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古特曼演算法(英語:Gutmann method)是一種將電腦硬碟中的內容,如檔案,進行安全抹除的演算法。該演算法由彼得·古特曼與科林·普拉姆設計,最早出現於1996年6月的期刊文章《Secure Deletion of Data from Magnetic and Solid-State Memory》。主要特色是在要被抹除的區段中重複寫入35個片段。
而片段的選擇,是在假定使用者不知道使用在硬碟的編碼機制為何,因此該演算法特別為3種不同型別的硬碟,設計不同的片段。如果使用者知道硬碟所使用的編碼模式,就可以為這個硬碟選用專屬的片段模式。一個硬碟當中不同的編碼機制,會需要不同的片段模式。
在古特曼演算法當中,大多數的片段模式多是設計給較老舊的MFM/RLL編碼硬碟。較為近代的硬碟類型技術上都不是使用這種較老舊的編碼模式,造成這些由古特曼設計的片段模式成為累贅[1]。因此,從約2001年開始,ATA IDE與SATA硬碟製造商,針對「安全抹除」標準進行支援設計,避免了使用古特曼演算法抹除整個硬碟的需求[2]。
自2001年起,一些高技術配置及SATA硬碟製造商的設計已支援ATA Secure Erase標準,使得在清除整個硬碟時,不再需要使用古特曼演算法。[3]此外,古特曼演算法不適用於隨身碟:一項2011年的研究顯示,有 71.7% 的資料仍可被恢復。而在固态硬盘上,使用該方法後的資料恢復率約為 0.8% 至 4.3%。[4]
在大多數作業系統中,刪除功能僅會將檔案所佔用的空間標記為可重複使用(即移除檔案的指標),但不會立即移除其內容。因此,在此階段,透過許多資料恢復軟體仍能相對輕鬆地還原檔案。然而,一旦該空間被其他資料覆寫後,已無法透過純軟體方式來恢復被覆寫的資料,因為儲存裝置的介面僅能回傳當前的內容。
彼得·古特曼主張,情报机构可能具備高階工具(例如磁力顯微鏡搭配图像分析),可以偵測磁碟上先前的資料位元。然而,根據《使用磁力顯微鏡從硬碟重建資料》的研究,這項主張被認為站不住腳。[5]
一次完整的覆寫程序由四組隨機寫入模式作為開頭,接著隨機執行第 5 至 31 次的特定寫入模式(詳見下表),最後再以四組隨機模式作為結束。
每個第 5 至 31 次的模式皆針對某一種磁儲存的代码方式設計,以隱藏磁碟上的資料,達到無法輕易恢復的效果。儘管下表中的位元模式專門針對特定編碼方式,但覆寫時仍會對整個磁碟進行多次寫入,確保資料被徹底覆蓋。使用該方法的最終目標是,即使是高階的物理掃描技術(如磁力顯微鏡),也無法恢復任何資料。
次數 | 寫入資料 (表示法) | 針對的編碼方式之磁碟寫入模式 | |||
---|---|---|---|---|---|
二进制 | 十六进制 | (1,7)長度限制編碼 | (2,7)長度限制編碼 | 改良頻率調變 | |
1~4 | (隨機) | (隨機) | |||
5 | 01010101 01010101 01010101
|
55 55 55
|
100 ...
|
000 1000 ...
| |
6 | 10101010 10101010 10101010
|
AA AA AA
|
00 100 ...
|
0 1000 ...
| |
7 | 10010010 01001001 00100100
|
92 49 24
|
00 100000 ...
|
0 100 ...
| |
8 | 01001001 00100100 10010010
|
49 24 92
|
0000 100000 ...
|
100 100 ...
| |
9 | 00100100 10010010 01001001
|
24 92 49
|
100000 ...
|
00 100 ...
| |
10 |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
00 00 00
|
101000 ...
|
1000 ...
|
|
11 | 00010001 00010001 00010001
|
11 11 11
|
0 100000 ...
|
||
12 | 00100010 00100010 00100010
|
22 22 22
|
00000 100000 ...
|
||
13 | 00110011 00110011 00110011
|
33 33 33
|
10 ...
|
1000000 ...
