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美国媒体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uzzFeed是一間美國的網路新聞媒體公司,由喬納·派瑞提於2006年在紐約市成立。公司最初是一間研究網路熱門話題的實驗室(viral lab),如今已成為全球性的[2]媒體和科技公司,提供包括政治、手工藝、動物和商業等主題的新聞內容。2011年下半,《Politico》雜誌的班·史密斯受聘為BuzzFeed的總編輯,希望能藉此增加較嚴肅之新聞和長篇報導內容[3]。
公司类型 | 私人公司 |
---|---|
网站类型 | 內容農場 |
语言 | 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德文、葡萄牙文、日文 |
成立 | 2006年 |
總部 | 美國 |
持有者 | BuzzFeed Inc. |
创立者 | 喬納·派瑞提 |
代表人物 | 喬納·派瑞提(執行長) Greg Coleman(總裁) 班·史密斯(總編輯) Andy Wiedlin(風險長) Peggy Wang(資深編輯) 傑·法蘭克(執行副總裁) Jason Kottke(顧問) |
营业额 | ▼2.53億美元(2023年) |
净利润 | ▼-8900萬美元(2023年) |
总资产 | ▼4.11億美元(2023年) |
总股本 | ▼1.09億美元(2023年) |
员工 | ▲925人(2023年) |
子公司 | 哈芬登郵報 |
网址 | BuzzFeed.com |
广告 | 原生廣告 |
注册 | 選擇 |
现状 | 營運中 |
2014年8月,BuzzFeed獲得來自創業投資公司安德森何羅維茲的5,000萬美元資金,是之前數次增資金額合計的兩倍以上[4]。安德森何羅維茲估計BuzzFeed的公司價值約為8億5000萬美元[4]。BuzzFeed的主要廣告營收來自與報導內容配合的原生廣告,而非橫幅廣告[5]。
BuzzFeed的首次收購行動是在2012年購入Kingfish Labs,該公司主要業務是Facebook廣告的最佳化[6]。2014年10月28日,BuzzFeed宣布收購Torando Labs,使之成為BuzzFeed旗下第一個資料工程小組[7]。
2020年11月,BuzzFeed以股票交易方式收購了Verizon Media的《哈芬登郵報》。
2021年6月24日,BuzzFeed宣布將與空白支票公司890 Fifth Avenue Partners Inc.(NASDAQ:ENFA)合併。 890 Fifth Avenue Partners Inc.擁有2.88億美元的信託資金。該交易包括由Redwood Capital Management牽頭的額外1.5億美元可轉換票據融資支持,投资者包括CrossingBridge Advisors、Cohanzick Management和Silver Rock Financial LP。合併後母公司將更名為BuzzFeed Inc.,並在公開市場上市,股票代碼為“BZFD”[8]。
BuzzFeed每日皆會更新其網站內容,來源包括公司內記者、特約作者、特約卡通藝術家和社群。網站上常見的內容格式包括列表和各種小測驗。BuzzFeed原先僅專門發布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點閱率的「病毒式內容」(viral content),而根據《紐約時報》,該網站在2014年開始「增加了更多傳統形式的報導內容,建立起發布突發新聞和深度報導文章的形象[9]。」BuzzFeed也在2014年刪除了超過4000篇早期的報導內容,根據《紐約客》雜誌的觀察,「很明顯的,隨著時間經過,這些報導看起來顯得越加愚蠢[10]。」
網站的內容被分為28個區塊:新聞、話題(Buzz)、生活、娛樂、測驗、影片、動物、美容、書、商業、重點報導、名人、DIY、食物、Geeky、Gif Feed、點子、LGBT、音樂、育兒、回顧、運動、風格、科技、旅遊、週末和世界[11]。
BuzzFeed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間經常成為NewsWhip「臉書發布者排行榜」(Facebook Publisher Rankings)的第一名,直到被《哈芬登郵報》取代了這個位置.[12][13][14][15][16]。
