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陛下之79号潜艇(德語:SM U 79[註 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UE-I型潜艇或称U艇的九号艇。它由汉堡的伏尔铿船厂承建,于1916年4月9日下水,至同年5月25日交付使用。U-79号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的329艘德国潜艇之一,曾参加过大西洋潜艇战。在其九次巡逻中,共击沉协约国或中立国的19艘商船(33678总吨)、1艘军舰(14300吨)和3艘辅助军舰(801总吨)。战后,该艇于1918年11月21日移交法国正式投降,并以维克托·雷韦耶号(法語:Victor Réveille)之名在法国海军服役,直至1936年拆解报废。
战后停靠在法国瑟堡的U-79号(右四)
| |
历史 | |
---|---|
德意志帝国 | |
艦名 | U-79号 |
下订日 | 1915年3月9日 |
建造者 | 汉堡伏尔铿船厂 |
船廠編號 | 61 |
下水日 | 1916年4月9日 |
服役日 | 1916年5月25日 |
结局 | 1918年11月21日移交法国[1] |
法国 | |
艦名 | 维克托·雷韦耶号 |
艦名出處 | 法国海军将领维克托·雷韦耶 |
獲取日 | 1918年11月21日 |
服役日 | 1922年6月1日 |
除籍日 | 1935年7月27日 |
结局 | 1936年拆解报废 |
技术数据[2] | |
艦級 | UE级潜艇 |
艦型 | UE-I型 |
排水量 |
|
全長 |
|
全寬 |
|
高度 | 8.25米 |
吃水 | 4.86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距離 |
|
潛航深度 | 50米 |
乘員 | 4名军官、28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服役记录 | |
所属 |
|
指挥官 |
|
参与行动 | 九次巡逻 |
战绩 |
|
U-79号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潜艇局(U-Boot-Inspektion)于1914年底开发的UE级布雷潜艇(UE-I型)的九号艇,这是官方设计的第45号方案,计划具有更长的续航里程以及较短的工期。[12]
U-79号为单壳体远洋潜艇,配有鞍形水柜。其全长为56.80米;舷宽5.90米,当中的耐压壳体宽为5米;有4.86米的吃水深度。其水上排水量为755吨,水下为832吨。[13]艇只搭载有可在水上使用的两台奔驰六缸四冲程(S6 Ln型)柴油发动机,总功率为900匹公制馬力(662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门子-舒克特双电动发电机,总功率同样为900匹公制馬力(662千瓦特)。与其他远洋潜艇相比,它的机动性能较弱。这些发动机用以驱动双轴、每根轴各一个直径为1.41米的螺旋桨,从而使艇只在水上的最高速度达9.9節(18.3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则为7.9節(14.6公里每小時)。艇只可以7節(1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7,880海里(14,59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83海里(154公里)。它的潜航深度为50米。[2]
U-79号的主要任务是布雷,舱内最多可搭载38枚水雷,它们是通过艇艉的两条弹射井道向后布设。因此,这不是一款用于发动鱼雷攻击的潜艇。然而,U-79号仍在左舷艏部和右舷艉部分别装备了一具鱼雷发射管用于自卫,并可携带合共4枚鱼雷。两具管道都位于耐压壳体外侧,因此只有在潜艇浮出水面时才能进行操纵和装填。此外,该艇在司令塔后方的艉部甲板上还装备有一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用于水面作战,自1918年起又替换为威力更大的105毫米45倍径速射炮。其标准船员编制为4名军官及28名水兵。[2]
