㬃 U+3B03, 㬃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3B03 ← 㬂[U+3B02]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展區A 㬄 →[U+3B04] 跨語言 漢字 㬃(日部+9畫,共13畫,倉頡碼:日戈口火(AIRF),四角號碼:60809,部件組合:⿱日炱) 來源 康熙字典:第498页第8字 大漢和辭典:第14046字 漢語大字典(第一版):第2卷第1527页第7字 萬國碼:U+3B03 漢語 簡體與正體/繁體 㬃 發音 官話 (拼音):tái (tai2) (注音):ㄊㄞˊ 粵語 (粵拼):toi4 官話 (現代標準漢語)+ 拼音:tái 注音:ㄊㄞˊ 通用拼音:tái 威妥瑪拼音:tʻai2 耶魯官話拼音:tái 國語羅馬字:tair 西里爾字母轉寫:тай (taj) 漢語國際音標 (幫助):/tʰaɪ̯³⁵/ 粵語 (標準粵語,廣州–香港話) 粵拼:toi4 耶魯粵拼:tòih 廣州話拼音:toi4 廣東拼音:toi4 國際音標 (幫助):/tʰɔːi̯²¹/ 釋義 㬃 † 日出 日語 漢字 㬃(表外漢字) 讀法 吳音: だい (dai)←だい (dai, 歷史) 漢音: たい (tai)←たい (tai, 歷史) 來源 “㬃” in: 諸橋轍次(主編)《大漢和辞典》. 13卷. 1955–1960年出版. 1984–1986年修訂、增補版. 東京:大修館.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