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子論(英語:Atomism,來自古希臘語atomos,含義為“不可分割”),是在一些古代傳統中發展出的一種自然哲學。原子論者將自然世界理論化為由兩基本部分所構成:不可分割的原子和空無的虛空(void)。
依據亞里士多德引述的原子論觀點,原子是不可構造的和永恆不變的,並且形狀和大小有無窮的變化。它們在空無(empty)中移動,相互碰離,有時變成與一個或多個其他原子相鉤結而形成聚簇(cluster)。不同形狀、排列和位置的聚簇引起世界上各種宏觀物質(substance)。[1][2]
德谟克利特和留基伯声称,真空或虚空(void or empty space)将原子分散开来,使其能够自由运动。当原子运动时,它们可能会相互碰撞并形成新的排列方式,从而导致物质发生变化。两位思想家认为这些永恒的原子数量是无限的,但可以组合成不同结构的数量是有限的。[3]这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物质存在固定的量。例如,在我们死后,构成身体的原子并不会腐烂消失,而是分散并重新组合。德谟克利特和留基伯提出了完整且机械论性质的宇宙观,并没有依赖于神或众神概念。他们还揭示了物质的基本属性,这对于物理科学的发展尤其重要,在17世纪至20世纪之间彻底改变了科学界对于原子理论。[4][5][6]
對原子概念的記述可以上溯到古希臘和古印度。在西方,對原子的記述出現在公元前5世紀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的著作中[7]。有人將印度的耆那教[8][9]的原子論認定為開創者大雄在公元前6世紀提出,並將與其同時代六師外道的正命論和順世派先驅的元素思想也稱為原子論[10]。對於印度文化影響希臘還是反之,亦或二者獨立演化迄今仍存在爭議。[11]
在古印度哲學中,正理派和勝論派後來發展出了原子如何組合成更複雜物體的理論。[12]佛教中,在對應於元素論的四界學說基礎上,发展出了對應原子論的極微學說,後來進一步演繹出成規模體系的色聚理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