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关联谬误指的是一种轻率概化方面的非形式归纳谬误,属于一种红鲱鱼谬误,此类的谬误借由利用实质上不相关的关联(且常常诉诸情感)的论述,主张说某事物持有的性质也存在于另一种事物之上。“罪恶关联”(guilt by association)和“荣誉关联”(honor by association)是这种谬误的两种形式。
在一阶逻辑当中,此种谬误可表述为(∃x ∈ S : φ(x)) ⇒ (∀x ∈ S : φ(x)),也就是说“假若在集合S当中,有任意的x,对这个x而言性质φ对x成立,那么对于所有在S当中的元素x,性质φ必然成立。”
此种谬误可以用尤拉图来说明:甲满足了使之为乙和丙一部分的条件,但假若使用尤拉图来表示的话,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有可能有部分的乙,不是丙的一部分,因此“所有的乙都是丙”这结论不一定成立。
一些以三段论形式呈现的罪恶关联:
如果论述攻击说持有某主张的人和其他持有类似观点的人之间有相似之处的话,罪恶关联也可以用做人身攻击的一种形式。[2][3]
此种论述的形式如下:
这种论述的例子如下:
当罪恶关联中形象不好的团体或个人是希特勒或纳粹时,这种作法又称为“希特勒归谬法”。[4]
“荣誉关联”是“罪恶关联”的相反,在其中,论者因为支持某种事物或与之相关的人或组织的缘故,而主张这种事物是可取的、可敬的。[3]另可见诉诸好人一文的说明。
例子:
另外在许多广告中,广告者大量地使用荣誉关联,像例如说以一个具有魅力的代言人说某产品是好的,而这位代言人的魅力给了产品正面的关联,详情可见诉诸名人。
就算论述当中没有将某种事物和好的或不好的东西做关联,还是有可能会犯下关联谬误。
例子:
一种否认已被确立的科学学说或历史事实的人所使用的关联谬误名叫“伽利略战术”(Galileo Gambit)。[5]这项论证主张说“伽利略在他活着时候遭到嘲弄,但后来人们证明他是对的;而他们的非主流观点受到其他科学家的拒绝和嘲弄,因此在未来,他们的观点也会被证明是对的”。[6]
像例如“主流社会质疑以生物工程逆转衰老的可行性,但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前,人们也质疑飞机的可能性,所以历史迟早会证明,人类能以生物工程逆转衰老。”就是这种战术的运用。
伽利略战术的问题在于,受到嘲弄的一方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而很多在历史上受到嘲弄的人也确实是错的[5][7];类似地,卡尔·萨根曾提到说,当人们嘲笑哥伦布和莱特兄弟时,“他们也嘲笑了博佐小丑(Bozo the Clown)。”[8][9]
在2012年,伽利略战术在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受到关注,因为当时瑞克·裴利表达了他对全球暖化的质疑。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