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客运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青岛港客运站,又称大港客运站,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新疆路6号,建于1975-1976年,青岛市城建局设计,曾是青岛与大连、上海、广州及韩国、日本等地之间的重要客运通道,2015年停止运营,被青岛邮轮母港取代,2021年拆除。
青岛大港1949年前尚无专用客运码头。1952年,青岛大港客运站在大港入口处,面积520平方米,可容300人候船,但离青岛-大连线、青岛-上海线客班轮停泊的一号、二号码头较远。1970年代,随着中美、中日关系改善,中国大陆的国际贸易往来增多,原有港口设施不再适应此种形势。1973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号召“三年改变港口面貌”,同年,青岛市响应号召成立青岛市港口建设指挥部,着手对青岛港进行改扩建。1973年5月,六号码头总体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建成2个7500吨级的客运专用泊位。[1][2]
1975年4月29日,与六号码头总体改造配套的青岛港客运站开工建设,工程由青岛市港口建设指挥部组织领导,青岛市城建局设计室[3](今青岛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临沂建筑公司施工,1976年12月25日竣工,1977年10月1日投入使用[2]。此后数十年,青岛港客运站为旅客进出青岛的主要通道之一,同时也是青岛1970、1980年代的地标性建筑[4]。此外,该工程曾被评为山东省省级优秀设计项目[3]。
青岛港客运站投入运营后,先后运营、开通了青岛-上海、青岛-广州、青岛-大连、青岛-烟台等多条国内航线,青岛至上海、广州的船票曾一度一票难求。1990年代,随着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的发展,青岛-上海航线逐渐冷清。青岛港客运站因此选择转型,由国内客运班轮转向国际客货班轮[4],至2005年先后开辟青岛-韩国仁川、青岛-日本下关、青岛-韩国平泽3条客运航线[5]。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岛港客运站改造工程于2008年1月21日开工,3月15日完工,期间对客运站内外装修、修整站前广场,及对客运站售票、候船、登船等服务设施进行更新完善[6]。2014年,青岛港客运站全年接送旅客12万人,月均接送旅客1万人次[7]。
2015年3月16日,最后一班春运客轮从青岛港客运站启航[7]。同年5月29日,青岛邮轮母港正式启用,日韩航线客轮改在邮轮母港停泊,青岛港客运站停止运营。2021年3月,青岛港客运站开始拆除[4]。
青岛港客运站站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正立面利用一层顶部和屋顶的水平向大挑檐,形成水平处理带,二层做竖向柱,以分割整片大玻璃窗。屋顶正中设钟楼,突出交通建筑特点。站房内部候船大厅二层,北侧为三层,作办公等用。建筑总面积7466平方米,包括一楼候船厅1176平方米、二楼候船厅1344平方米、三楼前厅504平方米、售票厅720平方米、夹层平台364平方米、行李房544平方米,另有站前广场3650.43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候船。二层候船厅通过栈桥可直达客轮。另设小卖部、邮电所,及拥有148床位的旅社1处。整体设计造型简明大方,布局紧凑,分区合理。[2][8][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