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国学大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汤用彤(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字锡予,男,湖北黄梅人,生于甘肃渭源,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汤用彤父亲汤霖,字雨三,为光绪十六年庚寅恩科进士,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戊戌变法的前一年署甘肃渭源。任上颇有政绩。次年卸任,先后在兰州、北京设馆教授。
汤用彤于1893年8月4日(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生于甘肃渭源,随父在任上束发修学,启蒙于父亲任教的学馆,接受了严格系统的传统教育。1908年就学于顺天高等学堂[1],接受新式教育。1912年入清华学校,1916年清华学校毕业。在清华攻读五年,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基本训练,并濡染了美国耶鲁大学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校风。清华时期,汤用彤与同学吴宓、柳诒徵志趣相投,结为契友。毕业后留校任国文教师,兼任《清华周刊》总编。
1917年,汤用彤赴美留学,在哈姆莱大学(Hamline University)学习社会学与政治学[1],后转入哈佛大学并获得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期间,由于才学出众,与陈寅恪、吴宓并称哈佛三杰。1922年,正值新旧文化、中西文化、问题与主义、科学与玄学之争诸多学术争论深化之时,他应梅光迪、吴宓之邀,执教于国立东南大学,1925年任系主任。这时他也多与《学衡》、《内学》、《史学杂志》等杂志供稿。1926年因东大学潮,转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在南开大学开设了包括佛学史、宗教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纲要、逻辑、西洋哲学史、现今哲学、实用主义等课程,并担任《南开大学周刊》顾问。
1927年,返回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系,任教授、系主任。1930年,蒋梦麟接任北大校长后,次年夏,邀请汤至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自1935年任系主任;1937年,抗战爆发,10月,汤用彤与钱穆、贺麟一行三人南下天津,数日后乘船直抵香港。在香港小住近旬,转程北上广州,又数日抵达长沙。1938年春,汤用彤按照联大安排由桂林穿过镇南关而至越南河内,并由河内转赴昆明。文学院最初设在蒙自,后办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开学后任哲学心理教育系主任,兼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39年,暑假将至,其时昆明屡遭空袭,汤用彤利用假期赴沪接从北平南下的眷属至昆明,钱穆也于此时赴香港交《国史大纲》与商务印书馆付印,再转上海归苏州探母。二人又得同行。他们绕道河内,乘海轮抵达香港,继而北上抵沪。汤用彤又伴钱穆至苏州省亲。因钱决意在苏州奉养老母,两日后,汤只身返沪,并携眷南下昆明。1945年,代理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院长。1946年,暑假,北大由昆明正式迁返北平,汤用彤亦随校复员并开始任北大文学院院长之职。1947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平办事处主任。夏,他应美国加州贝克莱大学陈世骧教授之邀,专程赴加州讲授《魏晋南北朝思想史》、《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等。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汤氏被委任为北大校务委员会主席,直至1951年9月。10月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2]。
1948年12月,蒋中正下令派飞机到北平抢救学人,汤用彤在抢救名单上,但是他没有选择搭机南下;胡适离开后曾写信劝其南下,并派人送来两张机票,汤用彤依然不为所动[3]。1954年,中国史学会公布第一届理事会名单,郭沫若担任主席,吴玉章、范文澜担任副主席,他担任理事[4][5][6]同年,汤患脑溢血。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汤用彤的儿子汤一介表示:其父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在1949年以前取得的,之后就没有写出过像样的学术著作,只偶尔写一些考证的小文章,更多的时间是在看书,查资料,写读书札记[7]。 1964年汤氏脑血管病再发,5月1日,去世。
汤用彤对中国佛教史的梳理,对魏晋玄学的开掘为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的确立打通了难关,受到国内外汉学,佛学研究学者的普遍推崇,其代表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魏晋玄学论稿》至今仍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书中许多论点被视为不刊之论。汤用彤自谓“幼承庭训,早览乙部(乙部指四部分类法中的史部,即早读史书之意)”,其对佛教文化的钟爱与故乡浓厚的宗教气息或不无关联。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