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纪念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胜利纪念柱(德語:ⓘ)是德国柏林市區內的一座著名纪念性建筑,1864年为庆祝普鲁士在普丹战争中获胜而兴建,到1873年9月2日举行揭幕仪式时,普鲁士又在普奥战争(1866年)和普法战争(1870年-1871年)中击败了奥地利和法国,给予雕像新的含义。与原先规划不同,后来在所谓统一战争中的胜利,增加了胜利女神维多利亚青铜雕塑,高8.3米,重35吨。[1]
勝利紀念柱 | |
---|---|
Siegessäule | |
概要 | |
建築風格 | 新古典主义建筑 |
地點 | 德国柏林 |
坐标 | 52°30′52″N 13°21′0″E |
托建方 | 威廉一世 |
设计与建造 | |
建筑师 | 海因里希·斯特拉克[*] |
建筑商 | Heinrich Herrmann[*] |
保护情况 | Heritage monument in Berlin[*]、partial heritage site[*] |
地圖 | |
胜利纪念柱原本坐落于德意志帝国议会(今德国国会大厦)对面的国王广场(今共和广场,德語:Platz der Republik)上,1938年到1939年由于希特勒的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需要拓宽夏洛滕堡路(今天的六月十七大街),并将胜利纪念柱移至今天的位置(大星角广场)。
胜利纪念柱是柏林的一个主要景点,每年4-10月的每天上午9:30到下午6:30开放;从11月到3月,每天上午9:30到下午5:30开放。
底座由拋光的紅色瑞典花崗岩製成,面積18.8平方米,高7.2米。底座上有四個青銅浮雕,描繪了三場胜利的場景。它們寬12米,高2米,由莫里茨·舒爾茨(Moritz Schulz)、卡爾·凱爾(Karl Keil)、亞歷山大·卡蘭德雷利(Alexander Calandrelli)和阿爾伯特·沃爾夫(Albert Wolff)設計。基座上有圓形大廳,有16根高4.7米的花崗岩柱。沿著大廳的周邊是安東·馮·維爾納設計的玻璃馬賽克。大廳上方矗立著四根砂岩柱,前三根各裝有20個鍍金砲管,其中12磅來自对丹战争,8磅來自对奧战争,4磅來自对法战争。第四根砂岩柱的頂部矗立著8.52米高的鍍金青銅勝利像。
勝利紀念柱最初矗立在國王廣場(現在的共和廣場)。1939年,作為將柏林重新設計為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的宏偉計劃的一部分,納粹將紀念柱遷至現址。同時該柱又增加了6.5米,使其達到目前的66.89米高度。這座紀念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倖存下來,沒有受到太大損壞。根據阿爾伯特·施佩爾的規劃,該柱被環形街道包圍,行人還可以通過四個隧道進入該柱。螺旋樓梯通向雕像下方的觀景台。
1945年柏林戰役期間,蘇聯軍隊給該柱起了個綽號“高個子女人”。1945年5月2日,柏林戰役結束時,波蘭军队與蘇聯军队並肩作戰,在圓柱上升起了波蘭國旗。
1945年盟軍勝利閱兵期間,法國軍隊在雕像的柱子上升起法國三色旗。
2008年7月24日,巴拉克·奧巴馬訪問德國期間这里成为了他在柏林發表演講的地點。
底座上裝飾有四幅青銅浮雕,詳細描繪了三場王朝戰爭以及1871年軍隊凯旋進入柏林的场景:
浮雕的上方是“感謝祖國,勝利的軍隊”的題詞,該浮雕現在安裝在北方向,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被移除。至今仍可辨認出痕跡。
1945年,應占領國法國的要求,這些浮雕被拆除。其中对丹麦战争的浮雕仍留在施潘道城堡中,但其他三座被認為已經丟失。外交部的研究顯示,它們被存放在巴黎軍事博物館的庭院裡。對於歸還这些浮雕,法國最初要求交換《拿破崙跨越阿爾卑斯山》,但遭到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的拒絕。1987年5月弗朗索瓦·密特朗總統訪問西柏林几年柏林建城750週年之际,这些浮雕被送回,所有四個都在1987年周年紀念日修復後重新安裝。基座南側和西側的浮雕僅存碎片。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