滼 U+6EFC, 滼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6EFC ← 滻[U+6EFB]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滽 →[U+6EFD] 跨語言 漢字 滼(水部+11畫,共14畫,倉頡碼:水木木弓(EDDN),四角號碼:34117,部件組合:⿰氵梵) 來源 康熙字典:第644页第15字 大漢和辭典:第18096字 大字源:第1052页第1字 漢語大字典(第一版):第3卷第1716页第7字 萬國碼:U+6EFC 漢語 更多信息 正體/繁體, 簡體 # ... 正體/繁體 滼 簡體 # 滼 关闭 字源 形聲漢字:意符 氵 + 聲符 梵 (上古 *bloms, *bum) 。 詞源1 發音 官話 (拼音):fàn (fan4) (注音):ㄈㄢˋ 粵語 (粵拼):paan3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fàn 注音:ㄈㄢˋ 通用拼音:fàn 威妥瑪拼音:fan4 耶魯官話拼音:fàn 國語羅馬字:fann 西里爾字母轉寫:фань (fanʹ)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fän⁵¹/ 粵語 (標準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paan3 耶魯粵拼:paan 廣州話拼音:paan3 廣東拼音:pan3 國際音標 (幫助):/pʰaːn³³/ 釋義 滼 浮現 詞源2 關於「滼」的發音和釋義,請見「泛」。(此字是「泛」的異體字。) 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C06380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A02181-007 (粵語) 粵拼資料庫 (iso10646hk.net) - 漢字粵語拼音表 (第二部分), p. 143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