室可能也被软骨隔膜区分为左右两部分。[5]
后部鼻骨构成的管状构造并非空气管道的结论使皮耶妥-马奎兹和华格纳提出替代方案来解释其功能。他们推测这种管状结构有着相当的强韧性与较低的骨头密度,可能可以用来减轻头冠重量。青岛龙的这项特征与较进阶的赖氏龙亚科有所差异,后者透过额骨向前延伸构成骨片来支撑头冠。[5]
一份2017年的CT扫描研究指出,头冠中的空腔结构纯属人为想像,且头冠与头骨表面的断裂面无法吻合,因此难以证实各部位头骨彼此的关联性,也无法得知头冠的确切形状。[6]另一个2020年的研究表示确定上述的其中一个空腔不存在,因此头冠的朝向应该更偏往前方,鼻骨和额骨之间交界处会有个前头孔。[7]
除了头冠之外,皮耶妥-马奎兹和华格纳列出数个青岛龙的鉴定特征(有些是自衍征):上部嘴喙边缘圆润且厚实,比鼻孔周围前凹的水平宽度还宽;前述凹陷位于前上颌骨,两侧由两道下斜及水平延伸的嵴纵向隔开;头骨内部,愈合的鼻骨在脑壳前面构成一个骨块;鼻骨后部由额骨前部衍生物包围,其最顶部相对于头盖骨抬升;前上颌骨抬枝具有朝后、朝下、略朝内的内突,于中线处分隔一个共通的腔室;前额骨有个凸缘,从泪骨下部延伸至前额骨隆起下部,并与前上颌骨侧面一个突起相连,在头冠基部侧面构成一道隆起;前额骨侧边和下侧有深的纵向凹陷;上颞孔水平向的宽度大于长度。[5]
分类
在赖氏龙亚科中,青岛龙可能与欧洲的似凹齿龙和匙龙(后两者可能是异名)构成一个演化支,称为青岛龙族。[8]
以下演化树取自皮耶妥-马奎兹和华格纳(2013)的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出青岛龙位于赖氏龙亚科中相对基础的演化位置:[9]
赖氏龙亚科 Lambeosaurinae |
| ||||||||||||||||||||||||||||||||||||||||||||||||||||||||||||||||||||||||||||||||||||||||||||||||||||||||||||||||||||||||
古生态学
一份关于王氏群连续地层的恐龙蛋研究显示,青岛龙所生活的金刚口组属于恐龙多样性较高的区块,当地气候会比下方较古老的将军顶组来得干燥一些。[10]
同地区出产的恐龙还包括:栉龙亚科的山东龙、莱阳龙;角龙科的中国角龙;原始角龙类诸城角龙和坐骨角龙;蜥脚类的诸城巨龙;暴龙科的诸城暴龙。
青岛龙的化石还没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发现过,但在蒙古的同时代地层出产过许多也同时出现在中国的物种或其近亲,因此可推测青岛龙的分布范围可能比所知的更广。
延伸阅读
- 鸭嘴龙类研究历史
参考来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