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宣化
美国佛教僧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釋宣化(1918年4月26日—1995年6月7日),俗名白玉書,又名玉禧,現代佛教僧人。信眾尊稱他為宣化上人。上人出家時本名「安慈」,字「度輪」。後來虛雲法師傳授法脈給他,賜法號「宣化」,上人是中國禪宗溈仰宗第九代傳人,摩訶迦葉初祖傳承之第四十五代。上人出生於吉林省雙城縣(現今黑龍江省五常市)。他在美國加州尤奇亞創立萬佛聖城,翻譯佛經為西方語言,弘揚佛法。他是將佛教傳入西方國家的先驅者之一,對於佛教在北美的傳播弘揚有巨大貢獻,他在世界各地(如台灣佛教界)擁有許多信眾。
生平
1918年4月26日,宣化上人出生於吉林省雙城縣(今黑龍江省五常市),父親白富海,一生勤儉治家,以務農為業。母白太夫人胡氏,生前茹素念佛,數十年如一日。生宣化上人時,胡氏夢見阿彌陀佛大放光明。[1]
11歲時,宣化上人看到鄰居家的嬰兒突然死亡,於是對生死輪迴心生頓悟。[1]
12歲時,宣化上人聞知常仁大師的事跡,心生仰慕,決心效仿,因為人至孝,被人稱為「白孝子」。[1]
15歲時,宣化上人拜常智老和尚為師,學習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醫卜星相等,他一邊學習一邊參加慈善事業,同時還創建了義務學校。[1]
19歲時,宣化上人的母親逝世,結廬於母親墓旁,期間禮請三緣寺上常下智老和尚為剃度師,法名安慈,遂披緇守於母墓旁。守孝期間,發「十八大願」,拜華嚴、禮淨懺、修禪定、習教觀、日一食、夜不臥,功夫日純,得鄉里人民之愛戴禮敬。一日打坐,見六祖慧能大師至茅棚,告訴他說:「將來你會到西方,所遇之人無量無邊,教化眾生如恆河沙,不可悉數,此是西方佛法崛起之徵象。」說完後,忽而不見。守孝期滿,他隱居於長白山支脈彌陀洞,潛心修行。後回三緣寺,任首座。
1948年,宣化上人去廣州曹溪南華寺,拜師於釋虛雲。虛雲法師傳授法脈給上人,賜法號「宣化」(上人出家時本名安慈,字度輪),成為溈仰宗第九代傳人、摩訶迦葉初祖傳承的第四十五代。[1]
1949年到1961年,宣化上人在香港、泰國、緬甸等地弘揚佛法[1]。闡揚禪、教、律、密、淨五宗並重,打破門戶之見。並重建古剎、印經造像,成立西樂園寺、慈興禪寺、佛教講堂。
1959年,宣化上人派弟子在美國成立了中美佛教總會,後改為法界佛教總會[2]。

1962年,宣化上人來美國弘法,後成立四大道場。在三藩市有金山禪寺,在洛杉磯有金輪寺,在萬佛聖城有如來寺,在西雅圖有菩提達摩中心。為培養弘法的人才,特在萬佛聖城設立法界大學、培德中學、育良小學。為使佛經流通於全世界,故在萬佛聖城成立國際譯經學院。
重要事跡
宣化法師師承民國高僧釋虛雲大和尚。宣化上人於1947年在普陀山受具足戒,次年回上海,取道杭州,南下廣東南華寺,參禮虛雲老和尚。
據傳說,虛雲老和尚看到宣化上人時笑着說「如是,如是」,被看作是虛雲法師授記宣化上人開悟或是聖人再來。後來,虛雲法師就將禪宗溈仰宗的法脈傳予宣化上人,賜名「宣化」,宣化上人成為釋迦牟尼佛傳承的第四十六代、禪宗溈仰宗的第九代傳人。宣化上人成為虛雲老和尚的十大弟子之一(觀本法師,靈源和尚,本煥和尚,佛源和尚, 聖一和尚,宣化和尚,傳印和尚,一誠和尚, 淨慧法師,具行禪師)[3]。

宣化上人出家時發下三大願:一、在佛教里辦教育,二、翻譯經典,三、在美國建立佛教基礎。
宣化上人赴美之後,在美國弘法,並創建了北美佛教總會。於1974年,上人組織買下三藩市北邊約110英里門多西諾縣塔爾梅奇內一處廢棄的療養院(由於大乾旱缺水)及周邊土地,占地四百八十八英畝 。上人買下它後,找到充足水源,將其改造為萬佛城,城中設立育良小學、培德中學、法界佛教大學、寺院、素齋餐館等,並將北美佛教總會改名為法界佛教總會,其基地落地於此。
萬佛聖城經過經營,成為美國漢傳佛教的中心。同時,萬佛城中提倡法法平等,禪、淨、密、律、教五宗均有修持傳揚。宣化苦行苦修的風格深深影響了萬佛聖城。他曾批評中國的漢傳佛教已經病入膏肓,只能通過在美國建立樞紐弘揚漢傳佛教。宣化身體力行精勤持戒、夜不倒單、袈裟不離身、時時念佛,並培養出美國高足恆實法師,對在美傳揚漢傳佛教具有無量的貢獻。
