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草山御賓館是位於台灣台北市士林區的建築,位於陽明山中山樓的附近,為台灣日治時期的建築,修建於1923年為了迎接日本皇太子(後來的裕仁天皇)行啟而修建,裕仁造訪臺灣時曾在此休憩。現為台北市市定古蹟,日式木造屋已頹圮呈荒廢狀態。[1]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6年1月30日)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1月30日) |
陽明山昔稱草山,草山御賓館最早稱為「草山御休憩所」,俗稱「太子亭仔」。大正12年(1923年)1月,確定皇太子裕仁將在同年巡視臺灣,當時臺灣有不少建築工程以「皇太子殿下行啟」之名而興建,草山御休憩所即是為了直接接待裕仁而興建的建築之一,隨後竣工於3月25日,位於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草山字磺溪內89番地;4月25日的11時至13時,抵臺巡視的裕仁在遊訪草山時便在此休憩。1924年增建日本家屋,昭和8年(1933年)被正式稱為草山「御貴賓館」,皇族宮家未造訪時,偶有臺灣總督府之高官前來使用。[2][3]
據1923年《臺灣行啟記錄》記載,最初建造的木造主屋洋館占地51坪,設有御休憩室、次間、廁所、浴室及車寄,土地面積約2490坪,另設有15坪傭人平房;建造費用28814元63錢,由財團法人臺灣救濟團出資,大正12年(1923年)1月20日開始施工,同年3月25日完工。同時並修繕台北城至士林的「敕使街道」,士林至草山之草山道路改建,及草山經紗帽山至北投溫泉浴場之新建道路工程。
1945年日本戰敗之後,為長官公署接收,改名為「草山第一賓館」,轉為國民黨黨政高層御用賓館。1950年草山更名為陽明山,此時再改名為「陽明山第一賓館」。1958年當時裝甲兵司令蔣緯國延請一名西德裝甲兵將軍,協助臺灣軍整訓,此時陽明山第一賓館便充當西德裝甲兵將軍的官舍。1965年之後變成考試院長孫科官邸。1973年孫科逝世後,其子孫治平、治強繼續沿用,直至1997年房屋老舊不堪居住,前後共32年,孫家後人搬離而閒置至今。1998年7月22日,被指定為台北市宅第類市定古蹟。[2][3]
草山御賓館閒置以來因缺乏修繕,日式木造屋頹圮,2016年文化部同意依新版「文化資產保存法」,無償撥用給臺北市政府自行負擔修繕及活化。[4]2019年,該建築進行第一期搶修工程,暫時建置鋼棚架防鏽避免殘餘結構倒塌,修復再利用計畫則委託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規劃。[5][6]
2023年,歷跨部門協調,中央與北市府達成共識,由管理單位國發會委託文化局進行修復工程,主體修復工程將投入新臺幣1億3600萬元,並預計於2026年完工。[7]
草山御賓館的建築群可分三部分:[2]
因裕仁皇太子年輕時專攻植物學,所以在構築草山御休憩所時,對庭園特別用心,以池泉、石組及植栽,構成日式庭園風格。[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