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梵语महा-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 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大乘佛教经典,为宣说“诸法空相”之义的般若类经典汇编,并广述菩萨道[2],由唐朝玄奘法师译出,共600卷。其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为般若经的基本思想,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其他各会是在以后几个世纪中成书的[3]

《大般若经·第六分法性品》(卷六)

般若波罗蜜多”,意译为“智慧到彼岸”。此经主旨在阐明世、出世间的一切法,皆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的一切法,但唯假名,依缘起相待而有,而自性毕竟空。

传译

一般认为《般若经》在印度贵霜王朝时在南印度广为流行[4]梵文本多数仍存。后来在北印度开始普及,经于阗传入中国。

最初流传在中国的,是由东汉支娄迦谶译出的《道行般若经》十卷(又称“八千颂般若经”),后来三国时期曹魏僧人朱士行在甘露五年(260年)到于阗求得《放光般若波罗蜜多经》梵文原本(又称“两万五千颂般若经”),由无罗叉竺叔兰共同翻译。

这两种般若经有多种异译本,最著名的是由后秦译师鸠摩罗什弘始六年(404年)译出的《大品般若经》(两万五千颂本)和弘始十年(408年)的《小品般若经》(八千颂本),这两部经又题作《摩诃般若波罗蜜经[5][6]。其他的般若经也陆续从印度传译至中国,如《文殊般若经》、《般若心经》、《金刚般若经》、密教的《般若理趣经》等等。

大智度论》说般若经有上中下三品,为十万般若以及大品、小品般若[7]。至菩提流支时,依《金刚仙论》所传,有八部般若,分别是十万偈(大般若经初会)、二万五千偈(大品般若经)、一万八千偈(大般若经第三会)、八千偈(小品般若经)、四千偈(大般若经第五会)、二千五百偈(胜天王般若经)、六百偈(文殊般若经)、三百偈(金刚经)[8]

唐朝玄奘显庆五年(660年)至龙朔三年(663年)所译出的《大般若经》共计六百卷,分成九部、十六会,除了重译上面所提到过的《小品》和《大品》外,还包括了佛陀王舍城鹫峰山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王宫和王舍城竹林精舍等四处讲法时的全部般若经[2]

之后宋朝施护天息灾等人除了再译《心经》、《小品经》、《理趣经》外,又新译出了诸多教授陀罗尼的般若经,以及具纲要性质的般若经[9]

内容

大般若经分为九部十六会二百七十五分,梵本共计二十万,其中《初会》字数约355万字,分量占比最广,《第八会》《第十会》《第十三会》《第十四会》都不及1万字[9][10]

《大般若经》的十六会,可以分为三大类。[11][12]

前五会是第一类:前三会内容与古说的《大品》相同。四会与五会,是古说的《小品》。第一类内容都有共同的部分,是同一原本的分化。近代学者研究认为,应该是先有四、五会的《小品》,而后扩展为前三会的《大品》。

中五会为第二类:这是彼此不同的五部经,从《天王般若经》至《理趣般若经》。

后六会为第三类:这是从般若法门的立场,分别阐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种波罗蜜

More information 九部般若, 四处 ...
九部般若 四处 大般若经》中卷数 梵本颂数 备注
上品般若 鹫峰山 初会79品(1~400卷) 132600颂 十万颂般若
中品般若 第二会85品(401~478卷) 25000颂 二万五千颂般若/大品般若经
第三会31品(479~537卷) 18000颂 一万八千颂般若/略同于大品般若
下品般若 第四会29品(538~555卷) 8000颂 八千颂般若/小品般若经
第五会24品(556~565卷) 4000颂 四千颂般若[13]/略同于小品般若
天王般若 第六会17品(566~573卷) 2500颂 胜天王般若经
文殊般若 给孤独园 第七会(574~575卷 曼殊室利分) 800颂 七百颂般若/文殊说般若经
那伽室利般若 第八会(576卷 那伽室利分) 400颂 濡首菩萨经
金刚般若 第九会(577卷 能断金刚分) 300颂 三百颂般若/金刚经
理趣般若 他化自在天 第十会(578卷 般若理趣分) 300颂 理趣百五十颂/理趣般若经
六分般若 给孤独园 第十一会(579卷~583卷 布施波罗蜜多分) 2000颂 五波罗蜜多经[14]
第十二会(584卷~588卷 净戒波罗蜜多分) 2000颂
第十三会(589卷 安忍波罗蜜多分) 400颂
第十四会(590卷 精进波罗蜜多分) 400颂
鹫峰山 第十五会(591~592卷 静虑波罗蜜多分) 800颂
竹林精舍 第十六会(593~600卷 般若波罗蜜多分) 2500颂 善勇猛般若经日语善勇猛般若経
Close
Thumb
敦煌莫高窟大品般若经》卷

影响

中观派创始人龙树曾注疏解释《大品般若经》,而成《大智度论》,来阐释该经所表达的性空实相的义理。藏传佛教传说《现观庄严论》是瑜伽行唯识学派鼻祖弥勒菩萨根据般若经的义理撰成,来阐释般若经的实践行证之道。陈那菩萨则根据本经第四会撰成《佛母般若波罗密多圆集要义论》,总数该经的主旨[3]

汉传佛教方面,三论宗的主要典籍《中论[15]、《百论》、《十二门论》皆继承般若经旨意。经过多位佛经翻译家的传写讲述后,般若学逐渐开始流行,《大品》、《小品》、《金刚般若》、《大智度论》、《中论》、《百论》等使般若学发展到一个高峰,使之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主要论题,并影响到隋唐有关宗派[16][3]

本经第九会“金刚能断分”的异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成为禅宗传心的法本;天台宗以《大品般若经》为观法,《大智度论》为指南[3]。在天台宗判教中,《般若经》虽三乘共学,但二乘取证,为熟苏味相。此般若中,不说三藏教,带通教、别教,正说圆教。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