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界體系理論(英語:world-systems theory)[1],是由萨米尔·阿明、阿銳基、安德烈·冈德·弗兰克與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等人創建的後馬克思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及社會理論,應用於全球史和社会变迁。該理論強調將世界體系(而非民族國家)作為主要(但不是唯一的)的社會分析單元。[1]
「世界體系」是指跨區域和跨國的勞動分工,它將世界分成了核心經濟、半邊陲經濟和邊陲經濟。[2]核心經濟專注於高科技、资本密集型的生產,而世界的其餘部分則要進行低技術、勞動密集型生產以及原材料的開採。[3]這一體系時刻都在強化核心國家的支配地位。[3]然而,該體系也有動態性,部分是由於运输方式的變革,以及單個國家可能會獲得/失去其核心/半邊緣/邊緣的地位。[3]這種結構是由勞動分工統一起來的。它是植根於资本主义經濟的世界經濟。[4]在一段時間內,某些國家成為世界霸權;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裏,隨着世界體系在地理上擴展、經濟上強化,霸主的地位從荷蘭轉移到了英國,最近又轉移到了美国。[3]
世界體系理論發跡於20世紀70年代。[1]其理論基礎主要在社会学,但已發展成為非常跨學科的理論。[2]世界體系理論試圖取代現代化理論的地位,華勒斯坦對現代化理論的批判主要有以下三點:[2]
該理論有三個主要的來源:年鑑學派、马克思主义傳統,以及依附理論。[2][5]其中,年鑑學派传统(尤其是費爾南·布勞岱爾)对華勒斯坦在於將長時期的過程和將地理-生態區域作為分析單元。马克思主义增加了對社會衝突的強調,關注資本積累過程和競爭性的阶级斗争,關注相關的總體,社會形態的短暫性以及矛盾衝突的辯證運動。而依附理論是一套對發展過程的新馬克思主義解釋。
傳統馬克思主義中也有對帝國主義的探討,列寧在其名著《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中首開其端。世界體系論中談及的核心與邊陲概念也源於列寧。
其他對世界體系理論產生影響的有卡尔·波兰尼、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6]和约瑟夫·熊彼特等學者(特別是他們對商業週期和三種基本經濟組織模式概念的研究:互惠模式、再分配模式和市場模式,華勒斯坦將其重新定義為對微型系統、世界帝國和世界經濟的討論)。
華勒斯坦認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發展對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口是有害的。[7]他認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時期是一個「過渡時代」,它將讓位於一個(或多個)未來的世界體系,其結構無法預先確定。[8]
世界體系的主要思想家有奥利弗·考克斯、萨米尔·阿明、阿銳基、安德烈·岡德·法蘭克,以及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其他主要貢獻者有克里斯托弗·蔡斯-邓恩、贝弗里·西尔弗、珍妮特·阿布-卢格霍德、李民骐、库尼伯特·拉弗等人。[2]
華勒斯坦從邊陲與核心的資源分配機制入手。「核心」係指已開發的工業化地區、政治集團,「邊陲」指較貧窮並以出口原物料為主的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半邊陲」是一方面支配某些邊陲國,另一方面又被技術更先進的強國支配的中小國家。透過市場機制,邊陲受到中心的剝削。這是世界體系的空間劃分。華勒斯坦如是說:
世界體系是一個社會體系,它有其邊界、結構、成員團體、合法性規則及凝聚性。它的生命由各種相衝突的力量構成,它們以張力聚合之,又隨著各團體試圖為己重塑這套體系而拆解之。它具有有機體的特徵,因為在其生命期中有些特徵在某些方面改變了,而在另一些方面則保持穩定。人們可以按照它功能的內在邏輯,定義其結構在不同時間的強或弱。[9]
至於時間向度,華勒斯坦定義了世界體系的四個時間特色:週期節律代表經濟的短期波動,華勒斯坦基於康德拉季耶夫的長波理論,指出資本主義具有約40-50年的擴張-收縮週期,而中心、邊陲與半邊陲的格局也隨之調整。長期趨勢一如其名,代表經濟成長或衰退等長期的傾向。矛盾是系統內的一般爭議,通常是關於短期與長程目標之間的取捨。最後一個特色是危機,這也代表該系統的終結。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