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痙攣療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又稱電休克療法(electroshock therapy,EST),簡稱電療,指經由電擊腦部来誘發痙攣,以治療精神疾患的療法。當所有心理和藥物療法都無效時,精神科用來治療嚴重重性憂鬱障礙、躁鬱症和思覺失調症。過程通常是從外部向患者頭部施加70至120伏特的電壓,導致約800毫安的直流電流在電極之間通過,持續時間為100毫秒至6秒,從太陽穴到太陽穴(雙側ECT)或從頭部前部到後部的一側(單側 ECT)。只有約 1% 的電流穿過顱骨進入大腦,因為顱骨阻抗比皮膚阻抗高約 100 倍。[1]
此條目不符合維基百科的质量标准,需要完全重寫。 (2014年2月20日) |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9月11日) |
它起源於1930年代,現代在麻醉和肌肉鬆弛劑的輔助下已相當安全,並成為患有精神病的懷孕婦女之較安全的療法(因為抗精神病藥物可能對胎兒造成傷害和畸胎,而電療法只作用在腦部,因而相對較安全)。早年則因沒有麻醉而易有抽搐造成的骨折或牙齒斷裂的併發症。
醫師和患者認為它會造成心智功能的傷害。目前的電療法因先須麻醉和肌肉鬆弛,所以病患在治療過程不會感覺到痛苦和不適。相對地,若未經麻醉和肌肉鬆弛,則稱為直接電療,在大部份國家被認為是非法的,但在少數國家仍被用來治療精神病患。
電療的形式大致可區分為雙側和單側電療,雙側電療又可再細分為雙側顳葉和雙側額葉電痙攣療法。在雙顳葉電療,電流經由通過雙側大腦顳葉達到療效,電擊放置在頭部兩側。單側療法多將電擊放置在右側顳葉。
經由多次的大型臨床研究,單側電療造成長時期記憶喪失的機率較高。[2][3]然而,大部分的臨床醫師發現單側電療法較沒效力且效果較慢,尤其是對重症的憂鬱症及躁症患者特別無效。
在雙側電療法中,一旦誘發出痙攣後即具療效,再多的電流都是多餘的,而且會造成較多的副作用。但在單側電療法中,只有造成痙攣是不夠的,還必須往上加強電量才可產生療效。
雙側額葉電療法是雙側顳葉電療法的改進方式,它將兩個導極放在兩個眼窩的上外側,它比較沒有記憶喪失的副作用,而且它可促進大腦額葉的血液循環。[4]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5](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或称改良电休克治疗[6],是在传统电休克的基础知识上,使用心电、脑电、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及备用抢救器械,在电击前使用静脉抗胆碱药、麻醉药、肌松剂和氧气、口腔保护器,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入睡且全身肌肉放松。由于使用了肌松剂,电击时患者几乎没有躯体抽搐的癫痫发作。医师通过脑电图监测脑波的癫痫发作情况并辅助通气,发作过后几分钟,自主呼吸恢复,大约5-10分钟内就会苏醒。此方法可显著提高患者舒适性及安全性。
大部份的副作用是因為全身麻醉所造成的,最常見的是電療後的短暫意識混淆和回溯性記憶喪失,此外還有因為肌肉抽搐造成的肌肉痠痛和頭痛,但多可由藥物解除這些不適。早年電療法造成的骨折已不復見。
雖然有些精神科醫師認為電療法並沒有特別的禁忌症,但一般認為腦壓過高、最近曾有腦中風或腦腫瘤的病患不宜進行電痙攣療法。因為在電療中有可能因腦壓偏高而造成這些疾患形成腦脫疝的風險。
2003年一项荟萃分析认为,ECT在短期内对抑郁症具有一定疗效,甚至可能优于药物治疗。但是其中检出的624项研究中仅有73项(12%)符合纳入标准,且这些研究质量普遍较差,普遍缺乏对照组。[7]
根据2010年的一项研究,共有十项研究比较了ECT与对照组对抑郁症的疗效,其中五项认为ECT有效,四项认为无效,另有五项发现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即便在有效的研究中,ECT也未对所有抑郁症类型产生一致疗效,仅在某些量表上观察到改善。此外,在所有研究中,安慰剂组都表现出良好效果,即便是对器质性患者也是如此。涵盖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仅有一项显示ECT在短期内可能带来改善,其余均无显著效果。因此,该研究认为证据显示ECT可能导致长期甚至永久的脑功能障碍,特别表现为逆行性和顺行性遗忘症,且存在轻微但显著的死亡风险。从成本效益分析来看,ECT的疗效极低,因而其使用缺乏依据。[8]
