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国上海高等音乐学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音乐学院(简称上海音院或上音,音乐界称上海院),前身为建于1927年11月的国立音乐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音乐院校,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徐汇区汾阳路20号。现任院长为歌唱家廖昌永。
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是由蔡元培和萧友梅于1927年11月27日在上海陶爾斐斯路创建的国立音乐院。1929年9月改名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1年改名国立上海音乐院;1945年改名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1950年改名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改為現名上海音乐学院。[1]
萧友梅在1920年就曾向北洋政府建议建立专门研究音乐的高等学府,但没有被政府采纳。1927年末,在蔡元培的支持下,蕭友梅籌建了國立音樂院,任教务主任,校长则为蔡元培[1]。音樂院改組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后,萧友梅正式擔任校長。他最初的办学计划是每年招生50人、经费每月3000,以后逐年增加。此计划虽得政府批准,但他还需要的6万元开办费、校舍建筑费只得到空头支票。他只好租用陶尔斐斯路56号办学,后来屡次因无法按时交纳房租而迁移校址。中华民国政府的开办费始终没有发下来,每月费用前后还拖欠了92500元。他曾在社会上募捐,得到10950元。[2]
1929年夏学校发生学潮。当时学校在暑假加收住宿、水电、练琴费等共计八元。而此时南京政府的《专科学校组织法》使得國立音樂院降格为音乐专科学校,师生之中有不满情绪,因此前往南京请愿。参加者包括洪潘、蒋风之、陈振铎、冼星海等,其中洪潘甚至要求开除萧友梅。这导致学校锁琴房、断水电,闹事的学生(包括冼星海和陈振铎)和老师停发录取、录用通知书。这最终使得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29年7月25日下令国立音乐院临时停办并成立改组委员会。萧友梅也因此在当月辞职,不过又在8月19日得到复聘。[3]
文革中大批优秀音乐高级知识分子受到批判,学院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是上海地区“伤亡”最惨重的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以后校務逐步恢复正常;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纷纷出国,同时一部分老教师退休,出现了人才断档的危机。1997年70周年校庆之际提出建设国际一流音乐学院的目标,之后10年间学院重点在于恢复并且提高整体教师队伍,引进了一批优秀音乐家和理论家。
2005年上海市投入巨资对上海音乐学院进行改建,并将其列入2006年市府10大工程之一。2007年主体结构改建完工,迎接80周年校庆。2019年9月15日,上海音乐学院东北角的上音歌剧院建成启用。[4]
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最早设立博士点的音乐学院;2002年陆续创办艺术管理和音乐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达到重点本科线以上的应届毕业生;并且开始兴办普及音乐教学院校,尝试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重的全新的教育模式。
2004年首批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上海音乐学院在音乐理论、作曲(著名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交响曲《长征》均出自该校师生之手)、美声等专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根据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学科排名,上海音乐学院在音乐学科排名世界第10[5],在表演艺术学科排名世界第30,均为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中国大陆高校。[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