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型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圣弗朗西斯科(英語:San Francisco,港澳台译聖法蘭西斯科),通称旧金山或三藩市,正式名稱為旧金山市县(City and County of San Francisco),是一座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亚州中部沿海的大型城市,為加州唯一市郡合一的行政區,亦別名「金門城市」、「灣邊之城」、「霧城」等。旧金山位於舊金山半島的北端,東臨舊金山灣、西臨太平洋,人口86萬,是加州第四大城市,僅次於洛杉磯、聖地牙哥及聖荷西;其與灣邊各都市組成的舊金山灣區,人口總數達768萬,是僅次於大洛杉磯地區的美國西岸第二大都會區[5]。
舊金山 San Francisco | |
---|---|
合併市县 | |
旧金山市县 City and County of San Francisco | |
綽號:湾边之城、雾城、三藩 | |
格言:Oro en Paz, Fierro en Guerra (“和时黄金,战时钢铁”) | |
旧金山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位置 | |
坐标:37°46′39″N 122°24′59″W | |
国家 | 美国 |
州 | 加利福尼亚州 |
县 | 旧金山县[1] |
市 | 旧金山市[1] |
建城 | 1776年6月30日 |
建制 | 1850年4月15日[2] |
創始人 | 何塞·华金·莫拉加和弗朗西斯科·帕卢 |
語源 | 亚西西的圣方济各 |
政府 | |
• 类型 | 市长议会制 |
• 行政机构 | 监事会 |
• 旧金山市长 | 伦敦·布里德(D) |
• 监事会议 | 监事
|
• 加州众议院 | 汤姆·阿米亚诺(D) 丁右立(D) |
• 加州参议院 | 余胤良(D) 马克·雷诺(D) |
• 美国众议院 | 南希·佩洛西(D) 杰基·斯贝尔(D) |
面积[3] | |
• 合併市县 | 231.89 平方英里(600 平方公里) |
• 陸地 | 46.89 平方英里(100 平方公里) |
• 水域 | 185.00 平方英里(500 平方公里) 80.00% |
• 都會區 | 3,524.4 平方英里(9,000 平方公里) |
海拔 | 52 英尺(16 公尺) |
最高海拔 | 934 英尺(285 公尺) |
最低海拔 | 0 英尺(0 公尺) |
人口(2018)[4] | |
• 合併市县 | 883,305人 |
• 密度 | 18,838人/平方英里(7,273人/平方公里) |
• 都會區 | 4,729,484 (第12位) |
• 联合统计区 | 9,666,055(第5位) |
时区 | 太平洋标准时间(UTC-8) |
• 夏时制 | 太平洋夏令时间(UTC-7) |
邮政编码 | 94101–94112、94114–94147、94150–94170、94172、94175、94177 |
電話區號 | 415 與 628 |
FIPS代码 | 06-67000 |
FIPS代码 | 06-075 |
GNIS专用ID | 277593 |
網站 | www |
「三藩市」的各地常用名稱 | |
---|---|
中国大陸 | 旧金山 |
臺灣 | 舊金山 |
港澳 | 三藩市 |
其他翻译 | 聖法蘭西斯科、圣弗朗西斯科、金山、大埠 |
舊金山是北加州與舊金山灣區的核心都市,也是文化,商業和金融中心。當地住有很多艺术家、作家和演员,在20世紀及21世紀初一直是美國嬉皮士文化和近代自由主義、進步主義的中心之一。舊金山也是聯合國的誕生地[6][7][8]。舊金山是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9],以其涼爽的夏季、多霧、綿延的丘陵地形、混合的建築風格,以及金門大橋、纜車、惡魔島監獄及唐人街等景點聞名。此外,舊金山也是許多大型公司、机构的總部所在,其中又以互聯網產業為最。
聖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是西班牙語常見地名,得名自方濟會創始人亞西西的方濟各(義大利語:San Francesco di Assisi)。
