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颸戮龍屬(屬名:Maip,在特維爾切語意為「寒風中的殺戮之影」,或譯寒風戮影龍)是種大盜龍類獸腳類恐龍,生存於晚白堊世末期的岡瓦納西南部(相當於現代阿根廷巴塔哥尼亞)。模式種兼唯一種闊胸颸戮龍(Maip macrothorax)的化石是一些破碎、關節脫落的骨骸。其中保存了大盜龍類過去所知甚少的體腔部位,並可能是南美洲乃至全球體型最大的大盜龍類物種。[1]
颸戮龍的化石出土於阿根廷聖克魯斯省埃爾卡拉法特以西30公里處的安妮塔農場(La Anita Farm),屬於涓流層,地質年代為晚白堊世馬斯垂克階。正模標本MPM 21545包括樞椎、第2、3、4、5、6、7、9、10節背椎、兩個前部尾椎(可能分別為3至5節及6至8節)、三個不完整的頸肋、數個破碎的胸肋、許多腹肋殘骸、左鳥喙骨、肩胛骨碎片,以及已於2019年被描述過的第12、13節背椎椎體、近端尾椎、恥骨近端、一個第二蹠骨的遠端。[2]這些部位彼此關聯,但發現時關節已脫落,是從5x3公尺的範圍、深度不及1公尺的岩層中挖出。標本保存了過去在其他大盜龍類沒曾發現過的部位,如體腔。儘管化石狀態偏破碎,仍是已知大盜龍類中完整度較高的遺骸。[1]
颸戮龍最初發表在《Research Square》的論文預印本,但尚未通過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的要求,一度是個非正式名稱。[3]模式種是闊胸颸戮龍(Maip macrothorax),屬名取自特維爾切神話中的惡靈,象徵著「在寒風中進行殺戮的死亡之影」;種名源自拉丁語的macro(巨大)及thorax(胸腔),意指其特別寬闊的胸腔,寬約1.2公尺。[1]
身長估計約9至10公尺,因此可能成為目前已知體型最大的大盜龍類,顯示到了白堊紀末該科整體物種出現體型增加的趨勢。[4]推測自從鯊齒龍科、棘龍科等原本的大型頂級掠食者滅絕後,南半球剩餘獸腳類(包括大盜龍類、阿貝力龍科、半鳥科)得到多樣化發展的機會,因此填補前者遺留下的生態空缺,且都在體型呈現出巨大化的趨勢,順勢成為其生態環境的主要掠食者。根據已知大盜龍類物種的體型分析,早白堊世巴列姆階-阿普第階亞洲、南美、澳洲的演化支身長範圍介於4至4.5公尺;後來阿普第階-早土侖階澳洲和南美物種身長增加到4.5至6公尺;土侖階-科尼亞克階(僅南美物種已知)更加大型,身長6至7公尺;最後桑托階-馬斯垂克階體型達到高峰,有7至10公尺長。[1]
描述者將肋骨保存的痕跡詮釋為韌帶附著處,據此推測颸戮龍的呼吸系統近似於現代鳥類的形式、而不像鱷魚等其他爬行類。[1]
2022年論文的系統發生學分析將颸戮龍置於與其他阿根廷大盜龍類一同組成的多分支。他們還發現存在兩個不同演化支,一為範圍較廣的部分,包含除福井盜龍、南方獵龍以外的所有大盜龍科(下圖稱A演化支);二為完全來自南美洲、體型較大的進階演化支(以下稱B演化支)。如同早先的其他研究,將大盜龍類置於虛骨龍類底下,作為暴龍超科的姊妹群。其支序圖如下所示:[1]
大盜龍類 Megaraptora |
| |||||||||||||||||||||||||||||||||||||||||||||||||||||||||||||||
其他同層位的恐龍有鳥腳類薄板類的伊薩西奔龍、蜥腳類泰坦巨龍類的努魯巨龍、[2]其他未定遺骸還有甲龍類、禽龍類、鴨嘴龍科、西北阿根廷龍科、半鳥科。青蛙、魚類、哺乳類、蛇、烏龜、腹足綱、滄龍類亦有發現。[5]一些極度破碎的化石,包含牙齒及背椎椎體,被認為也屬於某種近緣的大盜龍類,但過於破碎而無法歸入颸戮龍或其他物種。[1]
整體來看,颸戮龍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晚、體型最大的大盜龍類。除了保存了過去在大盜龍類較為罕見的體腔材料,得以對大盜龍類的身體解剖結構進行評估;亦提供明確證據顯示大盜龍類在經歷森諾曼期-土侖期滅絕事件後,依然持續繁衍至白堊紀的最末期;也對大盜龍類的分類關係、其在白堊紀晚期南美洲的輻射演化模式以及多樣化程度提出了新的見解。[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