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立陶宛裔美國考古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瑪利亞·金布塔斯 (立陶宛語:Marija Gimbutienė,1921年1月23日 - 1994年2月2日)為美國籍的立陶宛考古學家,以研究古歐洲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文化的學術成就而聞名於世,而她的墳塚假說亦被廣泛接納。此假說指出原始印歐語族的起源源於東歐大草原。瑪利亞·金布塔斯認為,在立陶宛以及橫跨歐亞大陸的新石器時期的遺址提供了考古證據,證明古代印歐社會既不是母系社會也不是父系社會,但後來她又在某些學術圈子提出意見,認定這些古代社會皆為母系氏族。[1]
玛利亚·金布塔斯出生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本名玛利亚·碧露蒂·阿尔塞凯特(立陶宛语:Marija Birutė Alseikaitė),父母都是当地的知识分子。她的母亲获得柏林大学的眼科博士学位,也是立陶宛第一位女医生。父亲则是塔尔图大学的医学学位。1918年立陶宛独立后,两人合力创办维尔纽斯的第一所医院。除了本身的医学学科以外,阿尔塞凯特的父母还是立陶宛传统民间艺术的支持者和鉴赏家,经常邀请维尔纽斯当地的音乐家、作家到家里做客。这些人对提升阿尔塞凯特的文化素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931年,阿尔塞凯特和父母一起迁居到考纳斯。1936年,阿尔塞凯特的父亲去世,给了阿尔塞凯特比较大的冲击,也促使她重新思考人生,决定开始认真读书并成为一名学者。1941年,她嫁给了建筑师约尔吉斯·金布塔斯,婚后冠夫姓,先后经历了苏联和纳粹德国的统治。1944年,苏联进军至立陶宛,金布塔斯一家决定逃离,他们先逃亡到纳粹帝国,随后到达维也纳,然后是因斯布鲁克和巴伐利亚。金布塔斯评价这段流亡生活说:生活就像一颗小植物一样扭曲了我,但我的工作仍然朝着一个方向持续进行。
1945年,金布塔斯在蒂宾根大学获得博士后奖学金。20世纪50年代,金布塔斯一家离开了联邦德国,前往美国。金布塔斯主要的成就就是在美国取得。1993年,金布塔斯獲頒立陶宛考納斯的維陶塔斯馬格努斯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1994年2月2日金布塔斯在洛杉磯去世,終年73歲。她被埋葬在考納斯的彼得拉休奈公墓。
1956年金布塔斯在《史前的東歐(第一部分)》中首先提出該假說時,她綜合地利用了考古學和語言學來對印歐起源問題進行研究。假說將原始印歐語使用者與東歐大草原的亞姆納文化及其前身相聯繫,並將印歐人的原住地定位在東歐大草原,提出晚期原始印歐語的各種方言曾在這一地區被使用。假說並且認為該文化逐漸擴張直至佔據整個的東歐大草原,最晚階段的文化(墳塚丁)即為前3000年左右的亞姆納文化。[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