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郭解(?—?),字翁伯,西漢河內郡軹縣(今屬河南省濟源市)人,漢代游俠人物。郭解為女相師許負之孫,年少時為非作歹、逞凶鬥狠殺人眾多,不僅搶劫財物,還私自鑄錢、盜挖墳墓。而當郭解年長後,改變自身過往的作為,謙遜儉約又樂於助人,因行俠仗義而聲名赫赫。漢武帝年間遷徙天下豪強至茂陵縣,郭解亦在搬遷之列,郭解進入關中後,當地豪傑仰慕其大名,爭相與他交歡。後來郭解因門下賓客殺人受牽連而逃亡,被逮捕歸案後,御史大夫公孫弘以郭解任俠操弄權柄,屢次因小事而殺人,判處郭解犯下大逆無道之罪,將郭解族誅[1][2][3]。
郭解是温县那名善於給人相面者許負的外孫,許負曾预言薄姬所生之子將會成為皇帝[4],以及名將周亚夫最終絕食餓死的命運[5]。而郭解的父親喜好替人打抱不平,於汉文帝年間被處死[1][2]。
郭解個頭矮小相貌平平,為人沉靜勇悍,不喝酒,年輕時陰險狠毒,意氣用事,遇到不稱心的事,殺死了很多人,他拼命替朋友報仇,藏匿亡命之徒,還作奸犯科,搶奪他人財物,稍一停手就私鑄銅錢,挖墳盜墓,郭解幹這類事情多的不可勝數,不過他常有幸運的機遇,每次被追查的緊迫時,往往能夠逃脫,或者恰巧碰上大赦[1][2]。
等到郭解年長以後,行為上開始有所收斂,他改變自己過往的表現,做出節約謙讓的樣子,又以德報怨,給人的好處多,要求別人的少,然而郭解喜歡行俠的作為卻更甚於過去,他拯救別人的生命之後,從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但其內心的歹毒仍紮根在心靈深處,為了一些微小的怨恨動輒行兇殺人依舊和過去沒兩樣,不少年輕人仰慕郭解的作為,時常替其報仇,而不讓他知道[1][2]。
郭解的外甥倚仗郭解的威勢,某次與人一同飲酒,要別人乾杯,別人喝到承受不住了,郭解外甥仍強行灌酒,那人因此動怒,拔刀將郭解的外甥刺殺,逃亡而去。郭解的姊姊得知這件事後憤怒地說道:「以我弟弟翁伯此時的名氣,人家殺死我的兒子,卻連兇手也找不到!」於是把她兒子的屍體拋棄在大路旁,不加以埋葬,想以此來羞辱郭解。郭解派人暗中打聽到了兇手的藏匿之處,兇手在窘境下出面向郭解自首,把實情詳細地告訴給郭解,郭解說:「您殺他有理,我家孩子理虧。」放走了那名兇手,歸罪於自己的外甥,並收葬了他,豪俠們聽聞此事後,紛紛稱讚郭解的義氣,更加樂意歸附於他[1][2]。
在郭解外出時,一般人都會迴避,然而某次卻有一人伸開雙腿,雙手搭膝傲慢地坐著看向郭解,郭解問知他的姓名,門客想要殺掉那人,郭解說:「住在本鄉卻不被人尊敬,這是我自身的品德修養不足,他有什麼罪呢!」於是暗中請託尉史說:「此人是我所倚重的,輪到他要服徭役時免去他的服役。」後來幾次輪到那人要服徭役時,尉史都不找他,那人感到奇怪,問知其中緣由,這才得知是郭解讓他脫免的,那人因此解衣露體向郭解謝罪,年輕人們聽到這件事後,就越發仰慕郭解的作為了[1][2]。