19世纪这里是美国加州淘金潮的中心地区,早期华工到美国淘金後多居住于此,称之为“金山”,但直到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附近发现金矿后,為了與被稱作“新金山”的墨尔本區別,而改称這個城市为“舊金山”,[10]当地华人常简称为金山或大埠。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称之为“金山市”。[11]
至於“聖弗朗西斯科”和「三藩市」之名,則是源自该市的英語名称「San Francisco」,前者為現代標準漢語音譯、後者為粵語音譯,是居住於此地為數不少的粵語族群及團體較常用譯名,例如出身廣東的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在著作與書信中提及該市,而其他的移民華人則兩種叫法都會稱呼之[12]。
日語則多以片假名表示(サンフランシスコ Sanfuranshisuko),但亦可用漢字寫作「桑港」(桑港/サンこう San kō),因為中國說粵語的移民較多,而香港人也使用繁體字,故日本人中也有跟隨粵語直接叫“三藩市(さんばんシーティー Sanbanshi)”的情況。
長期以來,舊金山的中文譯名沒有明確的官方政策,用法稍显混亂,但主要以「舊金山」和「三藩市」為主。美国之音和美国国务院都使用「舊金山」[13]。大部分駐於該市、擁有中文正式稱呼的外事單位,都是使用「舊金山」之稱呼,例如中華民國外交部的「駐舊金山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14]」,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15]」。
因中国大陆的地名的翻译习惯多为音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文献及地图中,多称其为“聖弗朗西斯科”,并括号加注“旧金山”[16]。但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網站美国概况页上使用的译名为「舊金山」[17]。香港政府則以「三藩市」為正式名稱,例如「香港駐三藩市經濟貿易辦事處」。另外,在港澳地區,除涉及歷史的場合外,一般只使用「三藩市」這一譯名,與中國大陸及台灣有別。
區內的華語媒體普遍依讀者、觀眾或聽眾的方言習慣分別稱為「三藩市」(粵語)和「舊金山」(國語/普通話)。舊金山市政府及下屬各級市政單位的官方網站中文版上,分別使用了「舊金山[18]」與「三藩市[19]」這兩種不同的譯名,沒有統一為單一譯名。
另外,當地老一輩华裔中常有稱舊金山為「大埠」(至於二埠與三埠則分別是指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與史塔克頓),但近年新移民已較少用這名稱。
美洲原住民在西元前三千年前就到了北加州地區。證據顯示美洲原住民歐隆尼族群(Ohlone)早在六世紀時已居住在舊金山灣區,「歐隆尼」在他們自己的語言中是“西部人”的意思。
歐洲人在1542年到舊金山灣區,舊金山區域在16世紀屬於西班牙的上加利福尼亞省領土。西班牙將領唐·嘉斯帕·德·伯尔托拉於1769年帶領他的屬下在舊金山灣區探索地形。1776年3月28日,西班牙探險家胡安·鮑提斯塔·德·安萨在當地選了兩個可建築地點,一個作為軍事用途,另一個則作為傳教用途,但實質的施工卻由安扎的兩名同伴何塞·华金·莫拉加中尉及属于圣方济各会神父弗朗西斯科·帕卢監督。何塞·华金·莫拉加負責建立的是軍事基地舊金山要塞(現已改為要塞公園)。弗朗西斯科·帕卢則負責建立的是教會,他將該地命名為圣方济各传教站,俗稱多洛雷斯传教站(Misión Dolores)。該區所有的一切行政事務皆經由教會管理。
1821年,墨西哥自西班牙獨立,上加利福尼亞也成為墨西哥領土。獨立之後的墨西哥教會管轄的勢力逐漸薄弱,教會所屬的土地也逐漸規劃成私人所擁有。來自英國的威廉·李察森於1835年在半島的西部(即現今位於唐人街與金融區交界的花園角)建立了第一棟私人別宅。李察森經過他人幫助,開始規劃住宅附近的街市,並將此區域稱為芳草地。墨西哥和美國戰争爆發後,美國海軍准將約翰·斯洛特带領手下来到這裡,1846年以美國名義佔領此城。1847年1月30日,海軍上校約翰·蒙哥馬利將芳草地更名為圣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
1848年1月,在於加州東北部的蘇特坊發現黄金後,消息很快的就傳開來,同年8月加州發現金礦的消息傳到東部的紐約,各地許多懷著想一夕致富的人開始湧入舊金山港口。1849年起,加州淘金潮真正展開,從美國其他各地和其他國家搭船或者是從內陸來到加州夢想實現掏金夢的人絡繹不絕,船上的旅客、水手甚至船長下了船馬上就前仆後繼的前往蘇特坊,當時舊金山港口的帆船到處可見,而市區的人口一夕間暴漲。這也讓舊金山居民從1847到1870年之間,從500人口增加到15萬人口。後來所謂舊金山四十九人即是那些於1849年從各地來到舊金山想一夕致富的人。
