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鳃足纲的一目节肢动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背甲目(学名:Notostraca),其下仅有鲎虫科(学名:Triopsidae)一科,俗称“恐龙虾”、“蝌蚪虾”[1]或“盾虾”[2],其下鲎虫属(Triops)和鳞尾虫属(Lepidurus)两属。本科在形态演化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自三叠纪以来在外形上都没有发生过显著的变化。鲎虫有着宽阔、平坦的背甲,甲下埋藏着鲎虫的头部,头上有一对复眼。鲎虫的腹部很长,呈节状,生有多对扁平足。尾节的两侧是一对细长的尾叉。群间的表型可塑性及繁殖模式的变异性导致种间辨识困难。鲎虫性杂食,生活在暂时性水池和浅塘的底部。
背甲目体长约2~10公分,身体前侧生有宽大的背甲,后侧为修长的腹部[1],外观类似蝌蚪,因而得名“蝌蚪虾”[1],背甲上下扁平,表面光滑,不具吻突;头部背侧生有两个复眼,不具眼柄[1];生有两对退化的触角,有些物种触角消失[2];生有一对不分节不具副肢的大颚[2]。
躯干由无数“体环(body rings)”组成,体环类似体节,但其分节较不明显[1],第一到第七体环为胸部,每环生有一对足,第七体环生有生殖孔[1],雌性生殖孔特化成“育幼囊(brood pouch)”[3],第一对或前两对足形态与其他足相异,其功能可能是感知外界[3]。
其他部位为腹部,体环数量因个体、物种而异[1],每一体环上的足对数多变,最高可达一节六对足[4],越靠近末端的足越小[3],最后一节没有足[1]。
腹部末端生有尾节还有一对细长的尾毛,尾毛具有多个关节[5],尾节的形态因属而异,鳞尾虫属(Lepidurus)的尾毛之间生有一个圆形的凸出物,鲎虫属(Triops)则无[1]。
背甲目繁殖方式多变,同个物种甚至会拥有不同繁殖方式,有些行有性生殖,有些行孤雌生殖,有些则两者兼具[1],因此雄性个体的数量因情况而异[3],在行孤雌生殖的群落中,雄性不具阴茎,它们从一个构造简单的孔排出精子,雌性将卵排出体外并携带在杯状的育幼袋中[3],过段时间后产下[4],幼体不行变态[2]。
背甲目为杂食性,取食鱼及仙女虾等小型动物[1],全球广布,栖息在淡水、半咸水、咸水域中,如湖、泥炭沼、高沼地中[2]。在加州,三眼恐龙虾(Triops longicaudatus)被当成害虫,因为它们会搅动稻田的底层物质,让种子照不到阳光[6]。
背甲目化石纪录横跨的时间尺度大,且分布广泛,最早可追溯至石炭纪[7],2亿5千万年来形态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被称作活化石[8]。
哈萨克鲎虫目(Kazacharthra)年代介于三叠纪至侏罗纪之间,分布于哈萨克和中国西方[9],其亲缘关系极为接近背甲目,甚至有可能是背甲目之下的成员[10]。
背甲目最重要的自衍征是:所有的成员底栖于含沉积物的封闭水域,取食底层的小颗粒,猎食小型动物,而不是栖息于开放水域,以滤食为生[4]。很多相关的形态变化围绕着该特征产生,例如相较于背甲目的近缘种,它们的体型较大;虽然能将背甲目物种分为两瓣的痕迹还保留着,但是闭合肌(Adductor muscle)早已完全消失[4],因此背甲目不具闭合甲壳的能力;相较于其他鳃足纲物种愈合成一个的复眼,背甲目两个分开的复眼是祖征[4]。
背甲目下辖单科鲎虫科(Triopsidae)两属鲎虫属(Triops)和鳞尾虫属(Lepidurus)[8]。
表型可塑性导致背甲目物种分辨困难[8],很多物种是根据形态差异而发表的,1950年代,物种数已达70种[8]。背甲目两次重要的重整分别是1952年由 Linder[11]和1955年由 Longhurst[12],他们把大部分的物种都同物异名了,最后只剩下2属11种,这种分类方式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内被广为接受,甚至被奉为圭臬[8]。近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这11个物种中包含了大量生殖隔离的族群[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