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关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蕭關,分有漢蕭關、唐萧关、宋萧关,位於關中以北,今中國寧夏固原市東南,與武關、潼關、大散關並稱為「關中四關」[1],也被称为「秦之四塞」。為關中與塞北之間的交通要衝,主要用來抵抗塞外遊牧民族之侵略。位于清水河谷与泾河河谷的连接部分,自戰國、秦漢、唐宋以來,蕭關一直是關中與北方的軍事、經濟、文化交往的主要通道[2]。设置萧关确切时间无载,但至少在秦朝,朝那县境的萧关(今原州区东南)[3]已经是重要雄关。萧关在各朝代位置略有偏移,但位置都在宁夏固原三关口以北、古瓦亭关(今宁夏泾源县大湾境)以南的一段险要峡谷,泾河从旁边流过。现今宝中铁路和 344国道均从此关口经过,为交通要道。
萧关作为西北重要边关,是古代边塞诗词的重要意象。南北朝诗人何逊[4],唐朝诗人杜甫[5]、盧綸[6]、虞世南[7]、王維[8]、贾岛[9]、陶瀚[10]等,宋朝诗人陆游[11]、司马光[12]、梅尧臣[13]所作之詩都提及此地。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夏秋之際,蒙恬自上郡出發,經榆林進入河套北部,一部軍由義渠、蕭關之道進入河套南部,兩軍所至,攻擊散落的匈奴部落,未遭遇重大抵抗。同年初冬,已將河套地區之匈奴部落全部掃蕩肅清,匈奴殘部向西北方向渡河而逃。蒙恬乃將兩軍推至黃河南岸,度過冬季,以待來年春季的戰鬥。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初春,蒙恬主力軍由九原(今內蒙古五原縣)渡過黃河,攻擊高闕與陶山(今狼山山脈),一部軍西渡黃河進入賀蘭山脈。匈奴震於秦之兵威,向北遠遁,戰國時期的秦國與趙國原被匈奴侵佔之地全部恢復。
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冬,匈奴14万骑兵攻破萧关,驻守萧关的北地都尉孙卬(áng)战死,匈奴在關中大肆破壞,烽火直达关中,长安震惊,匈奴掠夺了大量汉朝人口、财产和牲畜,成为汉初的一次振聋发聩的事件[14]。[15]漢朝歷代皇帝對蕭關的邊防即十分重視,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十月,汉武帝越陇山(六盘山),登崆峒,出萧关,首次巡视安定郡(今宁夏固原),检查边防[16],史学家司马迁随从巡视。武帝于元封4年(前107年)再次前往蕭關巡視西北,下令开辟可通车马的回中道,是起自西汉首都长安,翻越六盘山,北出萧关,通往安定郡治高平(今固原原州区),这条道路大大缩短了汉朝军队出兵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的时间,并成为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这条道路自此也被称为萧关道。
魏、西晉、唐及北宋時,西北外患嚴重,蕭關扼守咽喉要道的作用因而更為顯著。
唐武则天时,置萧关大总管,统重兵镇守萧关,以备突厥南下。武周时期,太常寺少卿徐彦伯写下《登长城赋》提到萧关一带的险要形势[17]。安史之乱期间,唐至德元年(756年),吐蕃占据萧关,长达百年。诗人司空图,曾作绝句《河湟有感》,感叹国土沦丧,描写了汉家儿童纷纷说胡语,面向城头骂汉人的情景[18]。唐代宗广德元年,吐蕃由萧关出兵攻破唐帝国首都长安,劫掠15日,焚烧宫阙和皇帝陵寝。唐朝在建中四年(783年)于吐蕃举行清水之盟,唐朝拟定以萧关所扼守的弹筝峡为两国边界[19],但最终谈判破裂。唐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萧关才又被唐朝军队收复。
秦朝漢朝唐朝之蕭關都位於今寧夏固原之東南方约40里的峡谷内。北宋時,為防禦西夏,又在原蕭關原址以北200里,重築蕭關,稱為北蕭關,不久即废弃。西夏和北宋围绕萧关一带进行了一百多年的争夺。
明朝为防御瓦剌、鞑靼,加强了萧关道的防卫。
原州七关,是唐宋时期萧关附近的关隘,都在今宁夏固原市境内的六盘山山口处,唐朝为防御吐蕃所设置的七座关口,组成一座严密的防御体系[2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