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下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下灣(英語:Hoi Ha Wan、Jone's Cove)位於香港西貢半島北岸,地理上屬於西貢西郊野公園,行政區劃上屬於大埔區西貢北,是香港第二個海岸公園 - 海下灣海岸公園的所在地,面積達2.6平方公里,範圍以響螺角、銀洲、磨洲至灣仔棺材角的尖端連起為界。海下灣西南角有一稱為海下(英語:Hoi Ha)的村落,顧名思義,是一個近海的地方(「下」為接近的意思)。
海下灣是一個生態價值高的地區,有高度的生物多樣性,這是因為海下灣有一個天然屏障,阻擋海水雜質的湧入,使到海水比較潔淨,從而提高一個良好的海洋環境,是很多海洋有機生物的居所。在海中,大部分的珊瑚品種可以確定。以前海下灣是一處潛水熱點,可是現在需要申請許可。香港政府為了維持海下灣的生態系統,於1996年7月5日將其列為香港海岸公園之一[1],並且立例禁止任何影響生態系統的人為活動,例如釣魚、捕魚拖網、使用硝化甘油炸藥或氰化物捕魚、把海產或珊瑚攜離等。
海下灣於1800年至1939年間是盛行出產石灰的。現時在海下灣共發現四個石灰窟的,只有兩個是比較完整的,它們設置於海下灣的東岸。客家村落白沙澳多間大屋之壁採用來自海下灣之石灰材料。北潭涌上窰民俗文物館(區域市政局博物館)所在之黃氏亦在海濱(客家話:海唇)之灰窰燒成生產石灰外賣做生理(客家話:生意)而致富興起。
在200年前原籍汕頭的翁氏四兄弟乘船到海下灣建立海下村,初時以漁農為業,並且設有石灰窟燒石灰和木炭,所產之木炭以船運載遠赴香港仔出售。現時海下村大部分村屋已租予村外人居住[2]。
2010年9月14日,根據《明報》報道[3],JHC公司於同年8月起在日本舉辦預售海下灣村屋的樓花的邀約活動,銷售對象主要為日本人。根據官方網站顯示[4],別墅預計於2015年中落成。
海下灣並不劃入西貢區的原因是之前西貢並未開通西沙公路(現西沙路)往十四鄉和未有標準道路開往北潭坳、黃石碼頭等地區。而且西貢地區的鄉村如深涌、荔枝莊、榕樹澳,和島嶼赤洲等都依賴街渡、渡輪往來馬料水和大埔滘。
根據香港政府資料,海下區於2013年總人口為110人,總規劃人口預計約590人[5]。
海下灣像米埔一樣,海灣內的紅樹林地區達5.3平方公里,在海下村的紅樹林沙灘總共有7種「真紅樹」,為成長中的魚、生活於鹹水帶的無脊椎生物的棲息地。海下灣海岸公園有很多珊瑚,在香港發現88種珊瑚中的59種都可以在這裏找到。於1989年5月1日成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長久以來,海下灣的居民一直以海路交通出入。20世紀70年代香港政府為興建萬宜水庫興建了大網仔路、北潭路等接駁道路,海下亦間接受惠,獲興建一條海下路連接該區與大灘附近的北潭路。
1982年1月3日,九巴開辦了假日特別線95R線(北潭涌↔海下),方便假日市區遊客郊遊,同年2月亦開辦了新界區專線小巴7線(麥理浩夫人度假村↔海下),唯95R線於1983年10月30日改為北潭涌↔黃石碼頭,不經海下灣。同日起7號小巴延長至北潭涌總站。2003年7月1日起7號小巴更延長至西貢小巴總站,以方便自海下灣水域劃為海岸公園後的遊客前往海下,同時亦方便海下居民到西貢市購物。
由於海下人口稀少,所以往往跟深涌、荔枝莊、塔門、黃石碼頭等範圍劃為同一個選區。
年度/範圍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2-2015 | 2016-2019 | 2020-2023 |
---|---|---|---|---|---|---|
整個海下 | 西貢北選區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