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中的醫學内容
仅供参考,並
不能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
醫學聲明。
雞眼(英語:Corn,clavus)是手足皮膚摩擦後生成的厚茧,為局部長期受到擠壓、摩擦,導致表皮增厚而形成的厚繭。通常見於足部,是足部局限性圓錐狀角质增生性損害。以患處表皮增生變厚角化,形狀像雞的眼睛,因而得名。
事实速览 Corn (Medicine), 类型 ...
关闭
鸡眼通常有一個核心,被多層厚皮肤组织圍繞,其根部深嵌入肉裡、頂部起硬結,行走時受擠壓而疼痛。预防的方法是不穿過緊、窄、硬的鞋子。經常清潔手足外皮,減除生成的繭。
另一相似病狀蹠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形成與治療方式皆與雞眼不同。
参见:雞眼 (消歧義)
因患處增生變厚角化,形似雞的眼睛,故名為雞眼,又叫雞眼瘡。隨著中醫在漢字文化圈內的傳播,各地亦延續此稱呼,如日本稱鶏眼(けいがん),韓國稱계안창(雞眼瘡)。
在外國語文中亦有類似的叫法。如德語Hühnerauge (雞眼)、Krähenauge (鳥眼)等,中世紀時還有Elsternauge (鵲眼)的說法[1]。這裡的auge就是眼目的意思,和英語eye、西班牙語ojo是同源詞。
在現代英語中,雞眼對應的翻譯是corn,意為角,寓意角質化,詞源來自羅曼語。
由於穿過緊或窄的鞋子,或足骨畸形,使和鞋子接触的部位長期摩擦或受壓,造成角質增生。女性穿高跟鞋时,脚掌前部和脚趾的受力大,容易患鸡眼。
另外有硬雞眼與軟雞眼的分別。足底骨頭凸出的部位若經常受到壓迫與摩擦,皮膚容易變厚角化而形成雞眼。尤其在小趾外緣處易形成硬雞眼。在足趾縫間的骨頭凸出處太常相互摩擦,也會形成軟雞眼,常發在第四五趾縫間。會有疼痛感,嚴重一點則會有灼熱感。
- 好發部位:皮損好發於足跖,尤其是足前中部、小趾外側、兩趾間突出處、拇趾脛側緣及易受摩擦的部位。數目通常為一個。
- 典型損害:為綠豆至蠶豆大小淡黃或深黃色、局限性圓型或橢圓型角質增生,呈圓錐狀、頂端呈楔狀嵌入真皮內,壓迫神經末梢,局部一旦受壓或受擠就會引起明顯的疼痛。外周有一圈透明的淡黃色環,呈雞眼狀。
- 站立或行走時有局部壓迫痛。
- 蹠疣(verruca plantaris):是由人類乳突病毒(HPV)中的HPV-2、HPV-4或HPV-7型等感染所引起,發生於足底部的尋常疣,也能在病人身上越長越多個。表面疣狀,粗糙不平,成污灰色,皮紋消失,用小刀刮去表面部份後呈黑斑點狀或出血。跖疣捏痛明顯,雞眼壓痛明顯。如果是疣應儘早就醫治療,避免擴散。
蹠疣和雞眼成因不同,治療方式不同,不可混淆。
- 胼胝(callus tylosis):好發於手足,界線不清的蠟黃色扁平狀角質增生,面積較廣,中央厚邊緣薄,質硬,皮紋明顯。
- 先用熱水浸泡患處,削去硬皮後,雞眼膏外貼,換藥時削去已浸白部份,直到損害脫落。
- 用水楊酸苯酚軟膏(雞眼膏)外敷,1~2天換藥一次。
- 激光燒灼、液態氮冷凍治療、手術切除。
- 選用狗脊水洗劑或治瘊湯煎汁浸泡患處,每日2次,1次10~15分鐘,等表面角質柔軟後,分別選用水晶膏、烏梅膏、雞眼膏、肉刺散、千金散、雞眼散、紫玉簪膏、腳針膏等,並保護好周圍正常皮膚後,外蓋紗布。2~3日後去紗布,分離雞眼,剔除腐渣。
- 鴉膽子或鮮半夏搗爛後局部外敷,應注意保護周圍正常皮膚。
- 小刀修削硬皮後,敷貼千金散、雞眼散,以橡皮膏保護周圍皮膚。
- 毫針圍刺法:常規消毒後,在雞眼周圍上下左右各斜刺1針,針尖直達根底,留針20~30分鐘,捻轉行針2~3次,起針後擠壓少許血液外溢,外蓋消毒紗布,三日1次。
- 火針:常規消毒和局部麻醉後,火針燒紅,對準雞眼中心堅硬處快速刺入,針下有落空感或冒出白色分泌物後,立即拔針。
- 三棱針:常規消毒和局部麻醉後,用三棱針點刺雞眼中央,快刺快出,擠壓少許出血,外蓋消毒紗布,三日1次。
- 灸法:雞眼表面塗凡士林或麻油後,上置艾炷,灸4~5壯,雞眼枯焦,3~5日後剔除殘渣。
- 不合腳的鞋子是產生雞眼最常見的原因。鞋子應鬆緊合宜,使腳趾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也可使用雞眼墊[2],以減少擠壓和摩擦。應避免穿高跟鞋,以避免惡化。
- 《諸病源候論》:腳趾間生肉如刺,謂之肉刺。肉刺者,由著靴急小,趾相揩而生也。
- 《醫宗金鑑》:此證生在腳趾,形如雞眼,故俗名雞眼。根陷肉裡,頂起硬凸,疼痛步履不得。或因纏腳、或著窄鞋遠行,皆可生之。
Etymologisches Wörterbuch des Deutschen, 5. Auflage, 2003
雞眼墊通常是矽膠所製成,置於腳上易產生雞眼的地方,以分散壓力而達成雞眼治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