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碇姑娘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石碇姑娘廟,是位於臺灣新北市石碇區永定溪旁的姑娘廟,主祀魏扁仙姑,為臺灣向廟宇神明求借「發財金」習俗之起源。該廟鄰近尚有聖興宮、石碇五路財神廟、石碇元寶山仙石府、雲台山大羅金仙府等廟宇,形成一宗教園區。[3]
依據該廟於1993年的立碑,日治時期有位名叫曾桂的人,於購買現今廟址土地後無故發生腳疾,後經求神問卜得知在清治時期當地有位名為魏扁的女子,未出嫁即去世,因無人祭拜,望曾桂能為她撿骨。曾桂在1918年為她建廟後,腳疾便不藥而癒,後來多有香客前來求拜。1951、1969年該廟曾翻修。[1][4]
依民間習俗,早夭、未出嫁之去世女性無法入祀宗祠,僅能於姑娘廟立牌位祭拜,該廟便提供此服務。[2][5]據一位不願具名姑娘的親屬表示,其安奉過程需先徵詢廟主神魏扁仙姑,得到同意後由家屬擇日擇時辰,準備三牲、六到十二種菜碗、菜飯、湯圓、水果等祭拜物品,將寫有姑娘姓名、出生及過世年月日的紅紙貼於一個裝滿沙的鐵罐上(代表香爐),罐內插三枝線香,再放在外綁紅布的竹籃送到此廟。路途中需呼請姑娘、不能停止燒香,上下車時則以黑傘遮蔽,並介紹沿途風景。到廟裡時廟方會提供神主牌寫上姑娘姓名,經道士誦經引魂後完成儀式,家人離開時不能與人打招呼。[2]
也由於祭祀的對象都是未婚女性,香客多以胭脂水粉、耳環、髮夾等作供品[5],並陳列於服務處前桌櫃,信众可随缘取用或购买,以穿著、佩戴保平安。[6]
約於戰後時期初期,信徒形成以銅錢祭拜神明後、再向神明求借以獲得吉祥平安的習俗,日後發展為「借發財金」的行為。[7]2004年記者報導時,欲借發財金的信眾需向廟祝登記,一次只能借新臺幣20元,信眾於取得後需將錢放入紅包中、置於供桌上,向神明祈禱並說明如何還願,借回去的錢也只能存進銀行帳戶。據說由於該廟靈驗,信眾還錢金額經常多於借錢,使廟方越借越有錢,也有信眾以雕刻神像的方式還願,使廟內有多尊仙姑神像。[5]
傳說由於魏扁仙姑為人嚴肅,故祭拜者須保持虔敬才能應驗。[5]
廟建築為上层为庙、下层为廟祝起居所。梁柱悬有1972年前台北縣長蘇清波贈送之「姑則無偶千古永留貞節操,廟卻有跡萬年香煙誌馨芳」对联,横额为「姑靈顯赫鼎盛斯廟」之石匾。庙内有陈列各种善書的阅览室,服务处前方則设有桌柜,陈列各种由信徒所敬奉之妇女用品。[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