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宾-弗莱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施瓦宾-弗莱曼(德语:Schwabing-Freimann)是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的市辖第12区。它由原城市施瓦宾的东部地区、原市镇弗莱曼和其东侧部分以及在并入慕尼黑前曾属市镇加兴的弗略特马宁所共同组成。该市辖区也是慕尼黑在1992年进行区划改革的结果,其内部的社会结构及市容特征存在有巨大差异。约在1900年建立的施瓦宾西侧部分则构成了另一市辖区施瓦宾西。
施瓦宾-弗莱曼位于慕尼黑北部的伊萨尔河左岸。其南端是以凯旋门为界,这大致是过去慕尼黑和施瓦宾两座城市之间的边界;区的北端为如今的的慕尼黑地界,东端则通过伊萨尔河相隔。西端边界是从南部开始,沿腓特烈街、维多利亚街、席梅恩街和伊索德街伸展,然后在哈特畔和弗莱曼之间主要沿列奥波德街和因戈尔施塔特街伸展。
与施瓦宾-弗莱曼相邻的分别是西部的市辖区米贝茨霍芬-哈特畔和施瓦宾西,南部的市辖区马克斯近郊和老城-莱赫尔,东部伊萨尔河对岸的市辖区博根豪森、市镇温特弗灵和伊斯马宁,以及北部的城市加兴和市镇上施莱斯海姆。
施瓦宾早在公元782年便首次以“Suuapinga”的名义在文献中被提及。这一名称来源于“Swapo”,意指“施瓦本人的一个定居点”。施瓦宾村庄于1886年升格为城市,然后于1890年被并入慕尼黑。至1909年,原施瓦宾市区西部的新建区域从施瓦宾市辖区中剔除出来,并组成为独立的市辖区施瓦宾西。在1890年左右形成的法伊利奇广场,即今慕尼黑自由广场——作为北部终端的一个新城市规划中心连同的信义宗救主堂,迅速发展成为施瓦宾充满活力的中心。至1940年,施瓦宾那些归入市辖区的部分已获得了如今的形态。自2000年起,就如何创建新的居民社区(例如位于弗莱曼边界旁工业用地上的施瓦宾公园城),当局在对高度工业化的弗莱曼改变土地用途之前开始征求公众意见。
弗莱曼是在948/957年首次以“ad Frienmannun”的名义在文献中被提及。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成为自由人”。而自由人(Freie Männer、Freimänner或Barschalken)则特指拥有当时人身自由和土地,但需要赋税的个人。老的地方中心位于海因里希·格罗赫街11号的旧乡村教堂圣尼古拉堂,其早前的主保圣人为童贞玛加利大。
1818年,弗莱曼携同辖区库图尔海姆(Kulturheim)和拉彭(Lappen)成为独立的市镇。腓特烈·克虏伯股份公司于1916年在弗莱曼设立了巴伐利亚军械厂(Bayerischen Geschützwerke),该工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被清算。德意志国铁路也瞄准这块土地在1927年至1931年间建造了国家铁路弗莱曼中修车间,并同时在这附近兴建了一个大型定居点。其它的工厂企业也相继入驻弗莱曼。
1931年10月1日,弗莱曼被并入州府慕尼黑。帝国小型定居点于1932年在弗赖辛州县公路和施莱斯海姆运河间的库图尔海姆街开始兴建,并于1933年7月31日落成。在老地方中心西侧的利林塔尔街,则设有由美国建筑师赫尔穆特·雅恩所设计的慕尼黑MOC活动中心,这是慕尼黑展览公司的运营场所。
如今属于市辖区施瓦宾-弗莱曼管辖的还有村庄弗吕马宁,它原本是市镇加兴的组成部分。村庄本身仅有圣十字教堂得到保留,其田庄在建设慕尼黑北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及弗吕马宁山堆填场的过程中被拆除。此外,慕尼黑地铁6号线设有弗吕马宁站。
弗吕马宁地区设有安联球场和慕尼黑伊斯兰中心,那里唯一的住宅区是奥恩定居点。
市辖区内的社会结构是不均衡的:任凭弗莱曼独自将非常大面积的工业用地改作他用后并使得施瓦宾拥有高得多的人口密度,区内的社会结构仍是由整个施瓦宾占主导地位。区内的文化水平以及大学以上学历的比例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有四分之三的职位均为白领、公务员和自雇人士。尽管施瓦宾显然是定位为中产阶层地区,但弗莱曼则主要是以工薪阶层和工资等级更低的雇员为代表。
市辖区内有58%的住户为单身家庭,其中的大多数也因为人口密度而处于施瓦宾。15%的住户居住有儿童,这往往可以在弗莱曼发现更多,因为这里除了单户住宅外还存在有大型居住区。带儿童家庭的比例尤其是通过像是在弗莱曼荒原内海德曼街的大型居住区来获得提高。市辖区27%的住户为无子女的多人家庭,这在施瓦宾和弗莱曼的分布相对均匀。在市辖区内的人口年龄比例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20-30岁和50-60岁,这方面在施瓦宾和弗莱曼之间也不存在明显差异。外国人的比例约为27%,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7]。
区内在工业和商业领域的结构形态也是不均匀的。弗莱曼在传统上拥有更多的制造业,而施瓦宾的就业结构则是明确以服务业为主。经过加工行业的一波持续裁员后,加工业和制造业现在只占区内就业岗位的五分之一。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弗莱曼,即欧洲工业园以及弗莱曼霍茨尔和弗略特马宁荒原境内的工业区。如今,弗莱曼也正竭力将就业结构向服务行业转变。大多数新建的行政及写字楼复合体使得就业人数已有显著增加。然而,服务行业的重点仍然是在施瓦宾。这里主要设有银行、保险公司、行政机关及出版社。
三条主干道从南-北方向连接施瓦宾及弗莱曼两个市分区:其一为慕尼黑-纽伦堡的德国9号高速公路,其起点设于申肯多夫街,并在弗莱曼及弗略特马宁设有出入口;然后是列奥波德街/因戈尔施塔特街以及随后的翁格雷尔街。它们的北延部分首先是斯图里街然后是弗赖辛州县公路。中环公路北侧则组成了13号和11号联邦公路的列奥波德街及翁格雷尔街路段。在施瓦宾最重要的东-西方向主干道分别是迪特林登街-波茨坦街-莱茵街(继续通往施瓦宾西)、中环公路(伊萨尔环路-申肯多夫街-佩图埃尔环路,继续通往施瓦宾西和米贝茨霍芬)以及多马克街(继续通往米贝茨霍芬)。在弗莱曼最重要的东-西方向主干道则是法兰克福环路和海德曼街,它们均通往市辖区米贝茨霍芬-哈特畔。