當時除了世界各地前來實現掏金夢的投機者外,許多人在舊金山開店提供掏金者需要的補給品,當時的公司有些至今存在,包括製造李維斯牛仔褲(1873年)的李維·史特勞斯、吉德利巧克力店(1852年)、FOLGERS咖啡(1850年)和富國銀行(1852年)、加州銀行(1864年)。1848年發現黃金之前加州仍屬於墨西哥領土,同年二月墨西哥於美墨戰爭中戰敗後,加州變成美國領土。加利福尼亞於1850年正式成美國聯邦政府第31個州,舊金山是起初的一個縣。舊金山聯邦造幣廠於1854年成立,主要打造金幣用來流通市場。掏金熱使得舊金山成為當時美國密西西比河以西最大的城市。
由于加州是以从墨西哥分离出来的加州共和国的身份加入联邦,因此没有受到此前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和密苏里妥协案的影响,加上蓄奴州的影响力难以企及西岸(主要原因是蓄奴州的白人大多是庄园主,普遍家庭经济条件好,所以安于现状不去参加艰苦的淘金活动。而前往加州淘金的白人移民绝大多数来自于北方各州,因此将反对奴隶制的自由主义带到了加州),因此加州在1860年内战爆发时立刻宣布效忠联邦。由于偏远的地理位置以及和东部之间广袤的不宜居地区的阻隔,战火并没有波及加州。旧金山虽然属于比较重要的港口,但没有受到封锁和战争破坏。
同时,由于中央太平洋铁路完工,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交通障碍明显缩小,商人可以把货物通过旧金山直接输往亚洲。而当时适逢日本开国以及中国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增多而扩大开放,亚洲市场成为美国商品的新市场,坐拥良港的旧金山成为西海岸的经济中心。到了19世纪末,旧金山已经拥有繁荣的工业、商业、贸易、金融行业,成为北美洲西海岸和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举足轻重的重要都会。
1906年4月18日的凌晨五點零二分,舊金山發生八級的大地震。地震造成各地的瓦斯管斷裂而引起大火,由於水源不足使得蔓火延燒數日,當時舊金山市區內四分之三的房屋幾乎完全損毀,遠在東灣的區民都可明顯看到火災在市區產生的煙霧。這次地震造成舊金山區民30萬人無家可歸,許多人只能露宿公園和街頭。當時的記錄上只有498人喪生,直到2005年市政府才正式更改喪生人數為超過三千人。舊金山大地震徹底摧毀了舊金山的街景,但也使得舊金山能獲得機會浴火重生而改造成現代化的都市。當時無家可歸的居民大量遷移至東灣的奧克蘭和柏克萊地區,也促進東灣地區和舊金山往來的聯繫,讓東灣開始蓬勃發展。
受1882年《排華法案》的影響,許多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的華人和其他亞裔移民在美國倍受歧視。舊金山地震引起的大火燒毀了當時市政廳的檔案紀錄,讓許多華人有了機會,利用購買的偽造出生紙,以假造美籍華人兒女的身份進入美國,即是後人所稱的紙兒子。據估計,1910到1940年之間,在進入美國的大約17萬5千華人中,有百分之80多的人是以「紙兒子」或「紙女兒」的身份進入美國。紙兒子的出現也造成許多華人後裔無法回歸真實的姓氏和家族史,成為特殊的華人移民史。
地震後的舊金山很快的就準備重建計劃,由於各地都需要貨幣購買材料,但是地震後的火災使得許多銀行的保險櫃過熱,必需等數週保險櫃退溫後才能當打開,許多銀行因此無法提供貨幣給大眾急需的重建貸款。當時才成立不久的義大利銀行是少數火災後仍能夠正常運作的銀行。義大利銀行創辦人吉亞尼尼在地震後很快的就將銀行保險櫃送往郊區,避免了受到大火的影響。由於資金充足,吉亞尼尼對任何需要貸款重建的人全部給予借貸,這使得義大利銀行反而在舊金山大地震後獨霸當地的金融市場。義大利銀行後來於1929年和南加州規模較小的美國銀行合併,改名為美國銀行。
舊金山為了慶祝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竣工,另一方面顯示在1906年大地震後重建的新市貌,而於1915年在現今的濱港區舉行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地震後的舊金山重建非常迅速,地震時被震毀市政廳,也趕在1915年於原地重建完畢,在萬國博覽會舉行時已經完全看不到地震災後的影響。舊金山當時為了加速重建工程,許多建築物省略了防震設計,忽略了當初地震所帶來的警惕,這也導致後來1989年大地震造成許多建築物損毀。萬國博覽會從1915年二月二十日到十二月四日,展地範圍從東邊現在梅森碉堡往西延伸到藝術宮。當時博覽會金碧輝煌的建築物在展後幾乎全部拆除,目前只剩下藝術宮和其後面科博館的建築物、日本茶園、還有市政廳旁的比爾·格雷厄姆市政禮堂。