當時洛陽有一對結怨的仇家,洛陽城內幫他們居間調停的賢豪好幾十人,然而雙方依舊不接受和解,門客於是求見郭解請他幫忙,郭解趁著夜色低調地去見結仇的人家,仇家雙方才勉強聽從其勸告和好,郭解對仇家們說:「我聽說洛陽許多的賢豪都居中進行調解,你們多不聽從,如今你們有幸聽從了我的勸告,但我這個外縣人怎能跑來侵奪當地城邑賢豪的權利呢!」郭解當夜便離開洛陽,不讓他人知曉,臨行前更叮囑說:「暫且不要聽我的話和解,等我走了以後,待洛陽賢豪從中調解爭執,才聽從他們的話和解。」以此避免讓先前調停的賢豪們失了顏面[1][2]。
郭解身材矮小,為人謙恭節儉,外出沒有騎馬的隨從,從不敢搭乘馬車進入縣衙,他前往鄰近郡國為別人請託辦事,事情可以開脫免事的,就讓它免事出來,如果不能辦妥,也要盡力使各方感到滿意,然後才敢接受人家的酒食招待,豪傑們因此特別敬重郭解,爭相為他所用,縣邑中的年輕人以及周圍縣邑的豪俠們夜間登門來拜訪他,車子常常多達十餘輛,請求把郭解收留的賓客接到自己家中供養他們[1][2]。
等到汉武帝興建其墓所茂陵時,強制遷徒天下富豪前往陵寢的所在地茂陵縣(今屬陕西省兴平市),郭解家貧,家中的資產達不到遷徒的標準,然而官吏害怕出問題,不敢不遷徒他。將軍卫青替他說話道:「郭解家境貧寒,不夠遷徒的資格。」漢武帝對此反駁說:「郭解身為一介平民,卻有權勢能驅使將軍替他說情,這說明他的家並不窮!」郭解搬遷時,豪俠們替他送行,出錢財一千多萬,軹縣人楊季主的兒子是縣裡的縣掾,當初便是他提名遷徙郭解的,此時楊縣掾又出面阻攔那些送錢的人,郭解的侄兒就砍了他的頭,楊家自此與郭家結下梁子。郭解遷入關中後,關中賢豪不論與他相識或不相識的,聽聞他的名聲,都爭相前來與其結交[1][2][3]。
後來軹縣人又殺死了楊季主,楊季主家上書控訴的人也被殺害於宮闕之下,漢武帝得知後,便下令逮捕郭解,郭解逃亡,把他的母親與家屬安置在夏陽縣,自己則逃往臨晉縣,臨晉的地方官籍少翁平素不認識郭解,因此放他出了臨晉關,郭解出臨晉關以後,輾轉來到太原,他每過一地總是把自己的姓名告訴居住食宿的主人,當官吏追查郭解蹤跡來到籍少翁處時,籍少翁自殺,線索因此中斷,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終於抓獲郭解,徹底追究他的罪刑,而郭解殺人的這些事情都發生在大赦以前,理應獲得赦免[1][2][3]。
郭解被逮捕後,軹縣有個儒生陪同上級派來審問郭解的使者坐著,聽到郭解的門客稱讚郭解,儒生說:「郭解這人專幹壞事觸犯國法,怎麼能稱得上賢能呢?」郭解的門客聽到後,殺害了這名儒生,並割斷他的舌頭。官吏就此事責問郭解,而郭解確實不知道殺人者是誰,殺死儒生的兇手始終找不出來,官吏向漢武帝上奏說郭解無罪,御史大夫公孫弘議論說:「郭解作為平民而行俠,玩弄权术,旁人為他動不動就殺人,雖然郭解的確不知情,但此種罪行比他知情殺人更可惡,應以大逆無道罪判處。」於是將郭解處死並滅族[1][2][3]。
從郭解以後,行俠的人極多,但沒有值得一提的。不過關中長安縣的樊中子、槐里县的趙王孫、長陵縣的高公子、西河郡的郭翁中、太原郡的魯翁孺、臨淮郡的兒長卿、東陽縣的陳君孺,他們雖然為俠卻有恭敬謹慎,謙虛退讓的君子之風。至於像是北道的姚氏、西道的諸杜、南道的仇景、東道的趙佗和羽公子、南陽郡的趙調等人,不過是盜跖之流的人物,混跡於民間罷了,哪裡值得談論呢!這些人都是從前朱家所引以為恥的[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