|
|
14 | 01000100 01000100 01000100
|
44 44 44
|
000 100000 ...
|
||
15 | 01010101 01010101 01010101
|
55 55 55
|
100 ...
|
000 1000 ...
| |
16 | 01100110 01100110 01100110
|
66 66 66
|
0000 100000 ...
|
000000 10000000 ...
|
|
17 | 01110111 01110111 01110111
|
77 77 77
|
100010 ...
|
||
18 | 10001000 10001000 10001000
|
88 88 88
|
00 100000 ...
|
||
19 | 10011001 10011001 10011001
|
99 99 99
|
0 100000 ...
|
00 10000000 ...
|
|
20 | 10101010 10101010 10101010
|
AA AA AA
|
00 100 ...
|
0 1000 ...
| |
21 | 10111011 10111011 10111011
|
BB BB BB
|
00 101000 ...
|
||
22 | 11001100 11001100 11001100
|
CC CC CC
|
0 10 ...
|
0000 10000000 ...
|
|
23 | 11011101 11011101 11011101
|
DD DD DD
|
0 101000 ...
|
||
24 | 11101110 11101110 11101110
|
EE EE EE
|
0 100010 ...
|
||
25 |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
FF FF FF
|
0 100 ...
|
000 100000 ...
|
|
26 | 10010010 01001001 00100100
|
92 49 24
|
00 100000 ...
|
0 100 ...
| |
27 | 01001001 00100100 10010010
|
49 24 92
|
0000 100000 ...
|
100 100 ...
| |
28 | 00100100 10010010 01001001
|
24 92 49
|
100000 ...
|
00 100 ...
| |
29 | 01101101 10110110 11011011
|
6D B6 DB
|
0 100 …
|
||
30 | 10110110 11011011 01101101
|
B6 DB 6D
|
100 …
|
||
31 | 11011011 01101101 10110110
|
DB 6D B6
|
00 100 …
|
||
32~35 | (隨機) | (隨機) |
表中的模式透過不同編碼方式展示了磁碟上的位元如何排列。這些模式旨在隱藏原始資料,使即便有進階的工具也難以找回。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這間私人非營利研究機構的丹尼爾·費恩柏格(Daniel Feenberg)對葛特曼的主張提出了批評。他質疑葛特曼所宣稱的「情報機構有能力讀取被覆寫的資料」的說法,指出此類主張缺乏證據支持。費恩柏格發現,葛特曼引用了一個不存在的資料來源,且其他來源也無法實際證明成功恢復資料,只能進行部分成功的觀察。此外,葛特曼對「隨機」的定義與常見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他認為,隨機資料應該是偽隨機數據,且序列的生成規律需為資料恢復方所知。然而,這與一般的「不可預測」隨機數不同,例如由密码学安全伪随机数生成器所生成的序列。[6]
儘管如此,一些政府的資訊安全程序仍認為,磁碟即使已被覆寫一次,仍屬於敏感資料。[7]
葛特曼本人對部分批評進行了回應,並在其原始論文的後記中批評了人們對其演算法的濫用。他指出[8][9]:
「自從這篇論文發表以來,有些人將我所描述的35 次覆寫技術,視為一種驅邪儀式來驅逐邪靈,而非基於磁碟編碼技術的技術性分析。因此,他們主張即使在PRML和EPRML磁碟上也應進行完整的 35 次覆寫,儘管這樣做的效果不會比單純以隨機資料覆蓋更有效。」「實際上,對任何磁碟進行完整的 35 次覆寫都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此技術的設計涵蓋了所有常用編碼技術的組合,包括超過 30 年歷史的 MFM 方法(如果你不了解這段話的意思,請重讀論文)。如果你使用的磁碟採用某一種特定的編碼技術X,只需要進行針對 X 的覆寫,而不需要進行全部 35 次的覆寫。」
「對於現代的 PRML 和 EPRML 磁碟而言,進行幾次隨機資料的擦除已是最佳方法。正如論文所說,『用隨機資料進行徹底擦除,已經是所能達到的最佳效果』。這在1996 年如此,現在依然如此。」
— 彼得·古特曼, 〈從磁性與固態記憶體中安全刪除資料〉, 奧克蘭大學電腦科學系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