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社交排斥,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排擠,是指故意将个体拒於社交關係和社會互動之外的行为。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8年3月9日) |
此條目可参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社交排斥涵蓋人際關係上的拒絕、同儕拒絕、排擠、告白被拒絕、家庭隔閡等。社交拒絕既可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群体与个人之间。社交拒絕可以通过霸凌、嘲讽等主動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故意无视等冷暴力行为被动产生。
虽然人类是社会动物,社交拒絕的情况仍然在所难免。但当维持一段关系很重要时,若社交拒絕持续存在或者愈演愈烈,就很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是一群人社交拒絕一个人,就可能引发社交孤立。[1]
拒絕社交對於被拒絕的人會造成諸多心理甚至生理上的健康問題,也會造成社會成本,據估計,光是在英國,每個被排除、孤立的人,平均會對整個社會造成37,000英鎊的損失,且這個數字可能還是被嚴重低估的。[2]
卡伦·霍尼是第一位讨论拒绝敏感现象(rejection sensitivity)的理论家。[3]她认为这是神经质人格的一部分,是对最轻微的拒绝感到深切的焦虑和羞辱的倾向。例如,仅仅被迫等待也可能被视为一种拒绝,并引发极端的愤怒和敌意。[4]
阿尔伯特·梅拉比安开发了一种早期的拒绝敏感性问卷测量方法。[5]梅拉比安认为,敏感的个体不愿表达意见,倾向于避免争论或有争议的讨论,不愿提出请求或对他人施加压力,容易受到他人负面反馈的伤害,并倾向于过分依赖熟悉的他人和情境,以避免遭到拒绝。
更近期(1996年)对拒绝敏感性的定义是“焦虑地期待、迅速察觉并对社交拒绝过度反应”的倾向。[6]人们在感知和对拒绝做出反应的准备程度上存在差异。[6]拒绝敏感性个体差异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由于拒绝敏感性与神经质之间的关联,很可能存在遗传倾向。[7]拒绝敏感性忧郁症虽然不是正式的诊断,但也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常见症状,估计影响多数ADHD患者。[8][9][10]还有人认为拒绝敏感性源于早期的依恋关系和父母的拒绝;[7]同伴的拒绝也被认为起着作用。[7][11]欺凌,一种极端形式的同伴拒绝,可能与后期的拒绝敏感性有关。[7]然而,这些理论都没有确凿的证据。[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