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SECO)1972年制訂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是指對全世界人類都具有「突出的普世價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註 1],在地理或歷史上具有可辨識與特殊意義的遺產項目[2]。阿爾及利亞於1974年6月24日批准該公約後,其文化和自然遺產才有資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3]。
截至2021年[updat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在阿爾及利亞指定了7個世界遺產,其中6個是文化遺產,1個是複合遺產。其中1980年贝尼哈玛德要塞入選;在1982年有5處地點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分別為阿杰尔高原、姆扎卜山谷、傑米拉、提帕薩與提姆加德;1992年阿爾及爾城堡入選,另有6項遺產列入預備名單[3][4]。遺產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前原則上須列入預備名單[5]。
以下表格中列出阿爾及利亞7項世界遺產的資訊,其中「名稱」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所訂名稱;「圖片」為該遺產的代表圖片;「地點」為該遺產所在的省分或城市;「入選年份」為遺產入選世界遺產的年份;「編碼」為世界遺產官網上的編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根據10項標準收錄世界遺產,入選的每個世界遺產必須符合至少1項標準,其中第一項(i)至第六項(vi)為文化遺產,第七項(vii)至第十項(x)則為自然遺產,同時符合文化及自然遺產標準的為複合遺產;「簡介」為該遺產之簡介。順序按世界遺產編號排列。[6]
文代表文化遺產,自文代表複合遺產。
名稱 | 圖片 | 地點 | 入選年份 | 編碼與入選標準 | 簡介 |
---|---|---|---|---|---|
贝尼·哈玛德的卡拉城 | 姆西拉省 | 1980 | 102 文 (iii) |
此地為哈瑪德王朝第一個首都的遺址,位於風景秀美的山區,始建於西元1007年,毀於西元1152年,是要塞型穆斯林城市的真實寫照。這裡的清真寺祈禱室有13條走廊和8個隔間,是阿爾及利亞最大的清真寺之一。[7] | |
阿杰尔高原 | 伊利济省 | 1982 | 179 自文 (i), (iii), (vii), (viii) |
該遺址所在地環境獨特,如同月球表面,極具地質學研究意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史前岩洞藝術群之一。此處的15,000多幅繪畫和雕刻作品記錄了西元前6,000年至西元初幾個世紀撒哈拉沙漠邊緣地區的氣候變化、動物遷徙和人類生活進化。當地的地質構成形態有著極高的觀賞價值,被侵蝕的砂岩形成了「石林」。[8] | |
姆扎卜山谷 | 盖尔达耶省 | 1982 | 188 文 (ii), (iii), (v) |
這是一個傳統的人類居住地,莫薩比特人在山谷中發展出五座克薩。自11世紀至今,姆扎卜山谷幾乎維持相同的生活方式,住在同樣結構的建築中,這些由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為了適應惡劣環境所形成的。姆扎卜建築簡樸、實用,完美地與環境融為了一體。姆扎卡的建築結構是為群體居住而設計的,但同時也考慮到了家庭的結構。[9] | |
傑米拉 | 塞提夫省 | 1982 | 191 文 (iii), (iv) |
傑米拉又名奎庫爾(Cuicul),位於海拔900多公尺的岩石支脈上,城內有廣場、神廟、會堂、凱旋門和民居,形成了在山區進行羅馬式城市建築設計的典型範例。[10] | |
提帕薩 | 提帕萨省 | 1982 | 193 文 (iii), (iv) |
提帕薩位於地中海海濱,原是古罗马統治下古迦太基人的貿易港,後成為征服茅利塔尼亞王國的戰略基地。該遺址不僅有一系列腓尼基人、羅馬人、古基督教和拜占庭時期的獨特建築群遺跡,還有當地的古跡,如宏偉的茅利塔尼亞皇家陵墓——克博·埃爾·羅米亞(Kbor er Roumia)。[11] | |
提姆加德 | 巴特纳省 | 1982 | 194 文 (ii), (iii), (iv) |
提姆加德位於奧雷斯山脈北麓,是西元100年古羅馬皇帝圖拉真建立的軍事殖民地。城市是方形垂直佈局,以縱橫兩軸為基礎,兩條相互垂直的大街穿越整個城市,是古羅馬城市規劃的傑出代表。[12] | |
阿爾及爾城堡 | 阿尔及尔省 | 1992 | 565 文 (ii), (v) |
卡斯巴哈(Casbah)是典型的麥地那式(medina)或伊斯蘭建築風格的古城,位於阿爾及爾,是地中海最美的海濱城市之一,對面的島嶼曾是迦太基人西元前四世紀建立的貿易港。城內不僅有要塞、古清真寺和土耳其風格宮殿遺址,還有傳統城市的蹤跡,體現了深厚的社區生活特色。[13] |
除已入選名錄的遺產外,接受《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成員國還可以把遺產項目列入預備名單,原則上任何遺產在提名《世界遺產名錄》前都必須經過入選預備名單的過程,方可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4]。截至2021年[update],阿爾及利亞預備名單有6項遺產,順序按世界遺產編號排列[5]。
名稱 | 圖片 | 地點 | 入選年份 | 編碼與入選標準 | 簡介 |
---|---|---|---|---|---|
有霧的綠洲和西方大沙海的克薩 | 贝沙尔省 | 2002 | 1772 文 (ii), (iii), (iv), (v) |
在西方大沙海的紹拉山谷(Saoura Valley)有綠洲,當地人類已生活超過1,000年,建構獨特的生態體系。[15] | |
中马格里布的奧古斯丁遺址、地點和路線 | 安纳巴省 | 2002 | 1773 文 (ii), (iii), (iv), (v) |
希波的奥古斯丁擔任主教時足跡所到之地,包含13個城鎮的羅馬帝國時代遺跡。[16] | |
內德羅馬與特拉山脈 | 特莱姆森省 | 2002 | 1774 文 (ii), (iii), (iv), (v) |
西元1150年,阿卜杜勒·慕敏在之前由柏柏尔人建立的城市之廢墟上重建內德羅馬。此地在16世紀成為紡織業中心,有許多歷史遺跡。內德羅馬與附近的特拉山脈有密不可分的歷史淵源。[17] | |
蘇夫瓦德 | 瓦迪省 | 2002 | 1775 文 (ii), (iii), (iv), (v) |
蘇夫地區位於沙漠地帶,發展出獨特的灌溉系統。瓦德與撒哈拉沙漠其他地區建築不同,以圓頂取代露臺。[18] | |
努米底亞皇家陵墓、廷吉塔纳毛里塔尼亚和前伊斯蘭時期墓葬紀念碑 | 埃爾姆蓋爾省 | 2002 | 1776 文 (ii), (iii), (iv), (v) |
此遺產的年代從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六世紀,包含前伊斯蘭時期多個年代的墓葬紀念碑。[19] | |
奧雷斯山脈中的古菲與坎塔拉峽谷綠洲 | 巴特纳省、比斯克拉省 | 2002 | 1777 自文 (ii), (iii), (iv), (v), (vii), (x) |
超威人(Chaoui people)是柏柏尔人的一個族群,當地位於封閉的山區,有特殊的自然環境與文化。[20]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