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2003年中國大陸電視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走向共和》是中國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電視連續劇,共60集,但中国大陆上映时仅59集,此后亦未复播。在台湾上映时另剪辑成68集的《满清末代王朝》。该剧由張黎執導,于2001年10月8日在北京开机拍摄,[1]2003年首播。
劇情背景為自清朝慈禧太后歸政光緒皇帝,至民初袁世凱稱帝失敗,約20年間的历史,演绎了洋務運動、清日戰爭、戊戌變法、义和团运动、八國聯軍之役、庚子後新政、預備立憲、丁未政潮、辛亥革命、宋教仁案、二次革命、洪憲帝制和張勳復辟等事件。
敘事主要圍繞以下六位主角發展:李鴻章、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康有為、袁世凱、孫中山。該劇仅在中國中央電視臺公开播出过一次,但是中国大陆观众仍能通过网络电视观等渠道看到该剧,其影碟也允许发行流通。[2]
該劇在第59集中,孫文的三民主義、五權憲法的演说,在第一次播出時被中国中央电视台刪剪。2003年,該劇在臺灣由緯來綜合台及中視以《滿清末代王朝》之名先後播出。2005年,香港無綫電視購得該劇集之播映權。
慈禧太后要修頤和園風光的過她六十歲生日,李鴻章擔心日本擴充海軍漸成威脅,想加強北洋水師實力,設“海防捐”,又找洋人借錢,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籌得的款項全都“捐”給慈禧修園子了,只搞了一次令人心酸的演習……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李鴻章受命簽定《馬關條約》,在日本遇刺大難不死,但從此背著漢奸惡名退出政治舞臺。
甲午兵敗之後,朝廷決定訓練新兵,榮祿聽從李鴻章建議,讓袁世凱小站練兵,而袁世凱卻暗地裡經營其政治資本……
甲午戰爭後,慈禧進駐頤和園享其清福,聲言歸政於光緒,但軍政實權仍掌控於其手中,光緒與康黨維新變法不過百日,而維新最大的障礙,卻是陳腐不堪的舊勢力,在新舊勢力衝突後,慈禧重新執政,而光緒則被幽禁深宮……
逃亡在外的康黨,假借“衣帶詔”哄得外國干預中國內政,慈禧惱羞成怒,竟同時向世界列強宣戰……
八國聯軍攻進北京,慈禧西逃,為了慈禧回鑾的議和,清廷不僅賠款,還不得不將一大批王公大臣處死。為慈禧安全回鑾,袁世凱學西方組建警察隊,以應付清軍不得駐軍的條約規定,且在慈禧回鑾過程中倍加殷勤,於是袁世凱深得慈禧器重,在慈禧晚年,袁世凱辦洋務行新政,大有王莽之風……
慈禧太后死後,載灃攝政,罷免袁世凱、親貴專權、遏壓民意。革命黨乘機起事,辛亥革命爆發……
由於清軍精銳皆聽命於袁世凱,朝廷只得再次啟用袁世凱;袁世凱重組內閣掌握軍政大權,借平亂之名掏空清廷壯大自己,當時的北洋軍隊無論在軍隊數量或訓練裝備,都遠勝於南方革命聯軍,形勢頗似當年曹操挾天子領百萬南征之時……
袁想奪權又懼怕篡位之名,於是製造輿論與南方議和,此舉不但造成清廷惶恐,也造成南方聯軍戰和分歧,由於袁也是漢人,加上其軍事實力與政治聲望,終於當上了中華民國大總統……
宋教仁遇刺暴露了袁世凱封建軍閥政客面目,引發二次革命……
革命失敗,孫中山再次流亡海外;之後袁世凱解散國會,清除國民黨議員,最後竟復辟當皇帝;袁世凱稱帝舉國鼎沸,各地紛紛起兵討袁護法,袁世凱在眾叛親離下惶惶而死。但隨即軍閥混戰,張勳又借機復辟。孫中山發表言論,反對張勳復辟,民主時代即將來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慈禧太后 | 呂中 | 晚清實際的掌權者,在光緒屆齡親政之時,名為結束垂簾還政於他,實仍於後宮繼續弄權,致使胸懷大志的光緒皇帝有名無實,形同她的傀儡。在甲午戰爭前夕仍花公帑重修頤和園,並籌辦極度奢華的六十壽典,被世人認為是沒錢整肅水師而導致甲午戰敗的罪魁禍首。戊戌變法也因她暗中運籌而遭破壞,變法流產之後重掌政權。 |
李鴻章 | 王冰 | 文華殿大學士兼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淮軍領袖,洋務派領袖。深知大半公帑沒用於軍事上而導致砲彈嚴重缺乏,北洋艦隊年久失修不敵列強,只好與列強求和苟延,曾多次代表清廷與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遭人詬病,本劇中尤其與軍機大臣翁同龢有嚴重嫌隙。在甲午戰後赴日簽訂《馬關條約》時遇刺,負傷簽約。 |