BuzzFeed Video製作原創的影片內容,其製片工作室和團隊位於加州洛杉磯。在2012年聘用傑·法蘭克後,BuzzFeed Video開始製作包括《The Creep Series》和《Fun Facts》等節目。2014年8月,BuzzFeed宣佈成立新部門「BuzzFeed電影」(BuzzFeed Motion Pictures),計畫在未來拍攝製作長篇電影[9]。截至2015年4月11日,BuzzFeed Video的YouTube頻道共有超過540萬訂閱人數,所有影片的觀看次數超過25億次[17]。
除了BuzzFeed Video之外,BuzzFeed在YouTube上也有多個專門的頻道,包括「BuzzFeed Blue」、「BuzzFeed Yellow」和「BuzzFeed Central」等。其中Buzzfeed Yellow負責發布來自BuzzFeed員工的短片,BuzzFeedViolet則專門發布「正面的尷尬、能引起共鳴的短篇影片」[18]。
2012年7月17日,幽默網站McSweeney's Internet Tendency發表了一篇諷刺性的文章,標題為「BuzzFeed文章建議」[19]。作為回應,BuzzFeed採納了這些建議[20][21][22],並將McSweeney's列為「社群貢獻者」。這篇文章獲得了超過350,000次的點閱率[20],使得BuzzFeed開始徵求讀者投稿[23],此舉也吸引了許多媒體關注[20][21][23][24][25][26][27][28][29][30]。隨後,BuzzFeed在2013年5月增加了「社群」內容區塊,讓使用者能發布自己的內容。使用者在一開始每日僅能發布一篇文章,但文章上限可隨著使用者「貓力」(Cat Power)的提升而逐漸增加[31][32]。
BuzzFeed的「熱門趨勢」(Trending)內容區塊是由一個「紅色的圓点內含白色上向折線箭頭」符號標示。該區塊分為「當前趨勢」(Trending Now)和「本週熱門文章」(Top Posts This Week)。其中「本週熱門文章」是依據各文章前週的點閱率進行排序[33]。
BuzzFeed透過創造在社交媒體上被分享的內容來吸引大部份的造訪流量。透過內部的資料分析科學家團隊和面向外部的「社交儀表板」(social dashboard),該公司持續測試與追蹤所有網站內容。撰稿人的內容點擊率排名會列在內部的排行榜上,BuzzFeed網站75%的流量來自外部的社交媒體,包括Pinterest、Twitter和Facebook[9][5]。
BuzzFeed長期被指控盜用其他線上和傳統競爭媒體的內容。2012年6月28日,Gawker刊載了一篇標題為「BuzzFeed和剽竊問題」(BuzzFeed and the Plagiarism Problem)的文章[35]。2013年3月8日,《大西洋》也出版了一篇關於BuzzFeed和盜用問題的文章[36]。
BuzzFeed也經常成為多起侵犯著作權訴訟的被告對象,包括使用未經授權的內容以及未列名引用內容的來源。其中之一的案件牽涉到一名攝影師的一張照片[37],另一起案件則是由一間攝影公司的9位名人攝影師聯合提出[38]。
2014年7月,BuzzFeed撰稿人班尼·強森(Benny Johnson)受到多起剽竊的指控[39]。兩位匿名的推特使用者指控強森將他人的作品以自己的名義使用,「直接從其他記者、維基百科和Yahoo! Answers處引用內容且皆未註明來源」[40]。BuzzFeed編輯班·史密斯起初為強森辯護,稱他為一名「非常原創的撰稿人」[41]。數日後,史密斯發現強森盜用他人作品多達40次,宣佈解僱強森,並發表了一篇道歉文章[41][42] 。最後總計有41起內容盜用被發現後更正[43]。強森曾是2008年米特·羅姆尼競選總統團隊的一員,在離開BuzzFeed後,獲得保守派雜誌《國家評論》的聘用[44]。
2015年4月,Gawker發現BuzzFeed刪除了兩篇批評廣告商的文章[45]。其中一篇文章批評了聯合利華的多芬香皂,另一篇則批評了孩之寶[46]。兩間公司都與BuzzFeed有廣告合作。編輯班·史密斯隨後在一封對員工發出的備忘錄中針對自己的行為道歉:「我搞砸了。在過去數月間,我不顧編輯們更好的判斷能力,並完全不尊重我們的標準和流程,兩次要求編輯刪除網站上最近發布的內容。兩起事件都出自相同的原因:我對於網站上個人意見內容爭議的過度反應。當我看見那兩篇文章時,我過度衝動且做出了錯誤反應。我們已經將兩篇文章恢復,並在其中加註了簡短說明[47] 。」數日後,其中一篇遭刪除文章的作者亞拉貝里·西卡迪(Arabelle Sicardi)辭職[48]。根據BuzzFeed的內部調查發現,另有三篇文章因批評微軟、百事可樂和聯合利華的產品或廣告而被刪除[4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