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种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鸥嘴噪鸥(學名:Gelochelidon nilotica,台湾作鷗嘴燕鷗)为鸥科噪鸥属的鸟类。這種燕鷗分布廣泛,在歐洲、亞洲、西北非和美洲的零星地區繁殖。澳洲鷗嘴燕鷗之前被視為其一個亞種。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埃及。[1]
鷗嘴燕鷗於1789年由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在他對卡爾·林奈的自然系統修訂和擴展版中正式描述。他將鷗嘴燕鷗與其他燕鷗一起歸入燕鷗屬(Sterna),並創造了雙名Sterna nilotica。[2]格梅林的描述基於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於1785年在他的書籍《鳥類概況》(A General Synopsis of Birds)中描述的「埃及燕鷗」。[3] 萊瑟姆的描述則是基於1757年由瑞典博物學家弗雷德里克·哈塞爾奎斯特發表的記錄。[4]基於2005年發表的分子系統發育學研究,鷗嘴燕鷗被移至重新啟用的噪鷗屬(Gelochelidon)。[5][6][7]該屬由德國動物學家阿爾弗雷德·布雷姆於1830年引入。[8]屬名結合了古希臘文的gelaō,意為「笑」,和khelidōn,意為「燕子」。種小名nilotica來自拉丁文的niloticus,意為「尼羅河的」。[9]
這是一種相當大且強壯的燕鷗,體型和外觀與白嘴端鳳頭燕鷗相似,但其短而粗的類鷗喙、寬大的翅膀、長腿和結實的身體使其特徵明顯。夏季成鳥具有灰色的上體、白色的下體、黑色的頭冠、強壯的黑色喙和黑色的腿。叫聲具有典型的ker-wik。體長33—42 cm(13—17英寸),翼展76—91 cm(30—36英寸)。[12][13] 體重範圍從150—292 g(5.3—10.3 oz)起。[14]
冬季時,頭冠會消失,並且會出現類似弗氏燕鷗或黑頭鷗的眼周暗斑。幼年鷗嘴燕鷗的面罩較淡,但外觀與冬季成鳥大致相同。
幼年白嘴端鳳頭燕鷗的喙較短,常被誤認為鷗嘴燕鷗,特別是在鷗嘴燕鷗不常見的地方,如北海海岸。
鷗嘴燕鷗在世界較溫暖的地區繁殖,主要分布於南部歐洲、溫帶和東部亞洲、北美洲的兩岸以及東部南美洲。這種鳥有多個地理品種,主要在體型和羽毛細節上有所不同。
所有品種在繁殖後均會進行遷徙,但北方的繁殖者是最具遷徙性的,冬季會遷徙至非洲、加勒比地區和南美洲北部、亞洲南部及紐西蘭。
鷗嘴燕鷗是適用於非歐亞遷移性水鳥協定(AEWA)的物種之一。
鷗嘴燕鷗在湖泊、沼澤和海岸(包括海灣和土堤)上的群落中繁殖。它在地面挖出一個窩,並產下兩到五顆蛋。儘管在歐亞大陸的淡水區域廣泛分布,但在北美洲它幾乎僅與鹽水、沿海地區相關聯。[12]
這是一種較不典型的燕鷗,外觀像燕鷗屬(Sterna)燕鷗,但捕食習性更像黑浮鷗和白翅黑燕鷗等浮鷗屬(Chlidonias)沼澤燕鷗。它通常不會像其他白燕鷗那樣俯衝捕魚,且食物種類比大多數其他燕鷗更廣泛。它主要在飛行中捕食昆蟲,並經常在濕地甚至灌木區域捕捉兩棲動物和小型哺乳動物。[12] 它也是一種機會主義捕食者,曾被觀察到撿起並進食路上的死蜻蜓。[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