U-79号是由德意志帝国海军作为E项战时订单(Kriegsauftrag E)于1915年3月9日向汉堡的伏尔铿船厂订购,建造编号为61。艇只于1916年4月9日下水,至同年5月25日在首任艇长、海军上尉海因里希·耶斯的指挥下正式交付使用。[3]在耶斯之后,奥托·罗尔贝克上尉(1917年2月21日-10月26日)[4]、奥托·德勒舍尔上尉(兼任,1917年10月27日-11月23日)[5]、卡尔·图雷中尉(1917年11月24日-1918年4月15日)[6]、鲁道夫·岑特纳中尉(1918年4月16日-8月17日)[7]、马丁·霍夫曼中尉(1918年8月18日-26日)[8]、鲁道夫·哈根少尉(1918年8月27日-9月15日)[9]、沃尔德马尔·佩特里上尉(1918年9月16日-10月14日)和库尔特·斯莱福格特中尉(1918年10月15日-11月11日)也曾担任过U-79号艇长。[10][11]自1916年7月下旬起,U-79号被编入北海的第一潜艇区舰队服役,并一直隶属于该部队直至战争结束。[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U-79号在北海和北大西洋东部完成了九次巡逻,最远曾抵达葡萄牙沿岸。[15]期间共击沉协约国或中立国的19艘商船(33678总吨)、1艘军舰(14300吨)和3艘辅助军舰(801总吨)。[16]其中,排水量达14300吨的英国装甲巡洋舰德雷克号是吨位最大的受害者,它于1917年10月2日在爱尔兰北部的拉斯林岛附近被U-79号发射鱼雷击沉,造成18名官兵阵亡。[17][18]由U-79号致沉的最大型民用船舶则是容积约5000总吨的参赞号(Counsellor)。这艘英国货轮是从旧金山前往利物浦的途中,于1916年9月14日在爱尔兰南岸附近撞上了U-79号布设的一枚水雷而沉没。[19]容积逾6000总吨的英国货轮卡米托号(Camito)甚至更大,但它于1917年8月13日触碰U-79号布设的水雷时仅仅受损。[20]
U-79号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没有被击沉。战后,根据对德停战协议的要求,该艇于1918年11月21日作为战利品移交法国。[21]自1922年6月1日起,它被重命名为维克托·雷韦耶号,并投入法国海军服役。1923年11月23日,维克托·雷韦耶号在加来海峡的布洛涅附近搁浅,但能够重新浮起、修复,并重新投入使用。[22]该艇于1930年被降编至预备役,至1935年7月27日正式从海军序列中除籍,后于1936年8月6日以70642法郎的价格售予布雷斯特的拆船商拆解报废。[23][24]
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吨位[註 2] | 结局[25] |
---|---|---|---|---|
1916年9月14日 | 参赞号 | 英国 | 4958 | 击沉 |
1916年12月26日 | 约翰号 | 丹麦 | 828 | 击沉 |
1916年12月27日 | 矮树丛号 | 英国 | 599 | 击沉 |
1916年12月27日 | 艾达号 | 挪威 | 1300 | 击沉 |
1916年12月30日 | 丹麦号 | 丹麦 | 1875 | 击沉 |
1917年1月1日 | 劳帕尔号 | 挪威 | 1407 | 击沉 |
1917年1月2日 | 桤木号 | 挪威 | 2256 | 击沉 |
1917年1月3日 | 安吉拉号 | 義大利 | 2422 | 击沉 |
1917年1月3日 | 瓦拉达雷斯号 | 葡萄牙 | 124 | 击沉 |
1917年1月4日 | 镇东丸 | 日本 | 2592 | 击沉 |
1917年1月10日 | 布鲁克伍德号 | 英国 | 3093 | 击沉 |
1917年1月24日 | 南娜号 | 挪威 | 1125 | 缴作战利品 |
1917年6月14日 | 迦太基人号 | 英国 | 4444 | 击沉 |
1917年6月22日 | 马吉号 | 挪威 | 1118 | 击沉 |
1917年6月23日 | 科连特斯号 | 英國皇家海軍 | 280 | 击沉 |
1917年6月26日 | 查尔斯·阿斯蒂号 | 英國皇家海軍 | 295 | 击沉 |
1917年6月26日 | 塞拉比斯号 | 英国 | 1932 | 击沉 |
1917年6月30日 | 布勒德纳号 | 瑞典 | 39 | 击沉 |
1917年6月30日 | 兰开斯特号 | 瑞典 | 77 | 击沉 |
1917年6月30日 | 导师号 | 瑞典 | 55 | 击沉 |
1917年8月13日 | 卡米托号 | 英国 | 6611 | 击伤 |
1917年10月2日 | 布里斯克号 | 英國皇家海軍 | 790 | 击伤 |
1917年10月2日 | 德雷克号 | 英國皇家海軍 | 14300 | 击沉 |
1917年10月2日 | 卢加诺号 | 英国 | 3810 | 击沉 |
1917年10月23日 | 伦诺克斯伯爵号 | 英國皇家海軍 | 226 | 击沉 |
1918年1月12日 | 喀里多尼亚 | 荷蘭 | 863 | 击伤 |
1918年1月15日 | 韦斯特波尔德号 | 荷蘭 | 749 | 击沉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