在公共交通中效率最大的是慕尼黑地铁6号线,它在老荒原站之后是以地面运行通往加兴高桥站。在地铁枢纽慕尼黑自由广场站可将地铁6号线分岔为通往奥林匹克中心的3号线,并有多条从这里发往西部和北部以及经由英国花园通往博根豪森的巴士线路。23路有轨电车自2009年12月起会开往施瓦宾公园城和法兰克福环路。在施瓦宾和弗莱曼的各自区域还有其他巴士线路,但对于地铁6号线以西的服务,人们还是可以主要通过迪特林登大街站、老荒原站、学生城站和松园站等地铁站进行换乘。
市辖区施瓦宾-弗莱曼是大量公共机构的所在地,它们并不仅集中在施瓦宾。在施瓦宾主要设有教育机构以及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研究院的同时,弗莱曼和弗略特马宁则主要汇集了体育场馆、休憩空间和媒体设施。因此有上述的安联球场位于弗略特马宁,巴伐利亚电视台演播中心位于库图尔海姆以及慕尼黑展会的指挥中心(MOC)位于弗莱曼。一些业务量大的行业处理设施也主要集中在弗莱曼并从中受益,例如慕尼黑-北高速公路养路段以及在弗略特马宁的慕尼黑地铁技术基地。然而弗莱曼也会设有科研机构,例如在弗莱曼大学城以北、位于弗略特环路旁的马克斯·普朗克物理学研究所;或是行政机构,例如新赫贝格伍雷德亲王军营内的德国联邦国防军第五防区司令部。此外还有驻扎在巴伐利亚营的德军部队。奥恩定居点内则有慕尼黑伊斯兰中心兴建的弗莱曼清真寺,于1973年落成。
(截至每年12月31日)
年份 | 人口 | 外国人(比例) | 面积 (km²) |
人口密度 (每km²) |
来源及其它数据[8] |
---|---|---|---|---|---|
2000 | 57,631 | 12,659 (22.0 %) | 25.6644 | 2,246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01 | 59,392 | 13,537 (22.8 %) | 25.6644 | 2,314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02 | 60,060 | 13,840 (23.0 %) | 25.6644 | 2,340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03 | 60,215 | 14,241 (23.7 %) | 25.6651 | 2,346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04 | 59,602 | 13,996 (23.5 %) | 25.6669 | 2,322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05 | 59,766 | 14,068 (23.5 %) | 25.6661 | 2,329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06 | 62,430 | 14,288 (22.9 %) | 25.6661 | 2,432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07 | 63,832 | 14,542 (22.8 %) | 25.6676 | 2,487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08 | 64,350 | 14,581 (22.7 %) | 25.6698 | 2,507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09 | 63,720 | 14,013 (22.0 %) | 25.6701 | 2,482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10 | 65,158 | 14,672 (22.5 %) | 25.6701 | 2,538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11 | 66,706 | 15,521 (23.3 %) | 25.6701 | 2,599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12 | 68,530 | 16,605 (24.2 %) | 25.6701 | 2,670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1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13 | 69,676 | 17,687 (25.4 %) | 25.6722 | 2,714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1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2014 | 71,802 | 19,608 (27.3 %) | 25.6722 | 2,797 | 慕尼黑统计年鉴201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DF) |
施瓦宾-弗莱曼上一次的区议会选举是在2014年3月16日。其议席分配如下:社民党11席、基社盟10席、绿党6席、自选协2席以及自民党2席[9]。在施瓦宾-弗莱曼共52159名符合投票资格的居民中,有21106人行使了自己的表决权,选民投票率约为40.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