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美国物理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休·艾弗雷特三世(英語:Hugh Everett III,1930年11月11日—1982年7月19日)是一名美國量子物理学家,以提出多世界詮釋而著名。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0年10月18日) |
艾弗莱特出生于1930年11月11日,由于祖父和父亲也都叫 Hugh Everett,因此他是艾弗雷特三世。
艾弗莱特崇敬爱因斯坦,12岁的时候,他就写信问在普林斯顿的爱因斯坦一些关于宇宙的问题,爱因斯坦去信回答了他。1953年畢業於美國天主教大學化學工程系,獲得獎學金入讀普林斯頓大學,一开始他进的是数学系,但他很快想方设法转投物理。他的指導教授是物理學家約翰·惠勒,研究所期间,艾弗雷特專攻冯·诺伊曼和波耳的量子力学。
1957年艾弗雷特在博士論文Relative State Formulation of Quantum Theory(Rev. Mod. Phys. 29: 454–462)中,提出多世界詮釋(many worlds interpretation,MWI)。他假設所有孤立系統的演化都遵循薛丁格方程式,波函數不會崩坍(Collapse),而量子的測量卻只能得到一種結果,也就是說,處於「疊加態」。艾弗雷特認為測量儀器與被測系統的狀態之間有某種關聯,稱之為「相對態」(relative state),测量带来的不是坍缩,而是分裂(Splitting)的宇宙。對此物理学界的反应是异常的冷淡,1959年前往哥本哈根與玻尔見面,玻尔对此不作任何评论。獲得博士學位後,艾弗雷特離開物理界,進入美国五角大廈工作,後來在金融界、電腦界工作。
艾弗雷特長年抽煙與酗酒,1982年心臟病死於家中。
艾弗雷特育有一子一女。女兒 麗茲(Elizabeth Everett/Liz)長期為精神分裂症而困擾,1996年自杀。兒子馬克·奧利弗·艾弗雷特是搖滾樂隊 Eels 的成員。2007年,他接受PBS節目新星(NOVA)的邀請,參與一個有關父親生平的節目Parallel Worlds, Parallel Lives,他表示「父親不曾跟我說過有關他的理論的片言隻語」,「他活在自己的平行世界」。
艾弗雷特被《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譽为“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