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果证等证得梵语abhisaṃbuddha,或adhigama)简称佛教术语,为证量之一种,指依照佛法,悟入涅槃,并证得果位成就。称为证悟梵语abhisaṃbuddha-bodhi,义为证得菩提)者,是指证得最高果位。

证悟开悟的区别在于开悟不一定证果,证悟是开悟并证果。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行者而言,是亲证四向四果辟支佛果。对于大乘佛教行者来说,是亲证了悟众生本有的常住真心,并得佛果梵语abhisaṃbuddha,多指成正觉佛果)。

概述

证悟梵语abhisaṃbuddha-bodhi),又译为证菩提悟道,指的就是成就解脱生死(这是修行的最高目的)的涅槃果位[1]。因为佛教认为对于同样能够解脱生死、但在相关内容(例如在其他能力)上有所差异的不同修行目标而言,相应有着不同性质的果位。在大乘(指菩萨乘方面而言,因为以成佛为修行目标,意义上较宏大)和二乘(声闻乘缘觉乘)方面有不同的认知。声闻乘修行者是为了证悟阿罗汉果,故其证得阿罗汉时即为“证悟”;而缘觉乘修行者在无佛法之世所证悟的是辟支佛果而为辟支佛;菩萨乘修行者则以证悟佛果而成佛为目标,一旦在未来得到果位,对其而言即称为“证悟”。大乘佛教的教义主要是以成佛为修行目标,所以对大乘修行者自身而言,认为其成佛之时才是其证悟得道之时。在佛教教义中,佛教徒选择发心修佛或发心修阿罗汉,将是不同的修行方向。不过大乘佛教对于全体佛教界中其他以修阿罗汉果为目标的修行人若是成功证得阿罗汉,观念上也会认为对方证(阿罗汉)果。换言之,依照不同修行者替自己设定的不同修行目标,于其修行目标达标时,即称为其证悟之时。

三乘菩提的证悟

在《解深密经》里,佛曰:“诸声闻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诸独觉乘种性有情。诸如来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说得无上安隐涅槃。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2] 佛在《妙法莲华经》中也云: “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3]

佛一再的说明唯一佛乘,三乘都是从中而生,故实无分别。但还有“缘觉”种性、“声闻”种性之施设,是因为缘觉种性以及声闻种性之行者为了畏惧生死的轮回、畏惧因为爱着这世间种种欲乐而在生死大海里流转不息,甚或悲心薄弱,对于护念众生、救护众生脱离生死苦海无大欣乐;所以这些行者的修行目的是证得蕴处界虚妄不实、是苦、是空、是无常、是无我,断我见我执舍报后入无余涅槃,再也不在三界中轮回;这二乘行者不以证悟生命本源实相心为标的。[4] [5]而只有证悟生命本源实相心者,才能成办究竟佛果。

由此可知大乘所证悟,不共二乘(“不共”义为与他者不共有、独有他无),但大乘行者却了知二乘修证的内涵。然而大乘行者为了悲故,继续乘愿入轮回救度众生,在成佛之道上修诸种种功德[6]

声闻乘所修证

声闻乘主修解脱道,乃是要解脱于三界之烦恼与系缚,即是修除对三界法之贪著[7],即为断除我见及我执;而要修除烦恼,即要先“见道”——得法眼净[8],现观五阴、十八界法乃无常、虚妄法,无有一真实不坏、常住之我,是为断我见[9] [10],即是声闻乘之证悟,以证悟阿罗汉果为最终目标,其跟佛果与辟支佛果的觉悟性质相比,阿罗汉果的证悟为一般的觉悟(巴利语:Bodhi)。

声闻乘行者主要借由听闻佛陀之开示与教导:五阴十八界虚妄,再修四圣谛四念住八正道等,而觉悟到一切有情众生之无我性,现观蕴处界之空相,皆是无常、苦、空、无我,进而断除我见及我执,从初果至四果所断之烦恼如下:

初果须陀洹所断为三缚结,即我见、疑见、戒禁取见。

二果斯陀含所断为减少欲界贪,使贪、瞋、痴淡薄,亦名为薄贪瞋痴。

三果阿那含所断为五下分结,即我见、戒禁取见、疑见、欲界贪、瞋恚。

四果阿罗汉所断为五上分结,即无明、掉举、慢、色界贪、无色界贪。[11]

由是而证声闻初果乃至四果,证慧解脱或俱解脱之有余涅槃,舍报时入无余涅槃,因而解脱三界分段生死,是为声闻菩提之所修证[12][13]。而声闻菩提修证之关键,主要在于断除我见,然断我见之关键,即是现观五阴、十八界之虚妄不实,并相信佛语,将五阴、十八界灭除后进入涅槃境界。涅槃境界并非是断灭、空无一物的状态,涅槃境界中仍有本际独存,而该本际真实寂静;若不承认本际的存有,将使涅槃成为虚妄,而落入断见、断灭空,而非处于不断不常的中道之中[14]

若断我见,即能断三缚结,成证声闻初果须陀洹,钝根者最迟能于七次人天往返后取证涅槃,成就声闻极果[15]

缘觉乘所修证

缘觉乘修行成功时所证悟的是辟支佛果,辟支佛果的觉悟性质是(因为无师自通)独自证悟的觉悟(巴利语:Sam-bodhi)。缘觉乘的修证是依三世、十二因缘的观行而成就因缘觉 ,因缘觉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声闻弟子听闻如来开示因缘法 ,弟子闻法如理思维观察而证成缘觉果 [16] ,一是如来弟子听闻如来开示因缘法 ,乐求缘觉法发起缘觉菩提心 ,在佛座下不证圣果,于无佛之世自觉自证得缘觉极果成为辟支佛 ,一般人多以辟支佛的独自证悟代表缘觉乘 ,然而佛世阿罗汉大多已证得因缘觉了 。[17]

