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字仔,早期稱為歌仔調,又稱為七字調七字仔調,為歌仔戲最具代表性的曲調之一。每段四句,每句七字,遂得此名。在歌仔戲劇中的使用比率十分高,為最典型的曲調。[1]身騎白馬走三關,改換素衣回中原,放下西涼沒人管,思念三姐王寶釧。」這是歌仔戲劇目《薛平貴》的最著名唱詞,即七字仔最典型的例子[2]

事实速览 漢字, 白話字 ...
七字仔
漢字 七字仔
白話字 Chhit-jī-á
台語羅馬字Tshit-jī-á
方音符號ㄑㄧㆵㆢㄧ˫ㄚˋ
关闭

此曲調由錦歌「四空仔」變化而來[3],宜蘭地區將早期演唱的七字調稱為「四空仔七字調」[4]。七字調伴奏使用樂器以殼仔弦為主,搭配笛子大廣弦月琴[5]。基本結構為每段4句、每句7字,唱詞結構為4字加3字形式。演唱者可於前述原則外,視表演需求加入虛字、襯字[6]。其中一、二、四句押韻,第三句可押可不押[7]

曲調變化

七字仔曲調可透過以下變化,產生多元的情感表現:

  • 速度調整:一般速度展現中性情感稱作「中板七字調」[6]。快板速度展現急切、生氣、愉悅情緒稱作「快板七字調」[8],慢板呈現傷心、沮喪稱作「慢板七字調」[9]
  • 音高調整:配合演唱者音域,或角色狀態,可區別為七字高腔、中腔、低腔[3]
  • 結構變化:省去間奏稱作「七字連」,僅唱前兩句稱作「七字仔上爿」,僅唱後兩句稱作「七字仔下爿」[10]
  • 唱奏調整:將伴奏過門予以填詞演唱稱作「七字連空奏」[11]。將局部唱詞轉為唸白,形成半唸半唱的方式稱作「七字仔白」[12]。伴奏僅處理前奏、間奏、尾奏,但演唱時不伴奏稱作「七字清板」[6]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