1989年10月17日下午五點零四分,位於舊金山南邊97公里的聖塔克魯茲山區的聖安地列斯斷層滑動,發生6.9級地震,位於同地震帶的舊金山灣區亦造成許多傷亡。
舊金山的濱港區源為1906年大地震後填土造地所建,地震發生時引起了泥土液態化,土地隨著震波上下搖擺,造成許多房屋損毀並引起大火。雙層通行的海灣大橋位於奧克蘭段的上層道路斷裂,最嚴重的位於奧克蘭市,連接海灣大橋的雙層尼米茲高速公路的上層完全震垮,造成42人在車內被壓死。當時舊金山南邊的燭台球場正準備舉行舊金山巨人隊和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美國職棒世界大賽,此次地震經由電視轉播即時傳遍了世界各地,世界大賽因此延後了十日,這次地震後來又稱為世界大賽大地震或是89年大地震。
此次地震結果造成880號州際公路(尼米茲高速公路)改道重建,經由11年後直到2000年才竣工完畢,海灣大橋雖然在地震後一個月重建通行,但經過安全考量,海灣大橋奧克蘭段必須改建新橋段,新橋段將於2013年建造完成。橫跨舊金山碼頭區,連接海灣大橋和金門大橋的480號加州州道(濱海高速公路)在地震後拆除,該公路拆除後讓港口碼頭區重獲新生,目前開放式的空間規劃讓港口碼頭區重新恢復20世紀初繁榮的景象。此次在地震中唯一沒受影響的灣區捷運在地震後成為連接東灣和舊金山的主要交通工具,災後頭兩個月的每日載客量從22萬名旅客陡增到33萬名旅客。當時已取消了多年的灣區接駁運輸船,在地震後重新開闢阿拉米達、奧克蘭、柏克萊連接舊金山的路線。此次地震造成各地共57人死亡,一萬兩千棟房屋損毀,舊金山往後的都市計畫因此大為改變,許多建築物必須加強防震措施或是改建。大地震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日。
2004年2月12日到3月11日間,時任市長的加文·纽森和其他官员开始发布無法律效力的同性婚姻证书,成为美国同性婚姻问题的焦点。加州當時並未承認同性婚姻,在2008年加州最高法院裁決禁止同性婚姻違法前,共有4161对同性伴侣领取了结婚证書。
舊金山位於加州的聖安地列斯斷層上。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在1906年,之前在1851年,1858年,1865年和1868年也发生过大型地震。最近的地震是1989年,市中心的街道出了几尺宽的裂口,其中包括上海湾大桥的路线。
市區是典型的丘陵地带,城内有很多直上直下的街道。市内有名的山丘有:諾布山,太平洋高地(Pacific Heights)、雙峰(Twin Peaks)、俄羅斯山和電報山。市區內最高的大衛森山(Mount Davidson,282公尺)上面佇立有31公尺高的十字像,附近另外有紅色的蘇特洛訊號塔(Sutro Tower),塔高298公尺。
舊金山市内没有河流,城市用水主要是靠海岸山脈的積雪流入山脈附近的 Hetch Hetchy 水庫,經由管路運輸到城內。城内有兩座橋樑,連接北部101號高速公路到馬林郡的橘色金門大橋,和580號高速公路通往東灣奧克蘭和柏克萊,銀灰色的雙節式海灣大橋。舊金山另有地鐵經由海底隧道通往東灣奧克蘭。
舊金山半島三面環水,并受太平洋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舊金山是典型的凉夏型地中海式气候。因長期受海風影響,舊金山夏天的日高溫通常只有20摄氏度左右,一年大约只有一个星期会因強勁陸風影響而超過攝氏30度。9月是最暖和的月份。同時因太平洋水溫長年在攝氏10至15度間,夏天半夜也可能下降到10度以下。舊金山因臨近海邊和金門海峽,下半夜和早上多受霧的影響,但夏季降雨極少,雨季為1月至4月間,冬天雖冷,但鲜有降雪或霜。市中心上一次0 °C(32 °F)或以下的气温在1990年12月24日[20];最近一次的低溫在2023年2月24日,溫度降至3.8度,打破132年前的舊金山低溫紀錄[21];最近一次降小雪是在2011年2月25日,而在此之前上一次降雪则是在1976年2月5日。
根据1991至2020年在旧金山市中心的数据,日最低气温低于或等于5 °C(41 °F)的平均日数为6.1天;日最高气温超过30 °C(86 °F)的日数年均只有7.0天,35 °C(95 °F)以上的气温为罕见[20]。最冷月(1月)均温11.2 °C(52.2 °F)[22],极端最低气温−3 °C(27 °F)(1932年12月11日)[20]。最热月(9月)均温17.2 °C(62.9 °F)[22],极端最高气温41 °C(106 °F)(2017年9月1日)[20]。年均降水量约581毫米(22.89英寸),2013年降水量最少(只有142毫米(5.59英寸)),1983年降水量最多(当年降水量为1,111毫米(43.75英寸))[20]。