一切辟支佛都是过去诸佛的弟子 [18] [19] [20] [21] ,诸佛的声闻弟子有四种解脱果,初果(七来)、二果(一来)、三果(不来)、四果,其中初果和二果人在佛示现涅槃以后,佛的正法灭尽了,这些佛弟子的天身寿命尽时,就从欲界天回到人间受生,由于过去修道的功德力,将令他们证悟因缘法。

这些过去佛的弟子,由于过去修道证果的功德力故 ,即使人间没有如来示现,也一定会有因缘修行 ,由于曾经随过去佛熏习四圣谛十二因缘法的缘故,这些辟支佛种性的佛弟子,于种种因缘出家、学道、修清净梵行,由于人间苦乐参半,八苦容易相应,常常軆会这个五阴的无常、苦、不可依怙的本质。

也由于过去修道功德力故,于是他们会如理观察一切老、病、死…种种苦,都是因为有‘生’这个法的缘故,我的色身出生了,所以我才会面临老、病、死等苦;那‘生’这个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一切‘出生’的法,都是因为有‘有’这个法,因为我的母亲怀有我的胎身,所以我的胎身成熟时就一定会生下来。

那‘有’这个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一切‘有胎’的法,都是因为有‘取’这个法,因为我取了母亲胎中的种子,才会成就我在母亲怀中的胎身。

那‘取’这个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一切‘取胎’的法,都是因为有‘爱’这个法,因为我对欲的贪爱,以至于我的父母正在和合时,我贪爱这个境界,于是才会因无知贪爱而取了母亲体内的精血种子。

那‘爱’这个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此‘贪爱’的法 ,都是因为有‘受’这个法,因为在这欲爱之法中我有觉受,而我贪此觉受韵味故有爱。

那‘受’这个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一切‘觉受’的法,都是因为有‘触’这个法,在这欲爱之法中因为我有所触,乃至因‘接触’而出生觉受与贪爱。

那‘触’这个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此‘接触’的法 ,都是因为有‘六入’法,因为我的身根能接触触尘,乃至我的眼根能接触我父母和合境界的色尘故,所以因触生受生爱故取。

那‘六入’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此‘六入’的法,都是因为有‘名色’的缘故,因为我具足名身与色身的缘故,所以具足内六入,有了内六入接触外六入,于是有六入触、六入受、六入爱等,此皆因为有名色的缘故。

那‘名色’法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会如理观察此‘名色’法,都是因为有‘识’出生名色 [22] [23] ,有‘识’执持名色,名色出生后具足六入、六触、六受、六爱而分别造作贪求此欲爱之法,乃取于胎身,寄身我母胎中,出生乃至今日受诸苦处,正观察皆因有此‘识’也。

那此‘识’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他如理思维观察此‘入胎识’已,发现出生之法到此‘识’为止!如果此‘识’有所出生,即落入‘断灭论’ [24] ,落入‘断灭论’中因果关系即不能成立,先前的推求即不能成立 ,所以‘识’并非有生之法,至此已竟无法再超越此‘识’了 ![25]

于是他再如理思维观察,由于见到我的父母和合,起‘无明’颠倒想,贪爱渴求这个境界,于是身口意‘行’参与造作,在无明中而取母亲胎中精血种子而不自知,而由于此‘识’的执持,我的名色在母胎中增长,然后出生、具足六入、触、受、爱、取、有、生,乃至于又有我再一世之名色身受老、病、死等苦,依此识故而名色转;依此名色故而识转 [26] ,三世轮转无有休息!

缘觉行者将继续思惟:如何才能中止这样的轮转而解脱呢?他再如理思维观察,如果我没有‘无明’,不贪爱、渴求‘欲事’,在见到我父母和合的境界下不起颠倒想,由于我不起颠倒想故,我的身口意行将不再参与此和合境界之‘欲事’,因此‘识’就没有因缘出生我现在的名色 [27] ,乃至六入、触、受、爱、取、有、生,也不会再出生我以后的名身色身受老、病、死等苦,此法皆无 [28] 者我即解脱不受后有也!

他如此顺、逆推求,反复观察,如理思维,因此他决定精进,修不放逸行,乃至自知不受后有,证得因缘觉的极果‘辟支佛’果,由于此人在无佛世时独自觉悟,自知自证此三世、十二因缘,因此又称为独觉。

大乘所证悟

大乘(菩萨乘)修行成功时所证悟的是佛果,佛果的觉悟性质是(因为掌握了辟支佛与阿罗汉不及的知智的)全面且(因为无师自通的)独自证悟的觉悟(巴利语:Samma-sam-bodhi)。目标为成佛的菩萨乘,其修行乃为解脱轮回生死,而生死之本源却由于不明众生本有之常住真心,因而舍却本不生灭、本来常住之真心,舍却其本性清净之真体,贪取有生有灭之妄心,因而生诸妄想,对境不如理作意[29],认妄为真、舍本逐末,而流转生死,此皆肇因于对常住真心与其性净明体之不知,故明此真实心乃为修行之首要。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30]。所以大乘修行者的证悟,便是实际亲证悟明“超过一切寻思境相”、“不可言说”、“不堕杂染”、“离一异性相”的胜义谛真如心、又名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如来藏也。[31] [32] [33]

印度诸宗教

参考条目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