袁世凱 | 孫淳 | 清朝駐朝鮮大使,甲午戰爭後出任新軍督辦,曾被視為出賣戊戌變法的告密者,致使變法失敗。武昌起義後被推為內閣總理,促成清帝遜位。任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卻暗中藉機壯大北洋軍閥,做為稱帝籌建中華帝國(洪憲帝制)的後盾。 |
孫文 | 馬少驊 | 中國國民黨總理,曾上書李鴻章倡言共和而遭駁回,又嘗試與康有為合作失敗,於是決定以革命推翻千年帝制,締造共和,歷經十次起義失敗,多次流亡海外,曾在英國倫敦被清使館人發現而遭逮捕軟禁(倫敦蒙難)。終於武昌起義全國過半省份宣布獨立,中華民國於焉成立,任職臨時大總統,後為中國國民黨總理。 |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奕訢 | 鄭天庸 | 恭親王,領班軍機大臣兼總理衙門大臣。 |
奕譞 | 錢學格 | 醇親王,海军衙門總理大臣。 |
醇王福晉 | 王瑞虹 | 劇中將她與載灃生母侧福晋刘佳氏合併為一人。 |
奕劻 | 徐敏 | 慶親王,清末首任內閣總理。 |
載灃 | 高田昊 佟乐(少年) |
嗣醇親王,宣統朝攝政王,溥儀生父。 |
載振 | 姚潤昊 | 慶親王之子,典型的紈絝子弟。 |
載澤 | 郝柏傑 | 鎮國公,改革派、立憲派人物。 |
榮祿 | 戈治均 | 文華殿大學士,軍機大臣。 |
張之洞 | 廖丙炎 | 湖廣總督,洋務派領袖,漢陽鐵廠創辦人。 |
翁同龢 | 張炬 | 光緒帝師,戶部尚書兼軍機大臣。 |
閻敬銘 | 尚印泉 | 戶部尚書,因諫阻慈禧重修圓明園而遭罷職。 |
瞿鴻禨 | 鄭天庸 | 軍機大臣。 |
徐桐 | 王洪濤 | 體仁閣大學士,晚清守舊派的代表人物。 |
徐承煜 | 于雷 | 徐桐之子,與其父一樣守舊。 |
丁汝昌 | 王明智 | 北洋水師提督,甲午戰爭重要軍事人物,戰敗後自殺。 |
劉步蟾 | 張原榮 | 定遠艦管帶,見習英國海軍學成歸國,甲午戰爭重要軍事人物,戰敗後自殺。 |
林泰曾 | 魏德山 | 鎮遠艦管帶,見習英國海軍學成歸國,甲午戰爭重要軍事人物,戰敗後自殺。 |
鄧世昌 | 蘇茂 | 致遠艦管帶,甲午戰爭重要軍事人物,壯烈殉國。 |
林永升 | 楊增元 | 經遠艦管帶,見習英國海軍學成歸國,甲午戰爭重要軍事人物,壯烈殉國。 |
方伯謙 | 洪宗義 | 濟遠艦管帶,見習英國海軍學成歸國,甲午戰爭重要軍事人物,因臨陣脫逃,就地正法。 |
鐵良 | 賈一平 | 軍機大臣,陸軍部尚書。 |
良弼 | 金華 | 清末立憲派大臣,宗社黨首領,後遭革命黨人彭家珍炸死。 |
剛毅 | 趙順增 | 清末軍機大臣,甲午戰爭的主戰派,反對戊戌變法,亦為義和團事件禍首之一。 |
毓賢 | 徐家忠 | 義和團事件禍首之一。 |
廕昌 | 宋濤 | 清末陸軍大臣。 |
端方 | 劉國光 | 湖南巡撫,立憲派人物。 |
瑞澂 | 吳爾甫 | 清末湖廣總督,因鎮壓革命不力,狼狽而逃。 |
盛宣懷 | 溫海波 | 工部左侍郎,清末實業家。 |
張謇 | 劉偉明 | 清末狀元,主張「實業救國」。 |
岑春煊 | 胡龍吟 | 甘肅布政使、郵傳部尚書,奕劻及袁世凱的對頭。 |
孫家鼐 | 曾靜 | 光緒帝師,甲午戰爭的主和派。 |
譚鍾麟 | 賈韻彤 | 清末兩廣總督,任內鎮壓第一次廣州起義。 |
蔣士瑆 | 劉義 | 彈劾奕劻存鉅款於外國銀行的御史。 |
朱寶奎 | 高玉慶 | 清末郵政、鐵路管理官員。 |
江春霖 | 魏德山 | 監察御史,多次彈劾袁世凱。 |
趙啟霖 | 賈兆冀 | 監察御史,因彈劾楊翠喜案而聲名大噪。 |
王照 | 劉禹佟 | 禮部主事,支持戊戌變法。 |
吳毓鼎 | 董丹軍 | 瞿鴻禨的學生,原型惲毓鼎。 |
辜鴻銘 | 田小潔 | 張之洞幕僚,學貫中西,堪稱清末怪傑。 |
恩銘 | 張孟星 | 安徽巡撫,任內大力推行新政,後遭下屬徐錫麟行刺致死。 |
程德全 | 曹琨其 | 清末江蘇巡撫,辛亥革命爆發後,宣布江蘇獨立,並自任都督。 |
伍廷芳 | 吳爾甫 | 李鴻章幕僚,首位取得外國律師資格的華人。 |
馬三俊 | 韓英群 | 淮軍舊部,因違反軍紀而被袁世凱處死。 |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
黎元洪 | 蔡偉 | 副總統,袁死後繼任大總統。 |
徐世昌 | 郑玉 | 袁世凱盟友,北洋政府國務卿。 |
唐紹儀 | 王宇 | 首任總理。 |
趙秉鈞 | 李屹 | 第三任國務總理,宋教仁案的嫌疑人。 |
王士珍 | 王迎奇 | 「北洋三傑」之一,北洋政府陸軍總長,馮國璋當政時被委為內閣總理。 |
段祺瑞 | 馬侖 | 「北洋三傑」之一,北洋政府皖系首領,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後為臨時執政。 |
