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曲艺形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評話和弹词兩種曲艺形式的合称,流行于江南地區,以苏州话表演。
此條目應避免有陳列雜項、瑣碎資料的部分。 (2018年9月16日) |
评话的演出内容和表演风格比较粗犷豪放,所以又称“大书”,表演者以男艺人居多,一般只说不唱,类似中國北方的评书。演出内容大都是以中國古代历代兴亡的英雄史诗和侠义公案为题材,主要书目有《三国》、《水浒》、《英烈》、《隋唐》和《七侠五义》等。
弹词的题材比评话要小,表演风格也比评话纤细柔和,所以又称“小书”。一般为二人組合,一人弹奏三弦,另一人弹奏琵琶。也有單人演出或者三人组合,说唱相间。题材大多是家族兴衰和爱情故事,传统剧目有《珍珠塔》、《描金凤》、《玉蜻蜓》、《三笑》等。
評彈起源于苏州,流行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明代,苏州地区已经有说书活动,《吴县志》:“明清两朝盛行弹词、评话,二者绝然不同,而总名皆曰说书,发源于吴中。”
潘心伊《书坛话堕》一文中介绍,清朝乾隆皇帝到苏州时,曾把当地一位姓王的说书艺人召来,弹唱一段《游龙传》。此人叫王周士,他晚年创立了评弹历史上第一个行会「光裕公所」(后称「光裕社」)。光裕社成立后,评弹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出現「前四大名家」:陈遇乾、俞秀山、毛菖佩、陆世珍。同治、光绪年间,评弹(当时又称为苏州说书)亦傳到上海並得到相當重視,在苏沪地区出现了以马如飞、姚时章、赵湘洲、王石泉「后四大名家」为代表的一大批评弹艺术家,这是评弹艺术成熟的标志,并为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开始,评弹活动的中心从苏州转移到上海,江、浙、北京、天津、武汉等地。其後50年,評弹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優良节目推出。名家有张云亭、朱耀庭、谢少泉等;優良节目有《西厢记》、《文征明》、《杨乃武与小白菜》等。
1920年代开始無線廣播评弹節目。
1930年代,评弹在上海等地非常流行,许多弹词名家如张鉴庭、张鉴国兄弟、杨振雄、蒋月泉等都在上海演出。曲目也从传统的古典话本扩展到现代小说,如张恨水的啼笑姻缘等。
1950年代,上海市人民评弹工作团和苏州市人民评弹团等专业演出团体相继成立,这些团体集中当时评弹界的菁英,並编演大量優秀作品。
20世纪末,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几十个专业团体的几百位演员在进行演出,並有评弹的电视和广播節目。
评弹用的语言是苏州话,有单档、双档、三个档、小组唱、表演唱、大合唱等多种形式,其中以双档最为常见。
表演分为说、噱、弹、唱、演五个方面。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