旧金山市中心(1991–2020年正常值,1849年至今极端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26 (79) |
27 (81) |
31 (87) |
34 (94) |
36 (97) |
39 (103) |
37 (99) |
37 (98) |
41 (106) |
39 (102) |
30 (86) |
24 (76) |
41 (106) |
平均最高温 °C(°F) | 19.5 (67.1) |
22.1 (71.8) |
24.7 (76.4) |
27.1 (80.7) |
27.4 (81.4) |
29.2 (84.6) |
26.9 (80.5) |
28.6 (83.4) |
32.7 (90.8) |
31.1 (87.9) |
24.3 (75.8) |
19.1 (66.4) |
34.4 (94.0) |
平均高温 °C(°F) | 14.3 (57.8) |
15.8 (60.4) |
16.7 (62.1) |
17.2 (63.0) |
17.8 (64.1) |
19.2 (66.5) |
19.1 (66.3) |
19.9 (67.9) |
21.2 (70.2) |
21.0 (69.8) |
17.6 (63.7) |
14.4 (57.9) |
17.8 (64.1) |
平均低温 °C(°F) | 8.1 (46.6) |
8.8 (47.9) |
9.4 (48.9) |
9.8 (49.7) |
10.8 (51.4) |
11.7 (53.0) |
12.4 (54.4) |
13.1 (55.5) |
13.1 (55.6) |
12.4 (54.4) |
10.4 (50.7) |
8.3 (47.0) |
10.7 (51.3) |
平均最低温 °C(°F) | 4.7 (40.5) |
5.6 (42.0) |
6.5 (43.7) |
7.2 (45.0) |
8.9 (48.0) |
10.1 (50.1) |
10.9 (51.6) |
11.6 (52.9) |
11.1 (52.0) |
9.9 (49.9) |
7.2 (44.9) |
4.8 (40.7) |
3.8 (38.8) |
历史最低温 °C(°F) | −2 (29) |
−1 (31) |
1 (33) |
4 (40) |
6 (42) |
8 (46) |
8 (47) |
8 (46) |
8 (47) |
6 (43) |
3 (38) |
−3 (27) |
−3 (27) |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 112 (4.40) |
111 (4.37) |
80 (3.15) |
41 (1.60) |
18 (0.70) |
5.1 (0.20) |
0.25 (0.01) |
1.5 (0.06) |
2.5 (0.10) |
24 (0.94) |
66 (2.60) |
121 (4.76) |
581 (22.89) |
平均降雨天数(≥ 0.01 in) | 11.2 | 10.8 | 10.8 | 6.8 | 4.0 | 1.6 | 0.7 | 1.1 | 1.2 | 3.5 | 7.9 | 11.6 | 71.2 |
月均日照時數 | 185.9 | 207.7 | 269.1 | 309.3 | 325.1 | 311.4 | 313.3 | 287.4 | 271.4 | 247.1 | 173.4 | 160.6 | 3,061.7 |
可照百分比 | 61 | 69 | 73 | 78 | 74 | 70 | 70 | 68 | 73 | 71 | 57 | 54 | 69 |
数据来源:NOAA(1961–1974年日照)[22][20][23] 注:降水、日高温、日低温、降雪量和降雪深度记录始于1849年10月1日、1874年6月1日、1875年1月1日、1876年1月1日和1922年1月1日。[20] |
旧金山国际机场(1991–2020年正常值,1945年至今极端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23 (74) |
26 (78) |
29 (85) |
33 (92) |
36 (97) |
41 (105) |