馮國璋 | 姚崗 | 「北洋三傑」之一,北洋政府直系首領,黎元洪辭職後任代理總統。 |
曹錕 | 郭宏傑 | 北洋政府直系首領,以賄選得任大總統而受世人所譏。 |
張勳 | 楊光華 | 北洋軍閥,丁巳復辟的策動者。 |
楊度 | 陳康 | 立憲派人士,袁世凱幕僚,組織籌安會推動洪憲帝制。 |
楊士琦 | 王暉 | 袁世凱幕僚,支持洪憲帝制。 |
曹汝霖 | 營灃 | 清末留學生,袁世凱親信。 |
蔡鍔 | 楊猛 | 雲南都督,發動護國戰爭討袁。 |
程壁光 | 劉超 | 北洋政府海軍總長。 |
蔡廷幹 | 孫亮 | 北洋政府海軍將領。 |
袁克定 | 苗強 | 袁世凱長子,以順天時報之名偽造輿論欺矇其父。 |
袁克文 | 蔣一銘 | 袁世凱次子。 |
段芝貴 | 國文學 | 北洋政府軍事將領,以坤伶楊翠喜行賄載振而謀官。 |
孟恩遠 | 郭明翰 | 北洋政府軍事將領,原沈玉英妓院的狎司。 |
應桂馨 | 楊俊勇 | 江蘇巡查總長,刺殺宋教仁的主兇。 |
第1集中置入修建頤和園為甲午戰敗原因,但历史上是日本已經在製造武器已有重大突破,甲午戰前發明下瀨火藥導致甲午海戰慘敗在日俄戰爭中更完全殲滅俄國艦隊。
《走向共和》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和中国内地发行影碟的版本都只有59集,但在香港发行的版本中有60集。通过比较,前49集基本没有出入。后11集删剪较多,变成10集。港版第53集中主要描写宋教仁被暗杀的情节,几乎整集被删。最后一集中,孙中山在上海大礼堂的讲演也有部分删剪。内地版本却以字幕的形式增加了从张勋复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内容。在香港及大陸的刪減版造成觀眾對某些劇情不知其來龍去脈[來源請求],而台灣以《满清末代王朝》之名播出本剧,但是公開播映版為央視版,另行剪輯的DVD套組共有68集,因為該收藏版是母帶購入故一刀未剪,反而較能呈現本劇清晰的脈絡[來源請求],該劇劇本也授權給台灣發行商,以三大冊近一千五百頁的電視小說形式出版[8]。
《走向共和》首播前,中国中央电视台对这部投资4100多万元、首播时长达59集的电视剧寄予厚望,期盼创造收视率新高。中国中央电视台在该剧策划阶段就开始介入,在首播的播出安排上还为该剧做了便于推高收视率的特殊安排。[9]但是,2003年《走向共和》在CCTV-1黄金时段首播时,收视率很低,远远不如中国中央电视台的预期。根据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统计,《走向共和》在CCTV-1开播时,全国收视率仅为3.1%,之后略有增长。[10]中国中央电视台对CCTV-1黄金时段电视剧平均收视率的要求是达到5.29%的标准,《走向共和》未能达标。[11]而CCTV-1黄金时段以往播出的热门电视剧,例如1994年的《三国演义》首播时全国收视率高达46.7%。[12]2003年CCTV-1黄金时段共播出25部电视剧,排在前三名的是21集的《荣誉》9.12%、23集的《军歌嘹亮》8.97%、20集的《公安局长》7.84%,其他均在2.81%-7.26%之间,5%以下的有13部(包括《走向共和》)。[11]
《走向共和》收视率虽然不高,但却在舆论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和其惨淡的收视率极不相称。这主要得益于该剧的收视群体。根据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统计,该剧首播的收视群体呈现“三高”的特点,即“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高学历体现在78%观众的学历在大学以上,高收入体现在观众平均月收入在2500元人民币以上,高年龄体现在观众年龄主要介于30岁至49岁之间,且以中年男性观众居多。因此该剧的收视人群主要集中在高收入高学历的中年男性观众,其他观众对该剧缺乏热情。该剧也是那几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中,这种“三高”特点最强烈的电视剧。[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在2014年的一次会议上透露,该剧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期间,他同在北京的几位历史学家收看了此剧,讨论认为此剧有政治问题,传播了错误的观念。[13][1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