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鼩
哺乳动物物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树鼩(学名:Tupaia tana)是树鼩属的一个种。[1]它原产于苏门答腊和邻近的小岛,以及婆罗洲的低地和丘陵。[3]
栖息地
大树鼩是所有树鼩物种中最主要的陆生物种。它们通常在森林地面上,这是它们觅食的主要地点,尽管它们也有一部分时间在树上。[4]根据野外观察及其形态特征,大树鼩被描述为主要陆生。[5][6]大树鼩主要生活在原始热带雨林中,但在沼泽森林和次生林中也有发现。大树鼩有许多潜在的捕食者,例如纹猫、豹和云豹。
描述
大树鼩比普通树鼩稍大。[4]背毛呈红棕色,后部渐近黑色。有一条黑色条纹从脖子的一半延伸到背部的三分之二处,直到它消失在较暗的后部皮毛中。
该物种的体型测量值是:
- 头部和躯体:165至321毫米
- 尾巴:130质220毫米
- 后脚:43至57毫米
- 体重:154至305克
- 口鼻部:成年个体的眼睛中心到口吻尖的距离大于37毫米。[3]
大树鼩有灵敏的听觉和大眼睛,这使它具有敏锐的夜视能力,[7]但白天的视力很差。
饮食习惯
它们的食物包括蚯蚓和节肢动物,如蜈蚣、千足虫和甲虫幼虫,以及一些水果。[3]不太喜欢的节肢动物包括蚂蚁、甲虫、蜘蛛、蟑螂和蟋蟀。
繁殖
雄性和雌性的平均生殖成熟年龄都在一岁左右。雌性几乎总是生下两个晚熟的幼崽。在质量差的地区或资源稀缺时期,雌性的繁殖力会降低。[8]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