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蛙學名Nasikabatrachus sahyadrensis),亦稱西高止山鼻蛙,是紫蛙屬中被发现的第一種,生活在印度西高止山脈地區。雖然紫蛙是在2003年10月正式描述的,[2]但其蝌蚪在1918年就已發現、命名。[3]這種蛙幾乎一年到頭都待在地底。

事实速览 紫蛙, 保护状况 ...
紫蛙
Thumb
一隻紫蛙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两栖纲 Amphibia
目: 无尾目 Anura
科: 紫蛙科 Nasikabatrachidae
属: 紫蛙屬 Nasikabatrachus
种:
紫蛙 N. sahyadrensis
二名法
Nasikabatrachus sahyadrensis
Biju & Bossuyt, 2003
Thumb
紫蛙的分佈地區以橙色標出
关闭

描述

一只鸣叫的雄蛙

2003年,該物種的正模標本由S·D·比朱(S.D. Biju)和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佛郎機·博敘(Franky Bossuyt)發現於喀拉拉邦伊都基縣。不過在此之前當地人就知道有這種生物的存在,且確實有出版過相關文獻、收藏有其標本。[4]

紫蛙的身體肥壯,四肢以無尾目生物的典型方式張開。與其他的大多數蛙相比,紫蛙的頭部較小,鼻部較尖。成年體呈紫灰色,雄性的長度只有雌性的三分之一。[5]其正模標本由鼻部至尾部的長度為7厘米(2.8英寸),其幼年體在1917年由尼爾森·安南戴爾C·R·那拉揚·拉奧描述,他們發現這種蝌蚪有用以在激流中固定身形的口吸盤。[3][6]因為與紫蛙幼體一起生活的某些魚類也有同樣的吸盤,這種現象被認為屬於趋同演化[5][7]

分佈

早期科學家認為這種蛙只分佈於西高止山脈的巴爾卡德山口,後來有證據顯示在山口的北部也有紫蛙存在。[8][9]實際上這種蛙已被認為廣泛分佈於西高止由南至北的各個地區。[5]

生態

紫蛙常年生活在地底,只在雨季才會出現在地面活動約兩週。因此生物學家們也一直都沒有注意到牠們。繁殖季節主要在雨季來臨之前的五月,雄性的其洞穴中鳴叫求偶,雌性到來之後與之抱合。牠們會將卵產在溪流裡的岩石縫隙中,一次的產卵量為3000枚左右。蝌蚪在100天後變成蛙。[5]

雖然也有一些別的蛙類會打地穴并在地下生活,但牠們大多數會在地表覓食。然而紫蛙連覓食都是在地底進行的,其食物主要是白蟻。[10]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