37 (99) |
37 (99) |
40 (104) |
37 (99) |
29 (85) |
24 (75) |
41 (105) |
平均最高温 °C(°F) | 18.6 (65.4) |
21.0 (69.8) |
23.8 (74.9) |
27.0 (80.6) |
28.9 (84.0) |
31.6 (88.9) |
29.9 (85.8) |
30.8 (87.4) |
32.5 (90.5) |
30.4 (86.7) |
23.5 (74.3) |
18.4 (65.2) |
34.8 (94.7) |
平均高温 °C(°F) | 14.4 (58.0) |
16.0 (60.8) |
17.4 (63.4) |
18.7 (65.6) |
20.2 (68.3) |
21.9 (71.5) |
22.6 (72.6) |
23.0 (73.4) |
23.8 (74.8) |
22.4 (72.3) |
17.9 (64.3) |
14.6 (58.2) |
19.4 (66.9) |
平均低温 °C(°F) | 6.9 (44.5) |
7.8 (46.1) |
8.7 (47.6) |
9.5 (49.1) |
10.9 (51.6) |
12.0 (53.6) |
12.9 (55.3) |
13.6 (56.4) |
13.3 (55.9) |
11.9 (53.4) |
9.2 (48.5) |
7.0 (44.6) |
10.3 (50.6) |
平均最低温 °C(°F) | 2.8 (37.1) |
4.1 (39.3) |
5.3 (41.5) |
6.6 (43.9) |
8.8 (47.8) |
10.2 (50.3) |
11.2 (52.2) |
11.7 (53.1) |
11.1 (51.9) |
8.8 (47.9) |
5.2 (41.4) |
2.9 (37.2) |
1.9 (35.5) |
历史最低温 °C(°F) | −3 (26) |
−1 (30) |
−1 (31) |
2 (36) |
4 (39) |
6 (43) |
7 (44) |
7 (45) |
5 (41) |
3 (37) |
−1 (31) |
−4 (24) |
−4 (24) |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 99 (3.89) |
101 (3.96) |
69 (2.73) |
35 (1.36) |
12 (0.48) |
3.6 (0.14) |
0.00 (0.00) |
1.0 (0.04) |
1.8 (0.07) |
20 (0.79) |
52 (2.04) |
105 (4.14) |
499 (19.64) |
平均降雨天数(≥ 0.01 in) | 10.9 | 10.8 | 10.3 | 6.2 | 3.3 | 1.2 | 0.0 | 0.4 | 0.9 | 3.1 | 7.2 | 11.1 | 65.4 |
平均相對濕度(%) | 78.3 | 75.8 | 73.2 | 70.9 | 71.2 | 71.4 | 73.2 | 74.5 | 71.9 | 71.9 | 74.8 | 77.5 | 73.7 |
数据来源:NOAA(1961–1990年相对湿度)[24][20][25] |
蒙特雷(1991–2020年正常值,1906年至今极端数据)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32 (90) |
30 (86) |
31 (88) |
34 (93) |
35 (95) |
36 (97) |
36 (96) |
36 (96) |
40 (104) |
40 (104) |
35 (95) |
32 (89) |
40 (104) |
平均最高温 °C(°F) | 22.6 (72.7) |
23.4 (74.2) |
24.5 (76.1) |
26.8 (80.2) |
26.7 (80.0) |
28.1 (82.5) |
26.8 (80.3) |
28.6 (83.5) |
31.1 (88.0) |
31.6 (88.9) |
26.3 (79.3) |
21.1 (69.9) |
33.3 (92.0) |
平均高温 °C(°F) | 15.7 (60.3) |
16.1 (61.0) |
16.9 (62.5) |
17.3 (63.2) |
17.8 (64.0) |
18.9 (66.0) |
19.6 (67.2) |
20.3 (68.5) |
21.6 (70.8) |
21.3 (70.3) |
18.0 (64.4) |
15.1 (59.2) |
18.3 (65.0) |
