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永川龙(属名:Yangchuanosaurus)又名扬川龙、扬州龙,是一属中棘龙科的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侏罗纪中期至晚期(巴通阶至牛津阶,约1亿6000万年前),分布范围相当于现代的中国,取自发现地重庆市永川区,化石发现于四川省的上沙溪庙组地层,是当时该地已知的最大型的掠食动物,外表与体型类似同时代北美洲近缘的异特龙。同地区共栖的恐龙还有蜥脚类的马门溪龙与峨嵋龙,以及剑龙类的嘉陵龙、沱江龙、重庆龙。虽然属下曾有许多物种被命名,但现在仅剩下两个是有效种:上游永川龙(Y. shangyouensis)和自贡永川龙(Y. zigongensis )。
永川龙属 | |
---|---|
自贡永川龙的骨架模型,位于德拉瓦自然史博物馆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兽脚亚目 Theropoda |
科: | †中棘龙科 Metriacanthosauridae |
属: | †永川龙属 Yangchuanosaurus 董枝明等人,1978 |
模式种 | |
†上游永川龙 Yangchuanosaurus shangyouensis 董枝明等人,1978
| |
种 | |
| |
异名 | |
上游永川龙:
自贡永川龙:
|
1977年,中国四川省永川县(现重庆市永川区)进行上游水坝施工时,挖出一个几乎完整的身体骨骼与头骨(编号CV 00215),随后又挖出更多的化石。这里属于沙溪庙组地层,地质年代为侏罗纪晚期牛津阶,约1亿6120万到1亿5730万年前。隔年由董枝明、张奕宏、李宣民、周世武正式将这个标本描述、命名为模式种上游永川龙(Yangchuanosaurus shangyouensis)。[1]1983年,董等人将同一地点发现的另一具完整身体骨骼和头骨(编号CV 00216)命名为第二个种巨型永川龙(Y. magnus)。[2]
董枝明最初命名这两个种时,是根据体型大小而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上游种的眶前窝内只有一个孔,而巨型种的则还有一个额外的孔。在Carrano、Benson和Sampson(2012)的一份坚尾龙类系统发生学研究中,提出这两个种其实都为同种,彼此间的差异可能来自于个体发生学上的变异。至于两种颈椎上的形态差异,可能是来自于颈柱的不同位置。两种的正模标本非常类似,在Carrano等人研究中的数据也标示为相同。[3]葛瑞格利·保罗(1988)曾提出永川龙与中棘龙是相同属,但此理论并未被其他学者所支持。[4]
Carrano等人(2012)将第三个标本CV 00214(一个缺乏头骨的部分颅后骨骼)编入上游永川龙,发现于自贡市附近的伍家坝,属于上沙溪庙组下部层位。CV 00214最初在董等人(1978)的物种名单中,被建立为四川龙的新种:盐都四川龙(Szechuanosaurus yandonensis),由于当时没有进一步的描述或描绘,而成为无资格名称。之后,董等人(1983)将其描述,并改编入四川龙的模式种:甘氏四川龙(S. campi),但这也是个依据4颗牙齿所建立的疑名。Daniel Chure(2001)重新检视了CV 00214,表示应该建立为新物种,当时非正式命名为董氏四川龙("S. dongi"),而自贡四川龙(S. zigongensis)也应该编入其中。Carrano等人(2012)表示,CV 00214和自贡四川龙都无法被归类为四川龙,因为甘氏四川龙的牙齿缺乏任何可鉴定特征,且CV 00214也没有牙齿保存下来。CV 00214和自贡四川龙彼此没有共同的自衍征,加上后者来自于不同年代的下沙溪庙组地层,因此两者也不该是相同种。根据系统发育分析,CV 00214与上游永川龙关系最密切,足以将前者编入后者;此外他们还发现自贡四川龙与上游永川龙近缘,于是将该种改归类成永川龙的第二个有效种自贡永川龙(Y. zigongensis)。[3]
自贡永川龙目前有四件标本:ZDM 9011(正模标本,一个部分颅后骨骼);ZDM 9012(一个左上颌骨);ZDM 9013(两颗牙齿);ZDM 9014(一个右后肢)。最初由高(1993)所叙述,全都采集于四川自贡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属于侏罗纪中期的下沙溪庙组。[5]
ZDM 0024标本于1985年发现于同一地层,是个身长8.84米、带有头骨的骨骼,由高(1992)命名为和平永川龙(Y. hepingensis),[6]但1994年菲力·柯里和赵喜进认为这可能是董氏中华盗龙的近亲,而改名为和平中华盗龙(Sinraptor hepingensis)。[7]
永川龙是种大型、二足的肉食性恐龙,有着较短的手臂、粗壮的后腿、短而结实的颈部、大头部、带有强力的下颌、以及大颗呈锯齿状的牙齿。尾部长而巨大,约占身体一半长度。鼻部有骨质瘤状物,类似角鼻龙。其身体结构似乎比异特龙科还要原始,而较类似中华盗龙。
上游永川龙的正模标本(CV 00215)头骨长82公分,身体全长估计约8米。[1]曾编为巨型永川龙的标本(CV 00216)体型较大,头骨长达111公分,身长可能超过10.8米,体重约3.4吨。[2]保罗(1988)认为它们是同一物种,给出了估计值身长11米及体重3吨。[4]
Carrano等人(2012)的系统发生学分析发现永川龙是最基础的中棘龙科恐龙,也是科内唯一不属于中棘龙亚科的属。[3]
俄里翁龙类 Orionides |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