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or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eteor為學生專屬之社群軟體,由台灣的大學生所創立[2],以「認識外校同學,拓展你的高校生活」作為標語鼓勵高校生們之間增加互動、激發更多交流。並開放使用者於畢業後,可升級為大學生帳號的功能。使用者能藉由 Meteor 的網站或是App來使用摘星交友和討論區,包含瀏覽、發文、回應他人文章等功能。
![]() |
![]() | |
网站类型 | 社交網站 |
---|---|
语言 | 正體中文 |
總部 | ![]() |
持有者 | 蝙蝠移動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创始人 | 翁紹航等五人 |
网址 | meteor |
商业性质 | 是 |
注册 | 選擇性 |
用户 | 八十萬(2020年) |
推出时间 | 2016年3月24日 |
现状 | 營運中 |
功能
註冊
- 註冊以及升級大學生帳號,同樣需要大學學生證照片進行認證。
- 每一張學生證僅限一個帳號使用,刪除帳號後將無法進行重複註冊。
歷史
由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台灣科技大學等學生組成的團隊共同創辦[4][5]。鑒於當時高中生集體聯署要求Dcard開放高中生註冊,造成Dcard多數用戶極力反彈,Meteor創辦團隊於當時宣布將創辦高校生社群時立刻引起了廣大的回響,也讓Dcard的反彈聲浪告一段落。但由於使用介面及軟體功能與Dcard過於相似,因此造成了Meteor有抄襲之說。
- 在社群App上架前,Meteor 官方團隊在Facebook上創立功能開發顧問團的社團,並由團隊成員不時詢問學生有關軟體方面的意見及想法。
- 在社群App創立初期,討論板由 Meteor 官方團隊直隸管理,但由於團隊人手不足,工程師除了軟體開發外,另需兼任討論板管理員,造成初期用戶體驗不佳。隨後便開放高校生使用者成立板務部、擔任各板板主以改善問題,並作為 Meteor 團隊與使用者的溝通橋樑。
- 有別於Dcard的初期只顯示校系的匿名性質,Meteor 讓用戶得以自行設定暱稱,並於發文時選擇是否隱藏暱稱(含學校名稱)。
- 2019年4月初,開放國中三年級學生註冊,目前已改為國中至碩士的在學學生只要有學生證皆可註冊。
爭議事件
最初開站時並未設置相關看板,直至2016年9月5日有女會員申請開設「健康情慾討論板」[6]並連署通過。然而,開設後該板卻逐漸成為約砲、張貼淫穢圖文的18禁看板,進而引起許多使用者爭議,並受到各方新聞論壇報導討論[7]。Meteor 官方團隊於隔年3月公告關閉看板。[8]
2017年9月10日,Meteor 開設「大學西斯板」,開板原因為大學生會員漸增故重開看板以供討論,此事件再次引發網友討論,擔心該板有可能產生和「健康情慾討論板」一樣的負面問題。[9]
2020年3月23日,Meteor 為了杜絕高校生篡改生日進入「大學西斯板」使用的行為,公告調整「大學西斯板」權限,改為「大學生帳號」才有發文、回覆文章留言的權限。若大學帳號未通過,則連高中原先帳號都無法使用,且因不能使用而無法於建議版發文。
參見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