日均气温 °C(°F) | 11.4 (52.6) |
11.8 (53.2) |
12.4 (54.3) |
12.8 (55.0) |
13.6 (56.4) |
14.6 (58.3) |
15.6 (60.1) |
16.2 (61.1) |
16.7 (62.1) |
16.1 (61.0) |
13.3 (56.0) |
11.0 (51.8) |
13.8 (56.9) |
平均低温 °C(°F) | 7.2 (44.9) |
7.4 (45.3) |
7.8 (46.1) |
8.2 (46.8) |
9.4 (48.9) |
10.4 (50.7) |
11.7 (53.0) |
12.1 (53.7) |
11.9 (53.4) |
10.9 (51.6) |
8.7 (47.7) |
6.9 (44.4) |
9.4 (48.9) |
平均最低温 °C(°F) | 2.1 (35.8) |
3.4 (38.2) |
4.0 (39.2) |
4.9 (40.8) |
6.5 (43.7) |
7.8 (46.0) |
9.4 (49.0) |
9.7 (49.5) |
9.1 (48.3) |
7.3 (45.2) |
4.4 (39.9) |
2.1 (35.7) |
0.8 (33.4) |
历史最低温 °C(°F) | −6 (22) |
−3 (26) |
0 (32) |
2 (35) |
2 (35) |
5 (41) |
6 (43) |
7 (45) |
5 (41) |
2 (35) |
−1 (30) |
−7 (20) |
−7 (20) |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 87 (3.43) |
90 (3.53) |
66 (2.60) |
32 (1.26) |
11 (0.42) |
2.5 (0.10) |
0.51 (0.02) |
1.0 (0.04) |
2.3 (0.09) |
24 (0.93) |
45 (1.77) |
74 (2.91) |
435.31 (17.1) |
平均降雨天数(≥ 0.01 in) | 10.7 | 11.5 | 10.1 | 7.0 | 3.9 | 3.1 | 1.1 | 2.0 | 1.5 | 4.2 | 7.7 | 10.3 | 73.1 |
数据来源:Western Regional Climate Center |
整個舊金山市以市場街為主幹分為南北兩端,市場街從東邊舊金山灣的內河碼頭(The Embarcadero)和舊金山渡輪大廈為起點經過金融區、田德隆區、市政中心一直通到西南邊的卡斯楚街和諾谷區。
旅遊業是舊金山經濟的骨幹,也常被描述在歌曲、電影、與流行文化裡,同時也使得舊金山這個城市和它的地標得以舉世聞名。舊金山吸引了全美國第五多的旅客[26],市政府也聲稱北岸靠近漁人碼頭的39號碼頭吸引了在全國任何景點裡第三多的旅客[27]。2007年時共有超過1600萬旅客來訪,注入超過82億美元到舊金山的經濟[28]。在擁有大型旅館、良好餐飲服務、和世界等級馬斯科尼展覽館的優勢下,舊金山是北美舉行展覽會和大會的最受歡迎地點前十名之一[29]。旧金山拥有多元化的服务经济,遍布各种专业服务,包括金融服务,旅游业和(越来越多)高科技。2017年,14个县的圣荷西 - 旧金山 - 奥克兰联合统计的GDP为9070亿美元,在CSA中排名第3,超过16个国家。
舊金山於19世紀中的加州淘金潮時逐漸發展成美國西岸的金融中心。在金融商業區的蒙哥馬利街有「西部的華爾街」之稱,位於這條街上的有聯邦儲備銀行舊金山分行和太平洋證券交易所(Pacific Stock Exchange)舊址。全美最大銀行美國銀行即創始於舊金山。許多其他國際金融機構、跨國銀行、以及創投基金都在舊金山創立或設有地區總分部[30],六家財星500公司[31]、和許多包含法律、公共關係、建築、和平面設計的專業服務公司都設立在市中心。舊金山是二級全球城市的成員之一。
舊金山合宜的氣候和開放的風氣,加上市政府為了吸引科技公司進駐和鼓勵投資創業,提供了許多減免優惠,讓許多世界級科技總公司願意落腳在舊金山。21世紀初期的舊金山试图转型成為生化科技和生物醫學重鎮,在AT&T球場南端新開闢了米慎灣科學園區,由舊金山加大醫學院和基因科技公司的合作帶領下,成立了世界數一數二的再生醫學研究中心注重於幹細胞方面的研究。原來為火車倉儲轉運站的米慎灣經過21世紀第一個十年改造後,在AT&T球場和米慎灣科學園區的帶領下,吸引了許多專業人士和新興商業進駐,重新活化為商業住宅區。舊金山於2013年在米慎灣南邊舉行美國杯帆船比賽。2010年代之后,舊金山得到高新科技公司的青睐,大量互联网技术公司把总部或者分部设在舊金山。
