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胃食道逆流(英文: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缩写:GERD),或稱作返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倒流等,是指胃酸(有时加上十二指肠液)長期不正常地向上反流进入食道甚至口腔的疾病[2][3];常合併下食道括約肌功能異常,且因慢性胃酸逆流造成食道黏膜損傷。
胃食道逆流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 |
---|---|
又称 | Gastro-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ORD);[1] gastric reflux disease, acid reflux disease, reflux,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
X射線顯示胃部(橫膈膜下的亮白色區塊)的造影劑嚴重逆流至食道 | |
症状 | 口中有酸味、胃灼熱、口臭、胸痛、呼吸問題[2] |
併發症 | 食道炎、食道縮窄、巴雷斯特食道症[2] |
病程 | 長期[2][3] |
类型 | 遺傳性疾病、胃部疾病[*]、食道炎、消化道疾病[*]、食道疾病[*] |
病因 | 下食道括約肌不完全關閉[2] |
风险因素 | 肥胖症、妊娠、吸菸、食管裂孔疝、服用特定藥物[2] |
診斷方法 | 上消化道内视镜、上腸胃道攝影檢查、食道酸鹼質監測、食道壓力檢測[2] |
鑑別診斷 | 胃及十二指肠潰瘍、食道癌、食道痙攣、心绞痛[4] |
治療 | 生活習慣調整、藥物、手術[2] |
藥物 | 抗酸药、H2受体阻抗剂、氫離子幫浦阻斷劑、腸胃蠕動促進劑[2][5] |
患病率 | ~15%(西方族群)[5] |
分类和外部资源 | |
醫學專科 | 胃肠学 |
ICD-11 | DA22 |
ICD-9-CM | 530.81 |
OMIM | 109350 |
DiseasesDB | 23596 |
MedlinePlus | 000265 |
eMedicine | 176595、930029、368861 |
其臨床症狀包含口腔產生酸味甚至合併苦味、胃灼熱(火烧心)、口臭、胸痛、胸口不適、反胃、咳嗽、咽喉不適甚至聲音沙啞、呼吸問題、齲齒[2]。併發症包含食道炎、食道潰瘍、食道狹窄和巴雷斯特食道症[2]。
其危險因子包含肥胖、懷孕、抽菸、飲酒、巧克力、油膩食物、解剖缺陷(如食管裂孔疝)和特定藥物,包含抗組織胺、鈣離子通道阻斷劑、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氣喘藥、抗抑鬱藥和鎮靜安眠藥。[2]其致病機轉是下食道括約肌(胃和食道之間交界)無力[2]。診斷工具包含胃鏡、上消化道攝影、食道酸鹼值監測和食道動力檢查。
治療包含生活習慣調整及藥物,若前兩者無效則可以考慮使用外科治療[2]。生活習慣調整包含減重、戒菸、避免在進食後三小時內平躺、床頭抬高、避免刺激食物[2]。 治療藥物包含制酸劑、H2受體阻抗劑、氫離子幫浦阻斷劑和胃腸蠕動促進劑[2][5]。
在西方世界,大約有10-20%的人口有胃食管反流病[5]。若計入偶爾發生胃食道逆流的患者,且沒有造成相關症狀和併發症的患者比率又更高[2]。1925年,弗里登瓦爾德(Julius Friedenwald)和費爾德曼(Feldman)發現了火燒心與食道裂孔疝之間的關聯性,這可能是關於此疾病症狀的首筆記載[6]。1934年,美國胃腸科醫師雅什·溫克爾斯坦(Asher Winkelstein)則首度描述了此一疾病[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