同意書是電痙攣療法實施之前必備的文書。執行的醫師必須和病患及其家人朋友討論病情、所需的療效、可能的副作用和可能的替代療法後,再簽署同意書。
世界衛生組織於2005年出版的刊物中,特別強調電痙攣療法必須有同意書才有執行。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非自願電療是不允許的,即使家屬和醫療人員同意,但病患本人不同意即不可以執行。但有特例,若病患會有立即的生命危險,如有嚴重思覺失調症的病患,出現不吃不喝反抗治療的狀況時,立即電療是合法。
在英國,只要是精神科醫師評估病情嚴重符合適應症的病患,即可不須同意書實施電痙攣療法。估計在英國一年約有二千名病患接受非自願電療。
在2006年,國際心智失能人權組織公布在土耳其的調查,表示在土耳其非自願電療常是在沒有麻醉的狀態下執行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精神病医生杨永信在没有任何麻醉的情况下,用抽搐型电疗来强制治疗其自行定义的所谓网瘾患者,这种治疗方法在医学上称为电刺激厌恶治疗,是一种通过刺激性惩罚,患者对其不良行为和刺激惩罚建立条件反射,以期消除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患者中,既有12岁的未成年,也有30多岁的成年。2009年7月,由于电击疗法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禁止用于戒网瘾,杨永信宣布停用电击。而改用带铁片并且会在患者人中处扎针的低频脉冲疗法,继续治疗网瘾。
電痙攣療法產生於1930年代。1934年,由L. Von Meduna在匈牙利首次運用于臨床。L. Von Meduna觀察到兩位同時患有癲癇的精神病患者,在癲癇大發作之後,精神病症狀有明顯的好轉;於是採用一種叫cardiazol的藥物人工引發癲癇大發作治療精神病。但是由於cardiazol的毒副作用,這項技術很快被放棄。1938年義大利神經科醫師和他的助手繼承了前人的經驗,並改進了技術,採用電流引發癲癇大發作,並用於精神疾病的治療上,取得較好的療效[9]。
當電療法開始被使用時,它是直接用在清醒的病患身上,而沒有麻醉或經由肌肉鬆弛,病患經由電流的作用和陷入昏迷,而且會經歷強大的肌肉收縮力量。因此大部份的病患害怕接受這項治療,也因而它常被當時的精神科用來懲罰不合作的精神病患。
近半世紀以來,因為抗精神病藥物的一一發明問世,電痙攣療法的需求因而降低,但它並沒有消失。它仍被保留給藥物治療無效的病患。尤其1970年代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電痙攣療法在治療憂鬱症上有顯著的療效[10]。隨著科技的進步,它的副作用已愈來愈低,目前使用正弦波短時間的有效電波,僅為當年發明時所使用電量的三分之一,如此可減少短期記憶的喪失和電療後的精神混亂狀態。經由併用"極短時間"、"高頻率"′和"長效刺激"的方式,已使電療法更為有效並使副作用降到最低。
電療法仍然有爭議,而且有少數的精神科醫師反對它。有很多民眾認為它是不人道和原始、甚至可說是野蠻的治療方式。反對者宣稱它的治療方式乃是經由殺死腦細胞,但很多接受過電療法的病患認為他們自己的心智狀態因而變得更好,但也有的病患覺得更糟。在斯洛維尼亞,更有團體在推動禁止這項治療方式。
反電療法的團體認為大部份病患沒有被告知治療的好處與壞度。因此目前在治療前,都需經由病患的同意並簽署同意書。
電療法在小說、歌曲及電影中經常出現,而且大部份都是負面的表現。 大部份反對電療法的觀點多是受到1975年的電影《飛越瘋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之影響,這是一部翻拍自Ken Kesey的小說,而這位作者在小說中的描述,多是他在1960年代參觀精神病院的片面經驗所集結虛構的情節。這電影中主要強調醫護人員用電療法來懲罰不合作的精神病患。 在電影《移魂女郎》(Girl,interrupted)一片中,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飾演的角色因為害怕將被電療而逃離精神病院。
大部分小說和電影中對電療法都是抱持負面的看法,但在伊利莎白.弗洛克(Elizabeth Flock)的小說『But Inside I'm Screaming』中,書中的主角伊莎貝爾一開始並不願接受電療以治療她的重度憂鬱症,但書中也提到電痙攣療法是她復原相當重要的因素。
在2014年電視劇《康斯坦汀》(Constantine)中,主角約翰因為一次事件患上重度憂鬱症,並自願進入精神病院接受電療法。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