互联网和基于互联网的企业
银行、金融
饮食
服装
影视、音乐
其他
舊金山市與縣 年度人口[32] | |
1860 | 56,802 |
1870 | 149,473 |
1880 | 233,959 |
1890 | 298,997 |
1900 | 342,782 |
1910 | 416,912 |
1920 | 506,676 |
1930 | 634,394 |
1940 | 634,536 |
1950 | 775,357 |
1960 | 740,316 |
1970 | 715,674 |
1980 | 678,974 |
1990 | 723,959 |
2000 | 776,733 |
2010 | 805,235 |
2020 | 870,014 |
舊金山的人口在2020年人口普查為870,014人,是全美第17大城市。舊金山每平方英里超過一萬人,人口密度是全美國大城市第二高,僅次於紐約市[33]。舊金山是舊金山灣區傳統上的商業和文化中心,也是「聖荷西—舊金山—奧克蘭」綜合統計區的構成部份之一,總人口有超過700萬人,於2000年美國人口普查時為第五大的統計區[34]。
舊金山是個適合移民的城市,因為非拉丁裔白人約佔42%的總人口;亞裔佔了33.3%的總人口,特別是那些在矽谷的印度籍工程師或來自東亞的科技人才;各拉丁裔族群總共僅佔15%的總人口;非洲裔僅佔6%的總人口,少於全美國非裔人口比例[35]。終身都居住在舊金山的市民並不多,而有34.4%的市民在外國出生。
舊金山有全美國各州縣份裡最高比例的LGBT人口及同性伴侶家庭,並且舊金山灣區有比美國其他都會區都高的同性伴侶家庭比例[36]。男同性戀多於女同性戀;在一個估計裡,五個35歲以上的成年男性人口中就有一個是同性戀[37]。
舊金山家庭的中間年收入在2009年時為70247美元,是在全美國大城市裡排名第五高[38]。與美國其他地方趨勢一樣,中收入家庭的往外遷移造成了舊金山不小的貧富差距[39],同時也造成了兒童僅佔14.5%的人口比例,比美國其他大城市都還少[40]。舊金山有11.7%的家庭在貧窮線下,比全國平均要少,也是在人口普查局統計裡最少的大城市之一[41]。
街頭遊民是舊金山自1980年代起時常面對的問題之一,也是個具有爭議性的問題。一般相信舊金山是美國大城市裡遊民比例最高的城市[42]。2003年的刑案和產物案犯罪率為每10萬人裡各別有742和4943件[43],比全國平均要高[44]。舊金山在這個兩個犯罪案統計裡是美國50大城市裡的排名分別是第32和第38名[43]。
舊金山是加州自1856年起唯一的合併市縣。舊金山市長是也是縣政系統裡的最高的行政長官,市議會也同時兼具縣監事會議(board of supervisors)的功能。由於舊金山的特殊定位,舊金山也能在市區外市府擁有土地執法,如舊金山國際機場。舊金山國際機場座落於舊金山南邊的聖馬刁縣內,但卻由舊金山市政府擁有和管理。舊金山也擁有優勝美地國家公園Hetch Hetchy谷集水區的專用權,這個權力是由1913年的Raker法案所賦予的。
市憲章規定市政府是由兩個平等的部門組成。行政部門的主要首長為市長和其他全市民選官員;行政部門也包含市民服務如警察局和消防隊。11名議員組成的舊金山市監事會議(San Francisco Board of Supervisors)為舊金山的立法部門,現任議長為Aaron Peskin(2006年);監事會議負責監督所有市政府運作情況。議員由各個選區分別選出[45]。假如市長死亡或無法行事,監事會議議長自動繼任市長職務;這個情況在1978年發生過一次,當時的監事會議議長黛安·范士丹在市長乔治·莫斯科尼遭到刺殺後繼任為市長。現在的舊金山年度預算為$50億之多[46]。
美國聯邦政府在舊金山設有許多代表聯邦政府利益的各種機關組織,如美國第九巡迴上訴法庭 (Ninth Circuit U.S. Court of Appeals)、聯邦儲備銀行舊金山分行 、與美國鑄幣局 。舊金山直到1990年初期還保有三個大型軍事設施:舊金山要塞 (Presidio of San Francisco)、金銀島、和舊金山海軍造船廠 (San Francisco Naval Shipyard)。年度的艦隊周 (Fleet Week) 慶祝活動為這些軍事設施的遺留產物之一。加州州政府以舊金山為加利福尼亞最高法院 (Supreme Court of California) 和一些州府機關的總部所在地。多達30個國家在舊金山設有領事館。[47]
舊金山聯合校區是旧金山的教育局。
市内著名的大學包括:
市場街
市場街北邊
市場街南邊 SOMA
舊金山西區
市内有數種公共交通系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