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謝方明(380年—426年),表字不詳,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末年及南朝宋初年官員,東晉太保謝安六弟永嘉太守謝鐵孫。在南朝宋官至丹陽尹。
謝方明一家家住會稽,隆安三年(399年),三吳地區爆發孫恩之亂,孫恩進攻會稽,謝方明父親謝沖亦在會稽家中遇害[1][2]。起初,謝邈舅舅之子馮嗣之及北方學士仇玄達因怨恨在吳興得不到謝邈禮敬,於是與孫恩聯結,及至郜驃等攻郡時二人亦有參興。而當朝廷派軍鎮壓孫恩時,馮嗣之等人未得跟著孫恩逃走,於是就糾集群眾自守,方明於是召集了謝邈的門生和故舊共百多人討伐馮嗣之等人,都將其殺害。[3]
經歷過如此變亂,謝方明家族在三吳的資產受到嚴重破壞,不過方明仍然盡力去為族人籌備喪事,數月之間就完成了所有喪葬事宜了。可是次年孫恩再度進攻三吳,鎮守會稽的謝琰兵敗被殺,其時孫恩更急切要抓住謝方明,方明於是在上虞帶母親和妹妹逃到東陽,再經鄱陽到建康,寄居在國子學以避難。元興元年(402年),荊江二州刺史桓玄消滅司馬道子父子,掌控朝政,其親信卞範之任丹陽尹,一時權傾朝野,並想將女兒嫁給謝方明,但方明始終沒有答應,桓玄見狀就以其為著作佐郎作嘉許,又補司徒王謐的主簿[4]。
劉裕討平桓氏勢力後,方明堂兄謝裕舉其任劉裕主簿,方明任內盡忠報效,知無不為,劉裕對其亦很賞識,多次賞賜他。方明後轉從事中郎,及後更轉任劉裕弟左將軍劉道鄰的長史,劉裕更命令左將軍府內所有事都要由方明決定。義熙十年(414年),道鄰升任中軍將軍,方明遂轉任中軍長史,不久加領晉陵太守。次年,道鄰以驃騎將軍任荊州刺史,方明則以驃騎長史領南郡相。後方明因母喪離職,守喪期滿後任宋臺尚書吏部郎。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篡晉,謝方明轉任侍中。永初三年(422年)改任丹陽尹,任內有能幹的名聲。後轉任會稽太守。元嘉三年(426年) , 謝方明在會稽太守任內去世,享年四十七歲。
[编]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