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春秋时代以后的道家发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道家,有時指的是魏晉玄學。理同宋明理學可稱為新儒家。最先提出新道家概念的是馮友蘭,1948年時,他於中國哲學簡史當中提出了新道家的概念[1][2]。如老子所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學這個名稱代表著道家的延續。[3]
新道家,有時指的是當代新道家,又稱現代新道家。理同當代新儒家,又稱現代新儒家。可稱為新儒家。隨後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员董光璧開始發展,[4][5]他在《當代新道家》一文中提出了兩種文化的分裂,一個為科學、一個為人文。他認為古時人文之柱高於科學之柱,然而到了現代卻正好相反。雖然現代科學發達,可是人文卻有漸漸被忽視的傾向。董光璧認為,如果只重科學的發展,就無法體驗科學的內在美,亦無法從自然界內部提出來的美。[6]其中,新道家更超越了老子對「道」的描述,把研究集中到探討現實是存在還是非存在。[7]
如上所言,最先提出新道家概念的是馮友蘭。
許抗生認為,新道家是「崇尚自然的和諧和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是歷史的必然產物。而新道家,應當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應屬道家,二是應是「新」道家,重在「新」與「舊」的相對。此意義象徵著應與先秦道家有所不同。[8]
許抗生同時參考了新儒家的定義,他認為道家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就如宋明理學吸收了先秦儒家的思想。宋明理學提出了以天理為宇宙的根本思想,突破了先秦儒家的學說;而魏晉玄學和黃老之學亦有「名教即自然」、「值心而行」和「以無為體」等思想,亦突破了先秦道家的學說。故此宋明理學可稱為新儒家,反之魏晉玄學亦可稱為新道家。[9][10]
當代新道家,又稱現代新道家。隨後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研究员董光璧開始發展。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教授賴錫三認為,思考新道家應從不同精神向度和不同領域中展現。不但可在「齊物論」的超越中找到「物化」的基礎,亦可從文化現象背後找到存有論,由此可使新道家成為有根之學。沿著這方向走,就有可能產生出道家式的心理學、美學、無為政治理論、放任自由經濟等等。[1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