宣化上人發願將三藏十二部皆譯成西方文字語言,流通全世界。故於一九七三年,在三藩市華盛頓街成立國際譯經學院,將佛教經論與他個人所講的語錄譯成英文及其他語言。該院於一九七七年,合併於法界佛教大學內,成為譯經學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現已有百餘種經譯為外文。佛經譯為英文是最多的。另有西班牙文、越南文等譯本,預計將全部《大藏經》譯成各國文字。 [4]其中一著名英譯經典翻譯自《大佛頂首楞嚴經》,英譯出版,名為「The Shurangama Sutra" , Vol.1-8, by Buddhist Text Translation Society Staff (Author), Hsuan Hua (Translator)[5]
上人在1995年6月7日圓寂。[6]圓寂後, 上人法體在萬佛聖城荼毗,連續焚燒十小時後得各色舍利四千多顆。
思想
廣建道場,延攬人才
為實現三大願,上人希望所有道場皆堅守:
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
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抱定我們三大宗旨。
捨命為佛事,造命為本事,正命為僧事,
即事明理,明理即事,
推行祖師一脈心傳。
及六大宗旨: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亦遵守上人之規定:日中一食、衣不離體。日日講經說法,轉大法輪,普度一切眾生。
時值末法,世風險惡,本著法界佛教總會之宗旨,萬佛聖城設立全面性的佛學研究,及修行中心,為國際性之道場,門戶開放,無年齡、宗教、種族、國籍等分別。凡一切願致力於追求真理,利益人類,為社會、國家謀幸福之人士,皆歡迎至此,齊心努力研究,踏實修持學習,大家共同為拯救世界而努力。[7]
上人非常重視道德教育。有一次,上人曾經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文教處發表一篇有關教育方面演講。上人說,我們要救世界,要救教育,要從中國文化中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來救人的本性、救人的靈魂、救人的生命、救世界的教育。上人也說,要救整個世界、國家,就是要靠中華固有文化。所以中國人不要太吝嗇,應該自己弘揚起來,再去幫助其它民族,整個世界才會好。事實上,敢講「以中國文化來救世界」的人不多。。[8]
評價
爭議
宣化上人曾於一九七四年在美國加州三藩市 金山聖寺講解漢傳佛教典籍《佛説四十二章經》時提及漢明帝統治時期佛道兩教鬥法一事[10],但此事被一些宗教史學家認為是古時的一些佛敎徒杜撰出來的故事並被後世的漢傳佛教僧伽記載於《廣弘明集》等一些書籍上[11]。然而,一些佛教徒聲稱佛教講求戒律,不妄語是最基本五戒中一條,故此古時佛教高僧,不太可能為弘法一事而説出妄語,佛教初來中華傳法,有阻力是肯定的,但事實是當時皇帝等人大力支持,促使佛教落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12]。可是有研究者認為道教也宣稱其重視誠信等美德,故按照同樣的理則,如果這件事情真的曾經發生,道教徒也不太可能會試圖掩蓋真相等等。此外,有研究者認為這個説法選擇性地無視某些證據,而且忽視了所謂的「神聖欺騙」背後的心態,這些研究者認為在古時許多宗教之間的鬥爭中,常會出現使用偽造教典等手段來試圖貶損對方這種情況,舉例來説,有學者聲稱佛教徒及道教徒在佛教最初傳入中華時都曾利用老子化胡説來試圖加強自身的勢力[13][14]。
宣化上人在講解《佛説四十二章經》時曾經使用靈魂及靈性這些術語,他宣稱人的魂靈如果已經升上天庭,便被稱為靈神,如果做鬼,便被稱為中陰身[15],但佛教傳統上因認可無我論一事而否定靈魂及靈性的存在性[16],而且其認為作為輪迴的主體的識不等於人們平日所説的靈魄[17],其也認為就算是神識,也不是能夠永遠保持同一性的識神,根據《中阿含經》的相關記載,釋尊本人曾經否認神識在輪迴中是始終如一的[18]。早期佛教認為香陰是會入胎的命暖[19],部派佛教教內的赤銅鍱部認為精識是有分識[20],大乘佛教教內的瑜伽行唯識派則認為識精是第八識[21],並且認為普羅在投胎之前,其中陰身會遊蕩於世上,而且根據各部教典上的內容,中陰的壽命是有盡頭的,它在一段時間過去之後便會消失,中有身所代表的中蘊本身也不是一直存在的,中陰是在普羅去世之後才會化生的,故此中蘊不是常住不變的離藴我[22]。認為凡人的肉軀中有一能夠通過六根來攀緣外境的心魂的教派被斥為一識外道[23]。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