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鴴学名Charadrius melodus)是一種候鳥,呈沙色。大小如麻雀,棲息在近海岸邊的沙灘或石灘。成年的笛鴴腳部呈橙黃色,前額上兩眼間有一道黑間,在繁殖期頸上會出現一道黑環。雄鳥與雌鳥很難分辨,於繁殖期是雄鳥頸上的黑環較粗。

事实速览 笛鴴, 保护状况 ...
笛鴴
Thumb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科: 鸻科 Charadriidae
属: 鸻属 Charadrius
种:
笛鴴 C. melodus
二名法
Charadrius melodus
(Ord, 1824)
亞種
  • C. m. melodus
  • C. m. circumcinctus
Thumb
关闭

笛鴴有兩個亞種,東部的稱為Charadrius melodus melodus,而中西部的為Charadrius melodus circumcinctus。笛鴴的叫聲清脆像鐘聲,往往先聞其聲,後再現身。現時世界上約有57000隻笛鴴存留。

笛鴴分佈在大西洋海岸上的沙灘、五大湖的湖邊及美國加拿大的中西部。牠們在沙灘上覓食,主要吃昆蟲、水中的蟲及甲殼類

特徵

笛鴴長約17-18厘米,雙翼展開達45-47厘米,重43-63克。牠們的頭大而且圓,頸短厚,鳥喙短小。

保育狀況

現時整體上笛鴴並非瀕危物種,但卻在五大湖被列為澦危,其餘的地方則被列為近危。牠們減少的原因是棲息地的消失及人類活動的影響,一些高危的棲息地因而關閉。雖然自此後數量上有明顯增長,但仍不能免除於近危的狀況。現時保護笛鴴的方法有保存其棲息地及巢穴、教育及限制貓狗進入繁殖區域。[2]加拿大方面,笛鴴亦被列為瀕危物種。[3].

遷徙及繁殖

笛鴴是一種北方的候鳥,冬天的時候會遷徙至墨西哥灣美國的南大西洋海岸及西印度群島,在每年的三月則會回歸北方。牠們的繁殖地由加拿大紐芬蘭省南部至南卡羅萊納州北部。[4]牠們於每年的四月中旬會開始在沙灘交配,並在沙灘或石灘上生蛋。大部份笛鴴都會在第一次時生4隻蛋,每隔1天左右生一隻蛋。第二或第三次時則會生2或3隻蛋。雄鳥及雌鳥會一同孵化,一般約需時27天,很多時所有蛋都會在同一時間孵化。

Thumb
出生後兩個星期的笛鴴。

雛鳥出生後數小時內便可覓食。雙親會保護牠們,並警告牠們有關危險,會扮作折翼來吸引及引開獵食者。雛鳥會以沙來偽裝,故很多時候意外被車碾死。雛鳥需要30天時間才學懂飛行。牠們在換羽前最少能夠飛行50碼。

行為

笛鴴會停下來覓食,並會俯身向前捕捉食物。牠們由朝到晚都會覓食。牠們吃水中的蟲、昆蟲軟體動物甲殼類。牠們很少聚居,一般只有3或4隻,但在冬天覓食的時候,可以甚至多達100隻。當有人接近時,牠們都會奔跑及飛走。[5]

參考文献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